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煒
摘 要:閱讀教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對發(fā)展小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但傳統(tǒng)的封閉式閱讀教學往往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也難以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變封閉式閱讀教學為開放式閱讀教學。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放式閱讀教學;關(guān)鍵要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思維。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閱讀教學,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
一、封閉式閱讀教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行的是一種封閉式教學模式。在這種封閉式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居于中心地位,由教師逐字、逐句地領(lǐng)讀課文,全體學生必須模仿教師的發(fā)音、語調(diào)跟讀;并且不斷重復[1]。采用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普通話,并且糾正學生在發(fā)音上的錯誤;但學生在這種封閉式閱讀教學中往往無須開動大腦思考,因而學生無法基于閱讀內(nèi)容展開想象,無法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二、小學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關(guān)鍵要點
鑒于封閉式閱讀教學存在弊端,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yīng)當轉(zhuǎn)變教學思路,變封閉式閱讀教學為開放式閱讀教學。在開放式閱讀教學中,要打破封閉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要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去主動閱讀課文,主動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
下面,我們來闡述開放式閱讀教學的關(guān)鍵要點:
(一)組織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小學生的年齡雖小,但他們已經(jīng)具有屬于自己的個人特點,同時,他們的自尊心已經(jīng)初見雛形,在他們的頭腦中,又不存在任何條條框框;因此,每個小學生都渴望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2]。所以,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我多想去看看》時,教師便可以在班上隨機選出六名學生,叫他們走上講臺,再將這六名學生分為A、B兩組(每組均由3名學生組成)。然后教師宣布:A組學生要讀《我多想去看看》第一段中的三句話,每個學生各讀一句;B組學生要讀《我多想去看看》第二段中的三句話,每個學生也是各讀一句(讓每個小學生各讀一句話,既可以降低閱讀教學的難度,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感到有趣[3])。教師還可以讓講臺下的學生仔細聆聽臺上A、B兩組同學的朗讀,并評選出哪個組讀得最好(這樣可以吸引其他學生參與閱讀教學活動)。
規(guī)則宣讀完畢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正式開始,A組學生會認真朗讀課文,讀出“媽媽告訴我,沿著彎彎的小路,就會走出天山”“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我對媽媽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等句子,B組學生也會認真讀出“爸爸告訴我,沿著寬寬的公路,就會走出北京”“遙遠的新疆,有美麗的天山,雪山上盛開著潔白的雪蓮”“我對爸爸說,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等句子。A、B兩組學生朗讀完畢后,教師要為學生熱烈鼓掌,并問臺下還有沒有其他學生敢于走上講臺來試一試(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閱讀學習)。
學生個性化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還可以叫學生找出《我多想去看看》中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并把不同的句子寫在黑板上(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寫字能力與觀察、分析能力)。學生會在黑板上寫下“媽媽告訴我”“爸爸告訴我”“彎彎的小路”“寬寬的公路”“我對媽媽說”“我對爸爸說”等句子。學生寫完后,教師告訴學生:在這篇課文中出現(xiàn)的這些不同的句子,字數(shù)相同,意義相反,這種修飾方式叫作“對偶”(這樣便可以加強閱讀教學的深度)。
(二)運用形象化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閱讀
生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視覺器官發(fā)展速度較快,大腦皮層神經(jīng)元連接發(fā)展速度較慢,因此,小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但在抽象思維方面存在短板。因此,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這一特點,運用形象化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主動閱讀。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第二課《我是什么》時,教師便可以使用多媒體開展形象化教學。形象化教學共分如下步驟:①教師首先向?qū)W生播放白云、烏云、火燒云的圖片,并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會回答:“云”。②接著,教師向?qū)W生播放大雨、冰雹、下雪的視頻,并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會回答:“在下雨”“在下冰雹”“在下雪”;③教師繼續(xù)向?qū)W生播放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視頻,并繼續(xù)問學生看到了什么,學生會回答:“小池塘”“小溪”“長江”“大海”。④教師繼續(xù)向?qū)W生播放洪水肆虐的視頻,以及三峽大壩攔洪發(fā)電的視頻,但教師并不向?qū)W生提出新的問題,而是叫學生翻開書本,去看《我是什么》。學生會感到有些迷惑不解,但當他們讀到課文時,會恍然大悟。總之,這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讓學生主動去朗讀課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開放式閱讀教學,可以消除封閉式教學的弊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開放式閱讀教學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建萍.小學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8):229.
[2]孫榮兵.小學語文閱讀開放性教學方法淺探[J].科技資訊,2020,18(9):171,173.
[3]李霖珊.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