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妙芬
【摘要】在信息化、數字化加速發(fā)展的今天,科學技術的更新迭代不斷加快,市場經濟和公眾需求變得多樣化,“地球村”的愿景在逐步實現,因此,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對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新時代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簡單的翻譯,而是聽、說、讀、寫樣樣精通的人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升,英語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種形勢下,國家提出了英語教育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也需要轉變和創(chuàng)新,學校和教師應該結合時代的發(fā)展和國家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小學英語整體教學水平,多為社會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筆者認為,小學英語教學可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結合多媒體教學構建小學英語讀寫課堂。下面,筆者談談自己關于核心素養(yǎng)下多媒體構建小學英語讀寫課堂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多媒體;讀寫課堂
小學英語教育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這一時期的英語教學對學生后期英語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小學教育帶來了新平臺,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下利用多媒體構建小學英語教育是英語教師必須修煉好的基本功。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才是最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在核心素養(yǎng)下,利用多媒體構建小學英語讀寫課堂,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的運用恰恰符合了小學生的需求,它以直觀、活潑、生動、有趣,又具有真實性和啟發(fā)性的特點深深吸引著學生們,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學生后期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在思維品質、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思維品質是學生運用英語開展多元思維活動的能力;語言能力是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思維意識的能力;學習能力是學生是否可以將所學習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能力,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之中。
二、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存在的不足
(一)對英語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刻,理念沒有更新
當前,一些學校和小學英語教師,尤其是邊遠地區(qū)的英語教師對英語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認識還不夠深刻,未能理解小學英語教育深層次的要求。比如,認為讓學生多記英語單詞或句子、多閱讀幾篇英語短文、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就可以了,尤其是以考試能得高分為最高目的,這些現象還普遍存在,因此,也過早地灌輸英語語法知識。這種教學理念導致課堂枯燥乏味,使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能得到良好的提升。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準確把握《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注重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教學模式單一,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毋容置疑,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多數采用“填鴨式”教學,一節(jié)課常常是“滿堂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每節(jié)課都有大量的知識點要進行講解,然而卻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死板而且乏味,導致學生昏昏欲睡。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付出了很多,而教學效果卻事倍功半。這種教學模式往往扼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久而久之,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語言的學習需要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如何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是我們亟需重視的一個問題。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多媒體構建小學英語讀寫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巧妙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寫作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绕鋵τ谛W生來說,興趣是他們學習的最直接動力,一旦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便能使他們集中注意力,也會迅速引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多媒體教學近年來受到教育者的青睞,其原因在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內容豐富化、學生學習多樣化。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圖片、動畫來讓學生體會多重感官,以達到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
讀寫讀寫,先讀再寫。以讀促寫是近年來一直推廣的教學理念,而PEP小學英語課本的編排更是體現了這一理念。筆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體的做法如下:
首先,利用好課本資源。PEP英語從三年級開始就有“Start to read”的環(huán)節(jié),四年級至六年級增加了寫的要求,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變?yōu)椤癛ead and write”。筆者在課堂上教授上述內容時,利用多媒體展示閱讀材料,直觀明了,圖文并茂,而且還有朗讀錄音。各角色的配音各有特點,尤其是機器人的聲音更是獨特,學生們一聽興趣就來了,這個時候多媒體的優(yōu)勢尤為突出。
其次,重視課外的閱讀。英語是一門語言,就跟我們教語文學母語一樣,積累好詞佳句很重要,而不斷地閱讀才能有所積累。就拿筆者正在教的這一屆學生來說,從三年級開始,筆者便會布置課外讀繪本,讀了繪本還可以聽繪本,然后進行配音。還可以把筆者課堂上用的多媒體資源如視頻音頻,發(fā)到班群供學生復習鞏固。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不斷感知英語,培養(yǎng)英語語感。到了五年級,結合課本“Read and write”的范文,很多學生能仿照課本句式,寫出比較完整的小短文。
例如,在學習完五年級下冊Whose dog is it?時,筆者就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張多種動物正在做各種事情的圖片。因為這個單元以及第六單元所出現的時態(tài)都是現在進行時。因此,筆者引導學生看圖用現在進行時寫一篇小作文,對小學生來說,英語作文寫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筆者想辦法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將各種小動物制作成生動的圖片,然后配上動物的叫聲或者相應的動作和一段英文句子,當筆者用鼠標點擊圖片時,動物會發(fā)出聲音或者做相應的動作,然后跳出對應的英語句子。如,“The panda is eating bamboo.”每出現一個句子筆者就讓學生復述。幾次下來,學生們一看到圖片,就能靈活運用類似句子陳述動物們正在進行的動作。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給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思路,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英文寫作,不僅消除了學生們對英文寫作的恐懼心理,同時還增添了他們的寫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