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瑩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也逐漸的成熟。在信息技術帶動下的課堂教學,具有更多的趣味性,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進一步的豐富了教學內容,促進課堂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特別是對小學美術學科教育教學帶來了重要的教學優(yōu)勢,實現(xiàn)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美術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7-177
前言:近些年我國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就信息技術帶動下,小學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分析與探究。
1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下,將信息技術融入于教育教學工作中是必然的趨勢。信息技術應用下的教學模式與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其能夠靈活的應用信息化技術,將美術課程知識內容以生動形象的圖文、影音、動畫等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出來,非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進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的促進了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賞析水平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
針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充分的落實以學生為教學根本的教學工作,教師能夠借助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構建信息化的課堂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滿足小學生美術學習需求,還能夠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尤為重要的。
2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用應用信息技術的有效策略
1 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材是最為基礎的教學資源,盡管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化下,教材內容也有了進一步的豐富與完善,增添了更多的圖片、插畫等美術鑒賞資源,但是仍然無法充分的滿足小學生對于美術知識學習需求。如果教室僅依照小學美術教材內容進行知識講授,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降低美術學科的課堂學習質量。為此,教師需要靈活的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整理搜集更多的美術學習資源,以當下學生感興趣的信息化知識內容來補充小學美術教材內容中的不足。在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用下,強化小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認知與掌握程度,進而提高小學生美術課堂學習質量。
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適宜的教學活動,圍繞教材課程知識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活動相關的圖文、影音,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的調動班級學生的活動參與性。如在小學美術“剪窗花”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wǎng)絡上為學生搜集各種各樣的窗花剪紙資源,通過窗花剪紙相關的圖片、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有助于啟發(fā)學生實際動手剪窗花的制作思路,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美術學習質量的教學效果。
2 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生動的課堂教學情境
由于小學美術學科中有部分知識內容是較為抽象難懂的,致使小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無法完全的理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為此,教師需要有效的將信息技術融入于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并且要嚴格的依照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目標以及相關要求,以培養(yǎng)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興趣愛好,應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圖片、影音來為學生構建生動的課堂學習情境。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同時還能有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藝術創(chuàng)做的積極性,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幫助。
例如在小學美術“動物運動會”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圍繞美術教材內容,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他們喜歡的動畫片片段,如森林小伙伴、歡樂動物園等等。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如“長跑比賽哪個小動物能奪冠呢?”,借助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問題的分析與討論過程中,強化了學生對于不同動物特點的觀察與理解。最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能夠繪制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 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美術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下,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小學生美術鑒賞能力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受學生年齡以及思維能力的影響,致使學生無法充分的體會較為抽象的美術知識內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了小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將較為抽象的美術知識進行具體化的轉變,以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認知與感悟。
例如在小學美術“熱鬧的民族節(jié)日”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播放我國不同民族獨特的節(jié)日慶祝圖片、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產生了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民族文化。再從不同的民族節(jié)日發(fā)展經歷入手,為學生講解其中包含的物質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讓學生能夠深化美術教材知識內容,在豐富學生美術課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結語: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完善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靈活的應用信息技術并且充分的發(fā)揮其教學優(yōu)勢,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進一步的提高小學生美術鑒賞能力以及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為培養(yǎng)小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婷婷.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整合的初探[J].知識文庫,2016.
[2]鄭勤.巧用信息技術 演繹美術教學新活力———例談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 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浙江教育技術,2015.
[3]張雷.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整合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5.
廣西南寧市橫縣橫州鎮(zhèn)柳明小學 53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