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輝
摘要: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性學科。數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并且能夠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對數學知識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所以這就需要數學教師不斷改變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數學的條件。基于此,本文章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7-115
引言
通常而言,小學合作學習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學生自我組織形式來進行相關學習活動,整個學習過程充分利用了課堂教學的機動性與學生之間的聯動性,對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彼此之間數學知識互動與交流起著有效的推動作用。
一、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現實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會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產生思維上的碰撞,以此來共同處理難題。并且該種教學形式還會凸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因此,在這一教學背景下學生會感受到共同探究、分析處理問題的快樂。在實際的學習當中要求教師依據教學關鍵點適當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確保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在研究討論中構建完善的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另外,教師也要善于融入學生群體中,但是避免對學生過多干預,而是要善于傾聽,和學生溝通,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形成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能夠在傾聽其他同學觀點時,吸收經驗,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后期學習中逐漸完善自我,提升學習效率,形成良好學習態(tài)度,掌握數學解題技巧。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
(一)科學建組,夯實合作基礎
組建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習小組成員的結構很重要,教師要科學建組,夯實合作基礎。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要考慮到人數、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每組人數要均衡,不能因為全班總人數多就讓每個學習小組人數多一些,每組人數一般以四人到六人為宜。組員構成應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組要兼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實現以強帶弱。在建組時采取就近成組的原則,可以方便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開展,減少學生交叉走動,避免秩序混亂和時間浪費。學習小組一旦建成后,最好保持一學期內固定不變,這有利于合作學習的穩(wěn)定開展。筆者為了組建學習小組,提前了解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管理能力,并且在教學的第一天,專門和學生一起協(xié)商,組建小組。
(二)選擇合適的探究問題,深化學生合作學習
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數學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然教師在提問時要通俗易懂,要與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能力相符,避免與教學目標相脫離,要立足于教學內容,從而使數學教學快速達到教學目標。通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感受來自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增加數學學習中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梢允箤W生共同參與到討論中,拉近學生與數學教師之間的距離,改變傳統(tǒng)數學教師高高在上的局面。數學教師可以及時觀察學生,可以通過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使學生樹立了團隊意識,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彰顯數學教學的重要價值。
(三)發(fā)揮評價作用,促進共同發(fā)展
小組完成之后教師要到時候最后的質量并對各個小組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教師只是作為評價方面的主體。并不能對學生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為此,這就可以發(fā)揮小組以及小組之間評價的方式,由學生選出最好的小組,對于表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獎勵的那種,可以使物質獎勵,也可以一項作業(yè),以此激發(fā)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以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評價的應用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以此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知識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習中共同進步,共同交流,最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教學效率。
(四)內化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給學生多提供一些可以進行小組合作的機會和任務,讓他們有自我展示的平臺。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的增加學生小組合作的頻率,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合作學習能夠內化合作意識。教師還應要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設置適合他們的合作學習任務,讓他們在不斷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累起豐富的經驗,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
(五)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實踐活動中,由于教師認識上的偏差,或引導不當,在數學課程中,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提出問題后,馬上要求學生“合作”,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熱火朝天,忙得不亦樂乎,而教師則站在一旁若無其事。實際上,這個時候教師要走下講臺到各個組中間,站在旁邊聽聽學生都在講些什么,或者問一問他們的學習到了哪個階段,他們得到了什么結論或者存在哪些爭議?對各個組合作學習的情況把握得更加清楚,便于教師接下來對于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和收獲進行總結,也讓教師的總結活動更有針對性,從而升華學生的合作學習,讓合作學習的效果進一步提升。
結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模式,應當受到教師、學校、家長、學生的關注和重視,在數學教學工作中積極采用,展現自身價值,提升學習效率,發(fā)現數學學科的魅力,轉變以往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要求教師始終關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積極開展趣味活動以及創(chuàng)設良好數學教學情境,并提升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唯蔚.芻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效率[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28.
[2]朱雅麗.芻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03):67-68.
[3]吳月琴.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20(A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