孫志戀
摘要:“課程思政”顧名思義就是說,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教育格局的理論學科與思政學科教育同行,形成良性協(xié)同教育,切實完成實際教學目標的新型教育理念。在高職英語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自然就是學科教師在教學英語知識之余,合理的在教學過程滲透相關思政內容,啟導班級學生的思政意識,深挖英語課程知識與思政教育的內在聯系,最終助力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實質提升的教學革新活動。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探索;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459
前言:
目前,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學科教學優(yōu)化,已然開始關注學科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關聯融合。因此,在高職英語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就是說學科教師在專業(yè)知識教學中,有效的滲透思想政治內容,以此助推綜合教育目標實現。只是,不少學校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對應解決,進一步探索英語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實踐。
1.英語課程開課滲透
1.1與時俱進法
要想在英語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我們可以在開課環(huán)節(jié)加入思政內容融合,讓學生對課程總體有一個系統(tǒng)化的初步認知。然后使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多使用互動提問,激活學生的實際興趣。繼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科教師對這門課程的尊重與重視,自然而然的形成重視心理。例如:在學習“Meeting Foreigners at an Airport”課程時,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學生選擇一種問候方式,自己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不同國家問候方式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以及影響等,在課堂學習中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然后與我國各民族的問候方式相互對比,既能夠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也能夠完成跨文化學習。
1.2自我更新法
“課程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著學生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因此,在英語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時就可以使用自我更新法,督促學生自我革命。畢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學生更多的是聽與記,教師才是講的主體。為此,學科教師融合課程思政教育,就必須打破常規(guī)性的“按部就班”,不再是讓學科教師教什么?學生才學什么?而是讓學生更加主動、自動的吸收知識、獲取知識,積極使用各種利于學習的網絡教育平臺優(yōu)化自身。例如:學科教師啟導學生使用“B站”在課下時間視頻化學習,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在課上時間快速的專注于相關問題解答,目標明確,行之有效。
1.3文化傳承法
在英語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不僅要求學科教師利用好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啟導學生健全品格,還要求真實的課程思政教育滲透保證好對學生的優(yōu)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利用好優(yōu)秀文化的部分堅定精神品質,挖掘并培養(yǎng)班級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互結合。如在一些文化教學中建設思政內容,就可以打破實踐課程的常規(guī)化界限,以實際的課內課外混合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加強職業(yè)道德。
2.英語課程結尾滲透
除開在上述的課程開課融合,學科教師還應在課程教學結束之時,總結性的帶領學生小結回顧。通常性的展開方法都是學科教師使用提問小結亦或復習答疑的形式。向學生提問,并接受學生的求問能力。以此讓平時學習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更快建立思維框架,融會貫通的深化所學習的知識;讓平時學習素養(yǎng)較差的學生也能養(yǎng)成自我小結的良性習慣,善于發(fā)現自身學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重塑堅定學習自信。而學科教師為了激勵學生優(yōu)化學習,則細化使用激勵教育,在此過程給予學生認可,讓學生深受鼓舞,堅持提升。例如在教材中,涉及到環(huán)境保護、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文章,讓學生了解到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對大自然的索取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面對這一環(huán)境破壞。,讓學生了解到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對大自然的索取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面對這一環(huán)境破壞激發(fā)高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從而從始可以介紹一些近幾年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成果,如“墨子號”、“深海勇士”、“慧眼”等,讓學生在課程結束之后可以自己查閱相關資料,既能夠對教材主旨有明確的把握,也能感受到國家的科技發(fā)展,增強民族自信。
3.改革考核方式與教學過程質量管理方式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師也逐漸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形式相對于其他學科教育來說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質,其教育作用能夠有助于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促使學生運用辯證思維來客觀的看待事物的本質,但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有著一定的限制作用,因而目前還沒到達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從現階段的高職英語教育來看,教師目前對于思政教育的教學評價還不夠全面,卻存在著一些片面性。對此,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進行英語課程的課程思政教育滲透之后,為了更好的促進英語課程與思政課程融合,強化全面師資力量培養(yǎng)。學校就應該發(fā)揮自身的組織、管理作用,切實改革教學質量考核方式,與實際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一起,革新對課程教學質量的管理改進。在實質的考核中,加入一些相關的愛過主義、時政熱點分析、職業(yè)素養(yǎng)等內容的對應考核,讓教師與學生一起認識到考核的綜合性與時代性。同時,注重課程的教學過程質量管理,以能夠啟導學生全面學習為目標,設定身心同步發(fā)展的考核內容,促使課程思政建設有效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學科教師不能只著重與理論知識的教學講授,還要跳出固化教學思維,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課程思政教育觀念,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品格、交往品位等多方面關注引導。只有這樣,在新時期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下,培養(yǎng)的學生才能更加契合時代發(fā)展需求,學生自身的實際素養(yǎng)培育也才能更加面面俱到,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王天橋. 回歸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 晉中學院學報,2021,38(04):10-13.
[2]肖蕾.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建設研究[J]. 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02):110-115.
[3]王珍. 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探索——以實用綜合英語為例[J]. 海外英語,2021,(10):261-262.
[4]郝爽. 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J]. 海外英語,2021,(0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