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夢虹
摘要:在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中,老師與學生是非常關鍵的兩大主體,各自占有無可取替的地位,而師生關系對教學與管理質量有直接影響。反思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情況,由于老師將更多精力用于教授知識、指導方法,卻忽略了師生關系問題,尤其很多教師還采取強制性管理學生的辦法,導致師生矛盾愈演愈烈,而隨著學生年齡的成長,叛逆心增強,師生關系非常緊張,對開展教育教學以及班級活動都有極大阻礙,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助推學校素質教育,這是當前推動學校教育與發(fā)展中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 學校發(fā)展; 新型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助推學生學習動力,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一方面,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加深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與依賴,更利于發(fā)揮教學改革方法與策略的積極作用,在老師的正確引導與溫暖陪伴下,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拉近師生之間、同窗之間的親密關系,學生樂于交流,主動傾訴,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提升學習效益、滲透德育思想都有積極意義。因此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系必然浸潤到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成為助推學校素質教育的強大力量。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積極意義
(一)新型師生關系積極影響學習效果
經過調查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無論處于哪個學習階段,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他們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既有利于激活學習興趣,也能驅動其主動參與、積極合作、深度探究。因此可以說,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對學習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最初,小學生從幼兒園過渡到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難免內心深處還有一些不適感,對老師、對同學或者對周邊的環(huán)境產生抵觸、畏懼情緒,如果教師能多給學生一些關懷與寬慰,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讓他們內心深處產生安全感和依靠感,那么就能放下內心的戒備,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狀態(tài)。與此同時,和諧的師生關系也為開展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奠定了基礎,學生樂于與老師溝通交流,老師能第一時間獲得學習反饋,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有的放矢制定教學方案,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活動,真正形成老師“樂學”、學生“樂教”的濃厚氛圍,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二)新型師生關系積極影響心理健康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除了對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有所影響以外,還有最關鍵一點就是有利于協(xié)助學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學習習慣,必將受益終生。另外,新型師生關系帶給學生更多溫暖,形成了師生互相尊重、互相關愛的良好氛圍,對于學生性格養(yǎng)成也有無可取替的作用,在教師的積極引導與人格魅力感染之下,學生端正了思想態(tài)度,學會如何學習、如何處事、如何做人,無論對其個人成長還是社會發(fā)展都有積極意義。對于學生的有效教育,想要落實學校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必然要做到因人而異,因地制宜,根據(jù)不同人的能力水平與學習反饋,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與成長計劃,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彼此之間搭建互動溝通的橋梁,教師能夠更真實、更全面的了解學生,包括家庭背景、興趣愛好、學習情況、心理動向等等,通過與學生交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切實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讓學生真正在教師的幫扶下獲得身心健康成長。
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實現(xiàn)路徑
(一)積極引導學生,滲透價值觀念
在學校生活中,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老師既要教會學生知識,也要成為他們的好朋友,關注其成長動向,予以積極引導,潛移默化地滲透價值觀念,影響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生成,為學生終身發(fā)展負責。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明辨是非能力較差,而且這個年齡活潑好動,容易犯錯;對于這一現(xiàn)象,教師要有包容的心,遇到問題不能急于批評,而是鼓勵學生正視問題,引導他們反思錯誤,及時糾正。如有的學生之間鬧矛盾,老師要與他們認真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討論處理辦法,趁機開展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既能促進師生關系,也能保證教育效果,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尊重信任學生,強化溝通交流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重在溝通。有了溝通,師生之間才能互相理解,而通過學生的真心表露,老師也能從中獲得反饋信息,一方面了解學生心理動向,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反饋的問題,另一方面反思課堂教學情況,包括學生對教學內容是否感興趣?學生是否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是否掌握了有效學習的方法等等。而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暢所欲言,突破師生之間的隔閡,要創(chuàng)造深入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觀點,無論是利用課間交流,在主題班會上交流,還是通過QQ、微信在線交流,學會理解學生,嘗試站在他們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愈發(fā)地尊重信任學生,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創(chuàng)造所需的條件,改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成長。
(三)深入了解學生,關注綜合發(fā)展
教師對于學生的有效管理,不僅僅在于提升成績,除此以外的能力、素質、品德、性格養(yǎng)成也很關鍵。那么如何才能引導他們全面發(fā)展?必然奠定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要轉變觀念,把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方向,關注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哪些問題,性格有哪些缺陷,還有哪些不好的習慣等等,通過溝通與交流,與學生耐心的交談,既能換取彼此的信任與理解,也能幫助他們找到學習與成長的方向,樹立自信心,塑造良好人格,這才是真正為學生負責,也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根本目的。
在我國學校素質教育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師生關系問題得到了學校、老師乃至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也成為驅動教育發(fā)展與學生發(fā)展的強大力量,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與成長影響深遠。然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一門藝術,對于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素質、道德品質與人格魅力都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從心理層面加強重視,多措并舉,不懈努力,通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助推學校素質教育,將改革與創(chuàng)新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張先春.學校教學與社會實踐——師生關系的變化[J].文藝生活·下旬刊,2020,(30):213.
[2]李淑艷.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主動探究[J].新課程,2020,(9):133.
[3]趙英男.基于“以生為本”理念的師生關系的建構[J].新一代,2020,25(19):85-86.
貴州省赫章縣可樂彝族苗族鄉(xiāng)中心小學 553204B81FD38A-9D7F-4C4C-B2AE-FFE3109EC2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