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話教學是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小學英語教材中,編者在編排每一單元的每一課時都編入了對話教學內(nèi)容,這充分說明了對話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位置。而插圖作為小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鮮艷的色彩、豐富的情境、鮮活的人物特點,有效彌補了文字表述的不足。因此,讓插圖和對話文本發(fā)生有效的關聯(lián),讓插圖“說話”,是提高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巧用插圖,讓對話導入簡潔明了
很多教師在上新課前,都會費盡腦筋另設情境進行對話導入,但這反而可能導致整節(jié)課缺乏整體性,產(chǎn)生對話情境不連貫的問題。其實,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預測將要學習的對話內(nèi)容,并展開討論,為對話學習揭幕,交代背景。
例如,閩教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6 Feelings Part B設置的是Yang Ming因在跳高比賽中沒有取得好成績而難過,Lily和Wang Tao安慰他的情境。筆者教學本課時利用本課的插圖與學生進行對話導入。
T:Look! Whos he?
Ss: Hes Yang Ming.
T: Where is he?
Ss: Hes sitting under the tree.
T: How does he look?
Ss: He looks sad.
T: Why?
Ss: Maybe....
T: Now,le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find out why does Yang Ming look sad.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觀察插圖獲取對話文本的相關信息,并展開討論和預測,于討論中搭建起新舊知識的橋梁,激發(fā)起探究對話的欲望。通過“觀察插圖—預測對話內(nèi)容—聽對話驗證”的方式呈現(xiàn)對話進行導入,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對話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避免冗長而低效的再設情境。
二、活用插圖,讓對話話輪連貫有效
因為對話篇幅限制,有時候一些信息很難在有限篇幅的對話中得到完全的體現(xiàn),這就形成了留白,而這些留白往往就藏在插圖中。教師可以利用好這些插圖,將一些信息進行補充,彌補空白,從而增添對話話輪,讓學生在更多有意義且連續(xù)的情境中理解語言,并操練所學語言。
例如,閩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 8 Childrens Day Part A中,描述了兒童節(jié)媽媽帶Sally、Ben和Kate去公園玩的情境。在與媽媽的對話中,Sally說“I can fly my kite in the park.”,Ben說“I can play football in the park.”,但對話中,Kate并沒有表達自己要去公園做的活動。針對這一空白,教師可以繼續(xù)設問:“What can Kate do in the park?”。
設計猜測游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而教師也可以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附和。諸如:“Yes,maybe. /Wonderful. /Its interesting. /Its a good idea. ”等等。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豐富學生的語言庫,讓學生不是光聽不說,而是能夠隨時應景地接上話茬。照此經(jīng)常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話輪意識和對話能力就會慢慢形成。
三、細挖插圖,讓對話語境完整清晰
由于篇幅的局限,教材通常都是直接展示對話文本,而缺少背景的鋪墊,對話的整體性也會缺失。教材留有很多學生看不見的語境空白,而插圖剛好可以彌補這個空白。教師可挖掘插圖資源,讓教材“無中生有”,更加豐富。比如,閩教版六年級下冊Unit 1 Winter Activities Part B Look and say. 部分,這里的對話是沒有情境的、突兀的。但是仔細觀察插圖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買衣服時發(fā)生的對話。以下為語境完善后的對話文本。(人物A、B的設置按原文中的角色)
B:Hello!Can I help you,madam?
A: Yes,please. I want a dress.
B: OK. Which one do you like?
A: Show me that dress,please.
B: Which dress?
A: The long one.
B: Here you are.
A: Thanks.
在這個案例中,利用插圖,對對話的語境進行完善,使得對話語境更加完整、真實,更能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實踐性。除此之外,這樣的語境完善,也是對新舊知識的整合——讓學過的語言能夠盡可能多地在新知識的學習中呈現(xiàn),使語言學習不斷滾雪球式發(fā)展,不斷地為對話積攢語料,厚積薄發(fā)。
四、深挖插圖,讓對話內(nèi)涵豐富深刻
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提高對文化品格培養(yǎng)的關注程度,是目前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要求,也是改進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突破以單一知識技巧為核心的教學的重要舉措。英語對話教學的意義不只是讓學生說出語法正確的話,更重要的是能夠得體地對話。而得體的對話就涉及對話雙方的不同文化的碰撞。因此,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文化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加深學生對文化特點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知。而在小學階段,教材插圖在輔助文化教學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
例如,在閩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Health Part B中,對話的內(nèi)容是在說Menu A和Menu B的健康層面上的區(qū)別。但是認真觀察插圖,就會發(fā)現(xiàn),本課對話的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在講中西飲食的區(qū)別。教師在引導學生看圖的過程中,可以先問:“Wha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nus? ”,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Menu A和Menu B其實就是western food 和Chinese food,進而結(jié)合本課關于food and health的對話內(nèi)容,讓學生明白中西方飲食的區(qū)別,批判性地對待中西方飲食文化,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又如,在閩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 7 Thanksgiving Part B中,單元話題是Thanksgiving,本課時講述的是Wang Tao等朋友去Sally家過感恩節(jié)。對話內(nèi)容是飯桌禮儀等,其實和感恩節(jié)的關聯(lián)并不大,但是如果觀察插圖上的食物,很容易發(fā)現(xiàn)感恩節(jié)特有的食物——Turkey。那么,就可以在這里利用圖片內(nèi)容對感恩節(jié)文化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學習??梢越Y(jié)合本課重點句型進行滲透學習,如:“We always eat turkey on Thanksgiving. Would you like some turkey? ”。
總而言之,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有效地使用插圖,可以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除了深入解讀文本外,還應正確認識插圖對對話教學的重要作用,善于用插圖展開具體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不斷地去挖掘插圖的價值,從而提升對話教學的效度和深度。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頂墩實驗學校 本專輯責任編輯:黃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