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毅
摘要:在國家不斷深化改革的基礎上,行政事業(yè)單位深化改革,加強單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這樣的背景下,推進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績效評價尤為重要,為此,本文就開展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展開研究。
關鍵詞:績效評價; 行政事業(yè)單位; 獎罰措施;
1 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的目的和程序
績效評價的內涵是指為實現(xiàn)組織發(fā)展戰(zhàn)略和目標,采用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單位業(yè)績目標進行計劃、組織績效目標實施、對績效目標實施中員工的行為表現(xiàn)和工作業(yè)績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監(jiān)測和考核,利用考核評價結果不斷改進績效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冃гu價的目的是不斷提高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管理水平,細化工作內容,嚴格執(zhí)行既定目標,運用結果導向,不斷提高績效管理水平。
績效評價的程序有三步:一是制定績效評價的計劃,根據(jù)評價需要,準備前期的評價資料。二是,根據(jù)制定的計劃,組織實施,通過多種評價方法進行績效評價。三是,根據(jù)績效評價結果,和年初績效目標對比,考核是否完成年初計劃,根據(jù)評價結果,不斷提高績效目標設置、預算執(zhí)行的效率。
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是財政資金,通過對財政資金支出進行績效評價,考核預算目標是否實現(xiàn)。通過加強財政績效評價管理,告別過去粗放式的財政管理模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2 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
2.1對績效評價工作認識不到位
雖然績效評價工作已經開展了好幾年,但是大部分單位領導和員工對績效工作認識不全面。這就導致單位對績效評價工作不重視,績效評價工作開展困難,且工作效率和質量較低。一是認為績效評價工作就是財務人員的本職工作,理應由財務人員完成。而實際上,績效評價工作涉及到單位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績效指標。二是注重財政資金的申請及下達后的財政支出,輕視財政資金的績效評價工作。財政資金支出時容易忽略相應的績效評價指標,認為只要項目支出完成就行,結果導致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三是相關財政部門對行政事業(yè)單位財務人員和領導缺乏相應的知識培訓學習,導致對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和執(zhí)行不到位。因為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許多財務人員都是兼職,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財務知識,導致對單位財務管理更加不到位。
2.2 績效評價目標、指標設置不科學
這就導致績效評價工作的質量不高、不能全面準確的評價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工作成績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績效評價工作剛開展,單位掌握不準確。二是因為大部分單位沒有配備專門的績效評價專職人員,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績效評價工作中。
2.3 績效評價工作“頭重腳輕”
單位績效評價工作“頭重腳輕”,各單位都特別注重專項資金的預算編制,輕視財政支出的預算執(zhí)行。導致績效評價目標與預算實際執(zhí)行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個別單位因為績效指標和預算執(zhí)行是兩張皮,績效目標根本和實際支出不相符。這都是因為輕視財政支出的預算執(zhí)行造成的。此外財政部門預算下達較遲。每年財政部門因為兩會召開遲、或者財政收入困難,導致資金遲遲不能撥付到預算單位,致使項目實施慢,本應當年的項目,到年底了還沒完成,年底結轉結余資金較大,這就導致項目資金未能發(fā)揮應有效益,績效管理流于形式。
2.4 資金管理偏離績效評價目標
雖然行政事業(yè)單位已經推行了財政績效評價管理方法。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單位仍存在單位資金不按照績效目標支出,或者存在資金相互調劑使用等問題。例如:因為市本級的財政預算撥款較慢,年初要開展一項重要工作,但市本級的專項資金還未到賬,就只能用其他資金先借用,待撥款下達后再還上,這樣就導致資金支出與績效管理有差距。
2.5 單位資產績效評價不嚴格
單位資產管理只注重購買,輕視盤活利用,且缺乏長遠規(guī)劃。首先,根據(jù)當前需要購置相應設備,該項目完成后就疏于管理相應資產,導致資產閑置、浪費嚴重。其次,資產入賬不及時,到期報廢不處理,“僵尸”資產較多,虛增資產賬面價值。最后,一些資產不能明確使用人,資產毀損丟失沒有履行相應的賠償機制,導致資產流失。
3 加強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的對策
3.1 提高對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
有計劃地對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財務人員、財務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全面深入的績效評價知識培訓,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積極的完成本單位績效評價工作。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通過精通績效評價的財務人員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使大家在工作中落實績效評價工作。加強預算資金下達后的資金管理,事前將預算做實做細,績效目標設置合理,預算下達后,嚴格按照預算目標執(zhí)行,確實有需要變更的,需要單位出具變更情況的說明,待財政部門批準后才能變更實施。從而加強績效評價工作。
3.2 科學合理的設置績效目標和指標
一是通過對績效評價工作人員進行專業(yè)知識培訓,提高工作水平,使其能夠勝任績效評價工作。二是單位要著眼長遠,為績效評價工作配備專業(yè)的專職工作人員,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單位的績效評價工作中來,深入開展工作,提高單位的績效評價評價水平。
3.3 嚴格按照績效目標落實預算執(zhí)行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財政部門批復的預算和績效目標進行財政支出,在預算編制時,結合實際、細化指標,將預算指標和績效目標編制詳實。每年初積極和財政撥們對接協(xié)調,將年初經常性項目資金,通過預撥的形式,盡早下達,使財政支出能夠和績效目標相匹配。預算下達后,嚴格按照預算和績效目標執(zhí)行,嚴禁無預算支出,嚴禁擠占挪用資金。其次要督促財政部門,及時下達財政預算,使單位可以按照預算目標,順利完成預算支出執(zhí)行。各單位還要根據(jù)相應的財政績效評價規(guī)章制度,建立本部門的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內部控制等制度,使單位的預算支出做到有章可循。
3.4 加強資金預算目標管理
首先是單位領導干部要從思想上重視,嚴格按照年初績效目標和指標執(zhí)行。其次專業(yè)的財務負責人、經辦人、績效評價人員也要嚴格按照績效目標執(zhí)行,做好單位的參謀助手,使其能發(fā)揮績效評價管理的作用。
3.5 落實與績效評價相關的獎懲措施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是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歸宿。首先,績效評價的結果可以用來檢驗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可以找出績效目標未完成或者出現(xiàn)偏差的原因,通過改進可以使以后的績效管理更加完善。其次,如果未完成或者偏差是因為人為或者管理不善造成的,那么在下年度項目資金申請時可以予以懲罰性核減,以此加強單位對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和執(zhí)行力度。對于績效管理工作較好的單位,可以在下一年度項目資金申請時予以獎勵性增加一定的額度。提高大家對執(zhí)行績效評價工作的積極性。最后,建立一套獎優(yōu)罰劣的績效評價制度,獎勵優(yōu)秀、鞭策落后。共同推進績效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
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行政事業(yè)單位的績效評價工作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和對策,績效評價工作將會越來越深入的融合到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日常工作中,隨著績效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工作會不斷完善,在發(fā)揮財政資金作用的同時,資金管理會越來越合理合規(guī),績效評價工作會更加完善成熟。
參考文獻
[1]陶麗.行政事業(yè)單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不足和處理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 2020(14):57-59.
[2]劉麗君.行政事業(yè)單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思考[J].財務管理,2020(17):94+108.
[3]田思宇.行政事業(yè)單位績效評價與預算管理有效性研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9(24):23-24.
長安大學興華學院 陜西省 7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