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燕
漢字教學(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漢字特點,把漢字的音、形、義緊密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漢字學習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看形、讀音、想義的習慣,同時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這是貫穿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下面,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在小學漢字教學的一些具體方法和策略。
一、培養(yǎng)興趣,營造輕松氛圍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實踐中,學生對于識字的初始動機的激發(fā),也多是因為識字過程中的趣味令學生感覺到好玩、有意思,進而才會吸引到學生對于所識漢字的記憶、書寫、理解和運用。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識字,必須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如在教學中,在恰當?shù)臅r機點,教師可以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玩一點點“神秘感”來提高學生對教師識字表演的期待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識字對象的關注程度,進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如漢字魔術“‘大字大變臉”,就可以吸引到學生關注:去掉一橫,讀如“人”;添上一橫,變作“天”;加一點在下面,就是“太”;如在上面,則是“犬”。這樣的因為增減筆畫而致字形的變化,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認知特點,也符合他們的天性好奇心,會大大提高他們對于識字的興趣和注意力的持久保持。事實上,在教材中,這樣的趣味點激發(fā)在語文園地板塊下有眾多小欄目支撐,以求達到對學生識字興趣的長久支持,而使其成為學生識字志趣的目的。
以人教版的一年級語文課文為例,其中有大量的生字詞可以通過人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并且通過做動作,學生已經(jīng)將字放在自己的腦海里進行了內(nèi)化,這樣能加深認識的印象。如在教學《操場上》的生字,上課前,教師把要學習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這六個詞語寫在紙條上,讓學生讀熟。上課時,讓學生看了紙條后,通過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轉化為動作讓其他的小朋友來猜,猜對了得分,猜錯了要扣分。通過學生表演動作,引導孩子們回答為什么“打、拔、拍”是提手旁,而“跳、跑、踢”是足字旁,這樣答案自然都明明白白寫在孩子們的臉上。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盎然地識字,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二、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引導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如果只是單純的識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這時,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識字熱情,吸引學生主動識字。例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的《小蝌蚪找媽媽》一文,配合課文內(nèi)容,我制作了生動的課件。在課件中,一群黑灰色的小蝌蚪正要出發(fā)去找媽媽呢!在它們的前面有一片美麗的水草,較遠處有紅鯉魚媽媽和一只大烏龜。當學生正被吸引時,我適時地說:“這群小蝌蚪想去找媽媽,想去向鯉魚媽媽和烏龜問一下情況。但它們遇到了困難,同學們愿意幫助它們嗎?”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調動孩子們的興趣,“愿意!”學生的熱情頓時被調動起來?!昂茫屛覀円黄鹦袆影?!只要你用心記住水草中的字,小蝌蚪就能靠近鯉魚媽媽和大烏龜了?!痹诮處煹哪托囊龑?,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有的學生認真默念,有的學生大聲朗讀,有的學生在紙上一筆一劃書寫,孩子們一下子運用自己的方法記住了生字,并高高舉起了小手??吹揭驗樽约旱膸椭剐◎蝌饺缭敢詢?,孩子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巧妙指導學生將一個個生字編成謎語,這比老師磨破嘴皮子強多了。如采用編謎識字的方法,讓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選取課文中自己最感興趣的生字編謎語。有的學生在紙上密密麻麻編寫了幾十個,少的也編寫了十多個。如,晶──三個太陽在一起玩;淚──兩只眼里充滿了淚水;選──你先走;胡──有個古人喜歡明亮的月兒……課后,還能看到學生這一群、那一群在猜字謎的熱鬧場面。學生們都樂意主動觀察生字、細心揣摩字的結構,并積極創(chuàng)編謎語。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需要認識的字。學生的奇思妙想、動態(tài)生成給課堂帶來了無限精彩,活躍課堂氛圍,使課堂煥發(fā)活力。
三、編排游戲,自主快樂識字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蚴莾和奶煨裕軡M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能持久、穩(wěn)定,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另外,“給生字寶寶找家”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即教學生字時要求學生把生字卡片貼到相對應圖片的位置上去。當學生讀準字音后,這時出現(xiàn)一幅與課文內(nèi)容相對應的圖,自然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好奇、求知的欲望,學生比較容易根據(jù)字詞找到相應的事物,從中也悟到了字詞所表達的意思,促進了學生對生字的牢固識記和靈活運用。
在識字過程中,引進游戲,如摘蘋果、走迷宮、吹泡泡等,不僅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的效果。
總之,識字教學提倡在興趣中識字,在情景中識字,在游戲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課堂上,老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課堂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老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使兒童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學生識字效果的提高,讓使學生在學習識字時,不僅僅收獲在漢字上,更是收獲在心靈里;不僅僅是識了多少字,更是漢字藝術的欣賞與體驗、心靈的陶冶與滋養(yǎng)!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地感受到中華漢字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