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娜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它承載著我們的母語漢語,對于小學學生教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分別從“小組合作學習,調(diào)動學習動力”“教師提升引導,加強教學效率”“精心設計教案,提升教學質(zhì)量”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字:小組合作;提升引導;設計教案
好的教學策略能讓教師的工作事半功倍。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工具學科,具有詞匯量大、默寫背誦內(nèi)容多等特點,而小學生又處于貪玩好動、缺乏自制力的階段。因此,任課教師要靈活調(diào)整教學要求、手段、方式等,采取學生所喜歡的、學生所歡迎的教學手段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學好小學語文。另外,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課堂教學的方式,趣味性課堂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力保障了高效教學的進度;同時多媒體技術(shù)的引用,也大大增強了課堂的體驗感,有利于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還有生活化教學的結(jié)合,拉近了學生與小學語文的距離,進而大大提升了知識教學的質(zhì)量。
一、小組合作學習,調(diào)動學習動力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們恰巧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展開教學,來提升教學效率。任課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之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引導學生在小組之中相互競爭、相互幫助,共同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以講解《蝙蝠和雷達》為例,本文是一篇具有趣味性的科普文學,文章開篇就設立了一個具有趣味性的問題,為什么飛機可以在黑夜里安全飛行?學生會帶著對這一課堂的疑問對文章盡享詳細閱讀,會得出一個結(jié)論。隨即,任課教師將學生劃分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問題。像看看還有什么發(fā)明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發(fā)?有些同學說道:“衛(wèi)星控溫系統(tǒng)是從蝴蝶身上得到的啟發(fā)”有些學生隨即補充“照相機是借鑒了蒼蠅眼睛的全面示例。”這樣,學生在小組之中就可以積極學習,認真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隨即,任課教師對于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為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奠定基礎。
二、教師提升引導,加強教學效率
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對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十分重要,教師及時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節(jié)約更多的時間,還能幫助學生時刻對于學習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此,任課教師可以加強對于學生的指引和引導,多加重點教學,來加強教學效率。
如學習《影子》為例,課文是一首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兒歌。它用了兩個小節(jié),講述了“我”和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語言淺白,句式整齊,充滿童真童趣,表達了“我”對影子喜愛的情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朗讀、識字的興趣。課文給每小節(jié)兒歌配了插圖,插圖色彩鮮明,表現(xiàn)的是學生熟悉的游戲和體育運動情景,形象地展示了影子的不同方位,有利于圖文結(jié)合了解課文內(nèi)容,有利于發(fā)展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隨即,開展引導。提問:您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或:同桌幫助你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預設:平舌音:左;后鼻音:影、朋。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我們把會認讀的字字音讀準了,還不算讀準課文。讀課文還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才算是讀準了課文。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會認讀的字字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個體練習,同桌互讀互糾。提升引導,為加強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三、精心設計教案,提升教學質(zhì)量
精心設計教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條件,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為此,任課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案,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所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切合,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基礎。
如學習《雪孩子》為例,認讀“累、添”等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呀”,會寫“唱、輕、旺、渾、趕”5個字。默讀課文,試著不出聲,大致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學習課文第一至八自然段,關注雪孩子的語言和動作,體會雪孩子的勇敢善良。在此基礎上,任課教師深入課文。)教師引導:這個故事較長,每次朗讀要花很多時間。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不出聲、速度快的閱讀方法——默讀。明確默讀的要求:書本平放在課桌上,不出聲,眼睛看著課文。學生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讀后說說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師板書:小白兔、玩。學生默讀第七至十四自然段,讀后說說自己看懂了什么。教師板書:雪孩子、救。表揚默讀時做到不出聲、專心讀的學生。教師提問: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燒得旺旺的。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這個字?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保障學生們能夠擁有一份可以高效學習的氛圍。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們提高了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熱情和欲望,豐富了自身的情感認知,同時也逐漸在高效的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掌握了學習方法,進而全方面的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肖菁敏. 試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J]. 新課程學習(上), 2010(11):170-171.
【2】楊俊權(quán). 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幾點思考[J]. 學周刊, 2014(17):190-190.
安徽省合肥市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