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麗慧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建議,在教學中要“強化辨析,選擇積極價值引領的路徑”。要落實這一課程理念,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思政課教學中尤為重要。本文以新教材中具體的教學實例對矛盾情境加以分析,通過兩難型情境、多選型情境和比較型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大政治思維,實現(xiàn)有效的價值引領,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思想政治;矛盾情境;辨析式教學;核心素養(yǎng)
辨析式教學是思政課教師引領學生理性面對不同觀點,回應新課改關切的教學手段之一。矛盾式情境是辨析式教學的“腳手架”。根據(jù)唯物辯證法“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的原理,我們創(chuàng)設開放的矛盾情境,以基本觀點為統(tǒng)一標準,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加強學生自主辨析、深度探究、凝聚價值共識,矯正自己的行為偏差,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創(chuàng)設兩難型情境,在分析中凝聚價值共識
生活總會出現(xiàn)兩難問題。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喊出了“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社會思想文化的影響相互交織,理性面對兩難問題成為學生直面社會的一種必然。創(chuàng)設兩難型情境,引導學生在傾聽理解同伴觀點的基礎上,陳述自身理由,并根據(jù)學科知識和生活體驗對不同觀點加以比較判斷、求同存異,才能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共識的這條道路上闊步前進。以議題一為例。
議題一:公交車上的讓與不讓
公交車,對于不少市民而言是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RT(快速公交)更是常州的一張名片。有人說,在公車上靠著窗戴著耳機,在慢慢悠悠的晃蕩中哼著歌,望著后退的風景,才是了解常州最好的方式!坐公交的時候,車內(nèi)廣播有一句話總是時不時地在耳邊響起:“尊老愛幼是傳統(tǒng)美德,請主動給身邊需要的人讓座?!?對于是否讓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問題1:說一說你平時會不會選擇公交出行,并闡述理由。問題2:結合你的所見所聞,對于讓座問題談談你的看法。蘊含導向性的兩難問題是引領中學生價值認同的有力支撐,讓座問題是經(jīng)典的兩難問題。上述議題的探究,從學科內(nèi)容而言,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從學科任務而言,可以提升學生能力,促成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對問題1的探究,學生從自身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有話可說,從而理解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含義及兩者的關系。對問題 2 的探究,可以提升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發(fā)揚科學精神,讓學生感受到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并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二、創(chuàng)設多選型情境,在交流中增進價值理性
在選擇中培育學生價值理性是辨析式教學的重要目的。學生在明確情境的材料和問題之后,基于自身的生活體驗和認知水平,對議題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要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鼓勵學生大膽表達,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探究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從而幫助學生在價值觀念的沖突中運用歷史辯證的科學方法剖析問題。以議題二為例。
議題二: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是如何一步步沉淪的?
視頻:《必由之路》第一集節(jié)選片段
活動 1:帝國的沉淪,完成時間線:根據(jù)視頻和你的了解,填一填 1840-1901 間的重大歷史事件,簽訂條約及其影響
活動 2:有人說,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有人說,它是一部探索史,請談談你的觀點。
這是我校老師《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評優(yōu)課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對于上述議題的探究,該教師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從多個層次、多種視角陳述觀點、表達見解。對上述活動 1的探究體現(xiàn)了政治學科綜合性特點,有利于學生以史為鑒,勿忘國恥,彰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應有之義。在上述活動 2的辨析中,基于學生思維方式的差別,學生選擇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或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從而為引出新民主主義革命作鋪墊。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順勢而為。
三、創(chuàng)設比較型情境,在對比中彰顯價值引領
俗話說得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比較是理解的基礎。思想政治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就必須結合特定的議題和真實的情境,用不同的事實、行為、觀點創(chuàng)設對比性情境,對學生表達的錯誤觀點用適當?shù)姆椒ㄓ枰灾刚屯晟疲瑢侠碛^點加以總結和肯定,從而引導學生反思,形成積極的價值引領。以議題三為例。
議題三: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視頻:《輝煌中國》片段——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成就問題:中國到底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為什么?
學生通過對比新時代以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與目前存在的不足,對比自身對國家的認知,理解我國現(xiàn)階段生產(chǎn)力水平雖然顯著提高,且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但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學生在思考中自發(fā)運用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思想,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生成能力,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思政課課程目標。
四、結語
總之,矛盾式情境的設置以學生討論為課堂主體,教師的啟發(fā)導向為輔,以爭議的出現(xiàn)和矛盾的解決為主軸,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主線,恰到好處地激發(fā)起信息化新態(tài)勢下學生學習和探討政治學科問題的興趣,最終使課程的價值引領生根落地。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陳友芳,情景設計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6).
[3] 范竹發(fā),辨析式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 [J]. 教學與管理,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