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
摘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其工作質量直接決定學校、班級的長足發(fā)展。初中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不成熟,可塑性比較大,這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班主任老師們常常面臨一些困惑,因此探究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困惑;對策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管理者,是學校、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紐帶,直接決定一個班級的健康發(fā)展。一個班集體如何,與班主任工作有直接的關系。初中生年齡只有十三四歲,正值青春期、叛逆期,“三觀”很不成熟,極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問題學生“層出不窮”,這增加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度,常常感動棘手,面臨重重困惑。因此探究班主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必要性。
一、面臨的困惑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特別是對一些“問題學生”的管理,常常感動束手無策,困惑重重。
(一)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畢業(yè)后全部進入初中學校就讀,學生來自不同的層面,各方面素質參差不齊,差異明顯,兩極分化較大,這給班級管理、教育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為了便于教學和管理,有的學校采取分層教學、分層管理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部分學生基礎較差,接受不了初中課程,自身又缺乏恒心和毅力,知難而退,于是喪失信心,產生了厭學情緒,表現(xiàn)為聽課不認真、課上做小動作、交頭接耳,紀律渙散,干擾老師上課、同學聽課,常常讓班主任老師們感到力不從心。
(二)大班額學生多,情況復雜
對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盡管國家已行文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進行小班化教學,但要根據(jù)實際問題具體解決。目前,一些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他們也把孩子帶進了城鎮(zhèn);部分有經濟條件的群眾,在城市買了房,也把孩子帶進城市學校就讀。這導致城鎮(zhèn)學校學生多,鄉(xiāng)村學校學生少,一時間城鎮(zhèn)學校師資不足,教室不夠用,于是不得不實行大班額教學,名曰“因地制宜”。有的班級多到七八十余人,大班額教學依舊存在。班級學生多,學生素質各異,情況復雜,學困生、厭學生“層出不窮”。如果有學生輟學了,班主任或科任教師要通過電話聯(lián)系、走訪等方式勸其返校。這會助長學生的依賴、放任心理,在他們認為,自己不學習甚至犯點小錯,學校、老師們也不會把自己怎么樣,于是學習不努力,紀律渙散,還影響其他同學,這給班級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網(wǎng)絡游戲影響,使之無心學習
目前,手機、影視已普及到每個家庭。學生回到家里,草草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的甚至不完成或馬虎應對,剩余手機就沉迷影視、手機游戲。一段時間后,就成了“電視迷”“游戲高手”,不能自拔。有的家庭為了挽救孩子,關閉了電視、沒收了手機,已經上癮的孩子就偷偷溜出去上網(wǎng)吧,繼續(xù)發(fā)展自己的“特長”。一段時間后,學習成績“飛流直下三千尺”,無心聽課,接受不了新知識,于是成為學困生、厭學生。有的留守兒童,隔代監(jiān)護,祖輩鞭長莫及,這給他們沉迷網(wǎng)吧、游戲以可乘之機。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一心“撲”在網(wǎng)絡之中,自己學習鞏固的時間就少了。
二、解決的對策
針對上面分析和提出的問題,結合近年班主任工作實踐,現(xiàn)提出幾點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問題學生的管理
問題學生是指學習、品德行為、心理等方面都比較差的學生,表現(xiàn)為學習不認真、學習困難、厭學,課堂紀律渙散,缺乏上進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一個班級的管理,主要工作重心其實就是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對這些問題學生,首先要對其加強思想教育,即先“攻心”。作為班主任,可通過個別談話或到家走訪,了解其內心世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只要經過努力,是能夠有進步的。讓他們感到班主任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到老師的真心、愛心,從而自發(fā)產生學習的動力。另外,作為班主任,要積極開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解除他們消極的厭學情緒。
(二)注重班干部的建設
面對大班額的班集體,學生形形色色,班級情況復雜,無疑會增加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注重班干部的建設十分重要。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可大大減輕班主任的負擔,提高管理效益。建設班干部團隊,一般是選擇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擔任。這些學生責任心強,有擔當,在班上很有權威性,說話很有說服力,他們最有資格替班主任行使管理班級的權利。當然,組建班干部也可以大膽創(chuàng)新嘗試。
對那些特別典型的問題學生,最好通過家訪,與學生促膝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感到班主任老師的關愛,感到溫暖,看到希望。可見,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主要是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參看文獻:
[1]林艷芳.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教育,2016(003):0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