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萬幸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對于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同時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經過廣大教育研究者的實踐證明,主題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升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主題教學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有效的提升現(xiàn)階段的教學效率。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語文中應用主題教學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題教學;實踐分析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7-131
引言
語文教學一直是教學的基礎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由于內容相對較多,因此枯燥乏味。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那么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效率相對較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主題教學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利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一、主題教學的含義
主題教學主要是將現(xiàn)在一些語文教學內容與科技手段相結合,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主題教學有效的完善了現(xiàn)階段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tǒng),利用新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隨著主題教學的不斷引入,它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模式的改變,同時它也在改變著教師的教學理念,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著更加明確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擁有更豐富的學習理念。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主題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主題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更好的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就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有目的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于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到主題式教學的重要性,才能夠參與到主題教學的教學活動中,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主題進行設計,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鼓勵他們。從主題出發(fā)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經驗的總結,對于這一主題模塊的內容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在課前對學生就進行引導,引導他們進行課前預習。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在預習過程中能夠讓他們對于文章有一個基礎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學習,能夠更加有效,教師在課堂進行講解時,能夠讓學生更高效的進行學習,這樣自主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講解之后,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布置一些關于課外的學習和閱讀內容,讓他們接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習。例如,在講《大自然的語言》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他們進行一些資料的相關搜集。在課下找到一些有關大自然語言的故事以及圖片,可以讓他們能夠更好的了解大自然的語言。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圍繞著這個主題讓學生展開討論。由于他們提前搜集了資料,因此每一個同學都應該有著更高的積極性去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對于這一主題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有效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多層次進行閱讀
文學作品的意義和內涵都相對較多,許多作品都是多義的,當然解讀起來也需要有不同的角度。我主題教學的應用就是讓學生對于這一文學作品有同意了解的基礎上,對這文學作品有著更深入的解讀。在同一主題的學習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進行多角度的閱讀,從文章中找出不同的內涵與深意,從而更深刻的對于文章進行體會。將主題教學與多層次閱讀原則相結合,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對于文章有著更深入的了解,能夠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對初中學生未來學習語文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進行思想光芒這一主題教育時,教師就可以多層次的讓學生進行閱讀。這一主題能夠讓學生對于文章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學雷鋒叔叔的故事時,他們不僅僅可以了解到雷鋒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經過多方位的思考,它們還可以了解到那里時代的背景,通過多角度的考慮,可以讓學生對于文章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對于時代有著更深刻的了解。在他們未來的學習中也能夠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
(三)在實踐教學中引入主題教學
語文知識的學習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知識是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師要想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那么一定不能夠脫離生活。只有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知識,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進行主題教學中也是如此,只有更好地與生活結合,才能實現(xiàn)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要不停的進行練習,并且提煉出語文知識。對于生活中許多的知識,一定要讓學生能夠理解,只有反復的練習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對語文進行掌握,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在不斷反復練習的過程中能夠凸顯出主題教學的人性美。主題教學過程中也只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主題教學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講山水寄情這一主題時,教師就可以帶學生走到實踐中,教學實踐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僅僅是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解,那么他們是不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習的。因此,教師可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帶著學生出去踏青,讓他們感受春日里的溫馨。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講解跟春天有關的文章時,學生就能夠有更好的代入感,能夠讓他們主動的去進行學習與了解。在實驗的過程中,同時鼓勵教師探索富有自己特色的主題學習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模式。
(四)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和需教師的主導地位進行了重新的定位。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不是為他們強行灌輸知識。在主題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自己的引導,但是同時也要注重自己也有一定的主導地位。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許多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在主題教學的情境下讓學生自己討論,教師在旁邊觀摩,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只對學生進行聊聊數(shù)語的點評,這樣的方式其實就是走形式。他并不能夠真正的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其中,只能讓一些比較積極的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這就需要教師注重自己的引導地位,在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要注重自己的主導地位,對整堂課有更好的把控,才能夠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其中,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必須要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利用主題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的進行學習,從而有效的提升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傳紅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策略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8,9(21):118-119
[2]李清初中語文主題教學的實踐探討[J]華夏教師,2018(23):62-64
[3]趙靜楠初中語文古詩詞主題教學概說[J]文學教育(上),2018(06):66-68
[4]汪苗中學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文本主題教學淺析[J]才智,2017(22):201-202
[5]周承軍淺析初中語文主題式教學設計與實踐[J]信息化建設,2015(0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