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
心血管內科中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常見的多發(fā)病,發(fā)病、致死率均比較高,多發(fā)病在中老年群體。慢性心力衰竭癥狀為乏力、呼吸困難、咳嗽等,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近些年,因我國居民生活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發(fā)生變化,聯合人口的老齡趨勢加大,造成其發(fā)病率不斷上升,降低人們生活質量[2]。目前,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沙庫巴曲纈沙坦、比索洛爾均是常用藥物,這兩種藥物均能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單一治療效果不佳[3]。為進一步探究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效果,本研究對選擇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79例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診治慢性心力衰竭79例患者資料,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39例,女18例,男21例,年齡為46~75歲,平均(58.81±6.34)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為(4.26±0.81)年;研究組患者40例,女17例,男23例,年齡為45~74歲,平均年齡(57.92±6.18)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為(4.30±0.67)年。納入標準: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依從高者。排除標準: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心理障礙者,資料不足者;對研究應用藥物過敏者。研究已獲得我院醫(yī)療倫理學會批準,患者自愿簽同意書。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無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比索洛爾(北京華素制藥,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70082,規(guī)格:5 mg×10 s)口服,5 mg/次,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70344,規(guī)格:50 mg×28 s)口服治療,第1周單次藥物劑量需維持于50 mg,病情嚴重者,可在第2周增加劑量50 mg,但服用劑量不可超于200 mg,2次/d;兩組均連續(xù)服用1個月。
對比兩組臨床效果標準。顯效:乏力、呼吸困難等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有效:癥狀與體征有所改善,功能改善Ⅰ級;無效:患者癥狀與體征無改變,甚至加重[4]。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對兩組心功能進行比較,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N末端B型利尿鈉肽原(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指標。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低血壓、肝功能異常等。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根據本院生活質量表評估,總分100分,分高質量越好[5]。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21.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00%,比對照組的74.36%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例(%)]
研究組治療后的LVEDD、LVEF、NT-proBNP等指標比對照組優(yōu),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s)
?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研究組治療后的生活質量為(88.01±16.58)分,比對照組的(75.22±15.31)分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
慢性心力衰竭在心血管內科是一種常見疾病,具有發(fā)病率、致死率高等特點,主要以中老年人為多發(fā)群體。一旦病發(fā),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咳嗽、乏力等臨床癥狀,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6-7]。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生活習慣改變,以及人口老齡趨勢加大,致使慢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危害人們身心健康[8]。目前,對于慢性心力衰竭臨床多采用藥物方式治療,而沙庫巴曲纈沙坦與比索洛爾均為常用藥物,雖均有一定治療效果,可緩解患者癥狀,但有相關研究表示,臨床僅使用一種藥物治療,治療效果不大理想[9-10]。為探討比索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效果、心功能指標情況分析,本研究對診治慢性心力衰竭79例患者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中:研究組LVEF(47.33±2.12)%、LVEDD(49.07±3.85)mm、NT-proBNP(212.68±81.17)ng/L等 指 標 均比對照組優(yōu),差異均有統計意義(P<0.05);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74.36%,結果和王堃[11]研究的結果[觀察組總有效95.0%比對照組75.0%高,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相符合。表明慢性心力衰竭采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治療,可改善其心功能指標,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臨床效果。分析原因考慮是:比索洛爾在臨床上是一種可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藥,其能選擇性阻斷心臟β1相關受體,使心肌收縮能力減弱,減少心輸出量,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因此,臨床多將比索洛爾應用于心力衰竭治療中。但仍有相關研究指出,僅使用該藥物治療心力衰竭,治療效果欠佳,臨床需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12]。沙庫巴曲纈沙坦是一種由沙庫巴曲(腦啡肽酶抑制劑)和纈沙坦(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兩種藥物一起組成,其中腦啡肽酶能使機體的利鈉肽提升,進而起到擴張血管作用,而緊張素Ⅱ則能降低體內的醛固酮釋放,同時還具有排泄尿鈉作用[13]。因此,臨床將比索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應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其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發(fā)生頭痛、低血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且研究組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慢性心力衰竭聯合用藥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利于其預后康復。受環(huán)境、樣本等因素,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待臨床研究補充。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采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比索洛爾方案,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情況,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患者臨床效果,具一定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