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保海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同樣具有積極價值和意義,成為指導小學生習作寫作及教師習作教學的思想基礎。生活即教育,抓住生活的本質(zhì),將生活與習作教學有效地銜接起來,才能真正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生習作能力,使小 學生得以以文字的形式來表達心中所想心中所悟。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小學語文;習作
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教、學、做要合一。”小學語文中,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其中寫即“習作”能力的提升,是從綜合層面上展示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一個有效方式。通過習作教學,可以提升小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可以從整體上直觀地驗證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同樣具有積極價值和意義,成為指導小學生習作寫作及教師習作教學的思想基礎。小學生習作中優(yōu)美的文字、充沛的情感、曲折的情節(jié),都是可以在生活中獲得的。
一、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語文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也是語文教學得以扎根的土壤。將生活的點點滴滴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結(jié)合起來,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成長進步,感悟生活,獲得靈感,才能不斷提升小學生習作的水平?!吧鐣磳W?!?,社會是小學生生活的大環(huán)境,在社會中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久而久之,小學生的語文能力、習作水平也能上一個臺階。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生活是一個大舞臺,我們每個人都是演員,也是觀眾。生活中隨處有美景,有好玩的事,有動人的情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在生活中獲得收獲,也能為小學生習作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不宜將眼光拘泥于學校, 拘泥于課堂,而是要解放學生,使習作教學得以由課堂向生活延伸, 由學校向社會延伸,不斷拓寬小學生成長學習的空間,為小學生更進一步了解生活,在生活中獲得教育打下基礎。春天,教師可以帶小學生去踏青,引導小學生觀察自然界的萬物;夏天,教師可以帶小學生去游泳,引導小學生感受快樂的情緒;秋天,教師可以帶小學生去踩落葉,引導小學生觀察氣候及自然的變化;冬天, 教師可以帶小學生去打雪仗,觀察雪花的飄落。正如魯迅先生所言:
“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用眼睛和心去觀察自然界的變化,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觀察情緒的表達與情感的交流,觀察各種有趣的、好玩的、有意義的事情,將生活與教育融為一體,自然能夠為小學生習作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念告訴我們,生活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生活自然也應該成為小學生習作創(chuàng)作的源泉。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 為小學生習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資源。
二、挖掘開發(fā)生活中的習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也應鼓勵學生認真挖掘和開發(fā)生活中的習作素材,將生活中所獲得的素材運用到習作之中,豐富習作的內(nèi)容與情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形形色色的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有趣的情節(jié),生活中的驚喜與快樂,痛苦與悲傷,都可以成為小學生習作的素材。校園中婆娑的樹影、綠色的草坪、姹紫嫣紅嬌艷的花朵,都是學生習作的良好素材。學校植樹節(jié)、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國慶節(jié)等組織的各項活動,或者是學校召開的運動會,詩歌朗誦比賽、樂器演奏比賽等等,在鼓勵小學生積極參加的同事, 也要引導小學生積極從中發(fā)掘可以為習作所用的素材。在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的交流中,有爭議有爭吵有摩擦,有歡笑有淚水,有歡聚有離別。在小學生的家庭中,有團聚,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這些都是生活的饋贈,是可以作為習作素材的。
再如習作寫作中,寫動植物的部分,小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種植植物,飼養(yǎng)小動物,觀察它們的成長與習性,了解與之相關的各項知識??梢宰约翰橘Y料,也可以請教家長,在陪伴動植物成長這一生活過程中,小學生也有了真實而豐富的體驗,在習作寫作時自然“下筆如有神”,不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尷尬局面。在倫敦奧運會期間,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不妨把習作寫作與奧運會這一生活熱點話題結(jié)合起來。引導小學生觀看奧運比賽,整理搜集奧運知識資料,引發(fā)小學生思考,鼓勵小學生挖掘奧運會期間的習作素材,并將對奧運會健兒的情感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
三、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習作環(huán)境
小學生習作教學不應該僅停留在習作課堂上,也應該延伸到生活之中。教師及家長都應該努力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習作環(huán)境。教師可以將習作與生活中的獎勵結(jié)合起來,比如以語言、分數(shù)或者是獎品等形式來激勵、鼓勵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習作的興趣及主動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習作環(huán)境。對家長來說,也要從學生平時生活入手,在生活中處處體現(xiàn)習作,這對于減少小學生對習作的抵觸情緒也是有利的。家長可以在生活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進行讀書筆記的寫作,可以將所想所悟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日常生活中,可以將寫作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及時記錄下自己對生活的觀察。
四、結(jié)語
總之,生活中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小學生習作的素材,把握生活的真諦,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自然能夠提升小學生習作能力, 提高教師習作教學的水平,使小學生可以將生活的一切訴諸筆端, 以優(yōu)美的文字、飽滿的感情來表達生活,體會生活,升華生活!
參考文獻:
[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2]余文森、洪明. 課程與教學論[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3]朱玉如 . 習作教學生活化 [J]. 中國校外教育,2010(8):375.
[4]吳周澤 . 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 [J]. 教育教學論壇,2013(42):119-120.
(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分校天潤城小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