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智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科,同時也是其他學科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思維活動的語文課堂,與學生進行交流,實施啟發(fā)式的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充分發(fā)揮探究性學習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為學生制定科學的探究主題,使學生通過實踐來獲得知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目標之一,使學生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積極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在小組中分享學習的體驗與成果。可以這樣說新時期的探究性學習是指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拓展,因此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積極的學習并科學地應用。
一、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一)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探究性學習和以往教師灌輸式教學有十分明顯的區(qū)別,在探究性的學習模式中,學生可以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主動地學習知識,探究知識,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探究性的學習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更為和諧,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而是不像以往教學中被動、機械得接受學習,不用嚴格按照教師的思路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使勁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探究性的學習模式中,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適應社會能力??梢哉f探究性學習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新課改的重要表現(xiàn)和舉措,同時也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策略。學生只有進行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才能促進自我的提升。
二、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一)善用問題式探究學習
實施探究性的學習模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師要提出科學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只有切實分析班級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探究性和思考性較高的問題,才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中也會保持較高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提問問題,使學生通過實踐感受到語文在生活中的價值,認識到語文知識對今后成長的重要性[1]。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中《畫楊桃》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來引進本節(jié)課的學習知識,如“同學們,我們生活中見到的楊桃都是什么形狀的呢?”然后給予學生回憶思考的時間,這樣學生就會根據(jù)教師的問題進行聯(lián)想,將學生課下懶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來。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之后,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使學生認識到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看見的內容和得出的答案也是不盡相同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會更容易理解文章中所蘊含的知識和道理,學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開展實踐性性的課堂
在新課改實施的背景下,教師要正確認知自己的職業(yè)角色,發(fā)揮自身的引導者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積極的環(huán)境中學習、感悟知識。首先教師可以構建觸景生情式的課堂環(huán)境,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搭配背景音樂,使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品味、創(chuàng)作,刺激學生的多感官,陶冶學生的情操。其次就是溝通時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在教授新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制定主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與交流或者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分享學習體驗,或者文學沙龍的方法等,使學生體會到平等開放的課堂,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與探究。最后就是競賽式的課堂。教師還可以將競賽模式引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通過總結教學經驗可以發(fā)現(xiàn),在開展實踐性的課堂教學時,要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依據(jù),才能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探究能力。
(三)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就要關注到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2]。由于學生的基礎和特長不同,因此要想實施科學的探究性學習就要使學生樹立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發(fā)揮自己在小組中的價值,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小組進行調整和協(xié)調。性格細膩的學生可以進行文獻檢索的活動,而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在頭腦風暴活動中的優(yōu)勢,而語文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對探究性學習的結果進行記錄。通過對小組中的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可以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效果,挖掘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價值。當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那么探究性學習也會具備較強的整體性,效果也會得到切實的提高,因此教師不僅要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還要關注學生的整體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是新時期語文新課改的重要體現(xiàn),需要教師不斷的實驗和總結,才能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堅實的保障和依據(jù),只有正確認知新時期教師的角色,實施開放性和實踐性的課堂,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只有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與整體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優(yōu)勢和價值,才能促進探究式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藍錦田.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學苑教育,2020(4):38-38.
[2]張小琴.淺析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J].神州(上旬刊),2019,000(0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