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活中的壓力,產生了不同的心理問題。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往往忽略,覺得小學生還很年輕,就不會有心理問題,不需要任何心理咨詢。其實這種想法往往是錯誤的,那就是由于學生的年齡限制,導致生活或學習上出現(xiàn)挫折,不知道如何開解自己,很容易產生不安或極端情緒。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情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使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并在這種情況下認真學習,快樂成長。
關鍵詞:小學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健康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心理問題。一些學生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而產生心理焦慮;一些學生由于人際關系存在溝通障礙;還有一些學生則會因為缺乏自信而自卑。同時,教師作為每天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長者,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抵制不良情緒,建立健全的心態(tài)。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使學生在教師的心理指導過程中能夠保證心理健康,成為自信、陽光的青少年。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小學教育中的心理指導從三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論述。
一、通過師生交談進行心理咨詢
在教育過程中,師生關系的基礎應該是平等的。也就是說,教師在德育上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友誼,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意識,不要強迫學生改變。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和愛好,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都會有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看法,如果老師要干預,他們必須尊重學生。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溝通和心理咨詢。
同時,當學生以老師為朋友時,更容易與老師交談,與老師合作完成心理咨詢過程。可以說,心理咨詢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敞開心扉。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既是朋友又是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講事件,即問是什么引起了焦慮和焦慮。在此期間,教師應減少敘述和言語,以引導話語為主,激發(fā)和鼓勵學生盡可能完整地訴說自己的煩惱。對于學生來說,平等的師生對話可以幫助學生卸下心理負擔,與老師坦誠交談,與老師合作完成心理咨詢的過程。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有效心理咨詢的前提,是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關鍵步驟。同時,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科學的心理指導,及時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在學校獲得更愉快的學習體驗和心理感受。
二、通過和諧環(huán)境建設健康狀態(tài)
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建立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保證,是學生建立心理自信的重要場所。因為,在校園生活中,最重要的學習場所是班級,而接觸最多的是班級學生和老師。同時,和諧課堂的建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需要老師的指導才能與他人相處融洽,也需要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課堂活動中建立個人信心。
例如,在班會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準備以“令我欣賞的她(他)”為主題的演講。懂得欣賞的人可以是生活中的同學、親人和朋友。在實際的班會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大膽自信的發(fā)言,還通過實踐和思考學會了欣賞他人,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懂得了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的重要意義。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在教師的心理干預下,學生不僅樹立了個人自信心,也認識到了和諧班級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構建和諧互助的班級環(huán)境。構建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既是學生日常學習的需要,也是學生自信心建設的保證。因此,在心理指導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在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信任、和諧、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努力學習,完善知識與心理的雙重建構。
三、藝術活動幫助學生健全心智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的咨詢形式有很多。藝術道德教育是培養(yǎng)健全心理的有效心理指導途徑。通常情況下,當教師以對話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時,只能一對一地交談,心理干預的范圍非常有限。然而,藝術道德教育可以在一組的形式進行,與此同時,占據(jù)同一個空間,藝術作品的幫助下實現(xiàn)道德教育對所有學生,使學生掌握有一定的必要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心靈。
例如,結合藝術作品《阿甘正傳》,邀請各級學生到學校禮堂共同評比。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學生們沉默不語,深深地沉浸在電影所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赐觌娪昂?,教師讓學生們簡單談談他們對電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教師引領大家得出結論:只有堅持不懈,不放棄,不放棄,才能取得成功;而世界上最有意義的成功,就是奔跑,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好的藝術作品不僅具有鮮明的教育意義,還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思考,幫助學生借此機會實現(xiàn)心理指導和道德教育。心理輔導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教育工作,而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順利學習知識的重要保證。也是建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最有效的干預方式。同時,發(fā)展心理咨詢也有多種途徑。教師不僅可以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進行師生對話,還可以通過構建和諧課堂和利用多媒體資源開展日常心理疏導工作。相信在教師的幫助和學生的合作下,學生將在此基礎上形成健康的心理,實現(xiàn)精神和知識的大進步。
通過教育觀察和實踐,小學教師需要在完成知識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小學生能夠在教育活動的體驗和參與中積極感受教師的教育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健康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在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下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實施效果,教師需要通過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邀請學生參與,促使學生在不同的教育引領邊切實建立健康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遲寶江. 小學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導”方法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06).
[2]翟清洲. 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心理疏導工作[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2).
廣西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zhèn)筆山小學 馮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