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杰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程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大多都是以教師講話為主,教師在其中占據(jù)著主要位置,由教師掌握課堂,主動地向?qū)W生輸出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只能被動的吸收知識。在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沒有興趣、沒有熱情投入到課堂中,而問題教學法就可以比較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就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教學法
前言:
問題教學法,是現(xiàn)代多種教學法中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目前的教學方法還是以教師為主體,并沒能把問題教學法運用起來,學生不能把自身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出來,那么,學生自然也沒學習的欲望和熱情。在問題教學法的運用下,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的內(nèi)容,有針對性的向?qū)W生提出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主動地去思考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那么,應該如何把問題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去呢?
一、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提出問題
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時,需要充分的理解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結(jié)構(gòu),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問題?!皢栴}教學法”重點就在“問題”二字上,要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教師要進行考量,所提出的問題要貼合課程內(nèi)容,真正能對課程的進行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問題的提出還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考慮,提出不用的問題,促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去思考,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表達出自身的看法,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讓學生可以從問題中去理解課程內(nèi)容,對小學語文閱讀的知識點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在一些記事文章的閱讀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的總標題來提出相對應地問題,像是文章表現(xiàn)了什么,對此存在著什么樣的疑問。
例如:在“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中,教師在上課前需要先備課,對這一門課有一個深度的了解,在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提出貼合教學目標的問題。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提出導入問題,比如,“同學們看到題目可以想到什么呢”,“大家知道鄧小平爺爺是誰嗎”,“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要種樹呢”,“種樹有什么積極意義呢”等等的導入問題,通過這些問題有意識地為學生打開課堂,引入到課堂中去。在課堂進行中時,又可以針對具體學到的內(nèi)容向?qū)W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可以對當前講到內(nèi)容更加熟悉。當課程差不多結(jié)束時,又可以提出總結(jié)性的問題,像“通過這節(jié)課大家學到了什么”,或者給學生留下存疑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帶著問題去復習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如何去激發(fā)學生地學習動機是教師在課程教授中要做的首要事情。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開展課程教學,教師應該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那么怎么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呢?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是很好的辦法。對此,教師可以在課程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課堂上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符合學生的現(xiàn)實要求,使得課堂的類型以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使得課堂內(nèi)容以直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熱情,為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奠下基礎。
例如:在《夏夜多美》這篇文章中,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向?qū)W生講述了夏天夜晚景色的美麗,主要講述了在夏天的晚上,一只螞蟻是如何讓陷入困境的,又是如何在朋友的幫助下得救的。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通過視頻和圖片的播放來創(chuàng)設情境。在播放的視頻和呈現(xiàn)的圖片中,可以是夏天夜晚的美麗或者是朋友們是如何幫助螞蟻回到家的相關情景,通過這種生動直觀的方式,去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chǎn)生深入閱讀的欲望。再如,在《荷葉圓圓》這篇課文中,主要講的是圓圓綠綠的荷葉,還有小蜻蜓的停機坪,小青蛙的歌臺等等童真的描述,通篇文章都隱喻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在這篇文章的講授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向?qū)W生提問,“大家有見過荷葉嗎?”或者“荷葉生長在什么地方呢?”然后去鼓勵學生發(fā)言回答,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個總結(jié)。最后,通過多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熱情。
三、合理提出問題,引導合作閱讀
在問題教學法實施時,如何去保證學生的學習地位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是很好的辦法,同時,學生主動去探索課文的意識也很重要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的了解課文內(nèi)容。因此,在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同時,為了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組成閱讀小組,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剛剛組成學習小組的時候,教師可以向?qū)W生拋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避免學習小組相對無言,同時,教師給出的問題可以給到學生比較明確的研究方向,可以,有效地保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質(zhì)量。
例如:在《司馬光》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倡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便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在組成學習小組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方面做一個調(diào)查,再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以便更好地針對性現(xiàn)實情況向?qū)W生們提出問題。在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提出的問題有:1、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呢?2、你覺得司馬光砸缸這個事情做得對嗎?3、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處理呢?4、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有什么啟示?接著讓學生通過自我閱讀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一些生僻字的意思。然后,再讓各個學習小組相互討論,一起去探索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一起去尋找答案。最后,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同學們都會對這篇課文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總結(jié):
總的來說,在目前的教學活動中,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有效,也比較適合小學教學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應該熟練地去掌握問題教學方法的運用方式,并且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去完善各個環(huán)節(jié),慢慢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問題教學法的運用方式有很多種,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去實施,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東麗.問題教學法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策[J].神州,2021,(3):172-173.
[2]袁紅玉.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3(3):25-26.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中國輕紡城小學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