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羽裳
摘 要:科學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內容,游戲目標的制定,以及活動材料的選取與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激發(fā)有著密切關聯。本文圍繞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游戲組織策略展開分析,重點探討科學游戲的選材問題,希望對幼兒園科學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 科學游戲; 選材
中圖分類號:G613.7?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9-049-002
對學前兒童而言,其思維水平處于直覺思維階段,認識周圍事物與現象更多依靠感知?;谟螒虮旧淼膶嵺`性與趣味性,幼兒能夠從中獲得重要的感知體驗。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而科學游戲正是以此為基礎,通過有效的組織策略,指導幼兒主動完成游戲任務,從中探索與發(fā)現周圍事物及現象,并增強幼兒進行科學學習的主動性。因此,科學游戲是幼兒學習科學的主要形式。
1.科學游戲活動教學的基本理論
1.1科學游戲的基本概念
科學游戲是幼兒園教學領域較為常見的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在幼兒教育中,科學游戲的應用相對頻繁,此類游戲一般以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意識以及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興趣等為目的,主要以幼兒自主學習游戲的方式進行。游戲活動的設計,一般根據幼兒的自我興趣來設計相應的主題教學目標,并利用教學資源,讓幼兒自主選擇,自主合作來完成教學活動中的內容??茖W游戲,能夠讓幼兒通過活動中提供的游戲材料來對自我進行開發(fā),讓自己從中獲得樂趣,并掌握游戲活動包含的科學知識,逐步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游戲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幼兒的行為,對其中不適合學生的事務或者是行為可以進行指導,日后加以改進,這樣既能夠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又能夠獲得家長的喜愛,讓教學活動的目的得以達成。
1.2游戲活動教學方案的設計
從科學游戲的概念出發(fā),結合既往幼兒教育的實際經驗,科學游戲需要從材料的選取、游戲方式的抉擇等方面出發(fā),盡量設計與幼兒的興趣相符、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的游戲活動。對科學游戲的實施方案進行科學設計,是實施科學游戲教學的重要前提。結合既往探索經驗,科學游戲教學設計一般需要圍繞幼兒的科學教育展開。其主要目的是為幼兒營造出一種自主探索科學知識的求知氛圍,給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和有助于科學游戲活動開展的多元化材料。教師適當的指導幼兒的游戲活動,是教學方案設計的重點,同時也是游戲教學實現其應有價值的關鍵。在科學游戲設計過程中,考慮到該活動和其他的教學活動是不同的,游戲方式的選擇,以及游戲材料的選取均需要將幼兒的年齡、興趣、心理等作為設計依據,以保障幼兒能夠對活動充滿興趣,讓其能夠從中獲得樂趣,增加教學效果。
1.3游戲活動教學的應用
科學游戲教學實踐表明,這一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索精神和個體差異、動手能力等優(yōu)點,不少教育工作者以及幼兒家長對其實踐效果給予了肯定,是一種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教學方式??茖W游戲教學的實施,主要以幼兒的興趣為依據,考慮到幼兒教學的自主探索、動手能力等教學目標,一般會根據幼兒個體差異,分別開設表演區(qū)、積木區(qū)、游戲區(qū)等教學活動,并在其中引入一些適合幼兒的材料,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方式。以興趣為依據的基本策略,在較大程度上保證了幼兒的參與度;通過游戲來獲得幼兒個性化的發(fā)展,則符合幼兒認知的基本規(guī)律。
2.幼兒園科學游戲選材問題
2.1游戲類型單一
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是幼兒園教育組織策略科學游戲的重要目標。而科學游戲兼具趣味性、教育意義的特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此為條件,設計類型多樣的游戲,引導幼兒在參與科學游戲的同時,認識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對科學教育目標的實現有重要價值。但從游戲類型看,多數情況下,教師更樂意選取實驗類的游戲。如應用頻率較高的“摩西分?!保际潜容^典型的科學試驗。對于感官感知、情境、操作等類型的科學游戲缺乏關注,是科學教育的制約因素。
2.2游戲內容缺乏探究性
從本質上看,科學游戲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方法。要發(fā)揮科學游戲的價值,必須在整體視角下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進行合理選材。但受限于教師的組織策劃理念,以及科學游戲的整體規(guī)劃,目前的科學游戲更加側重于知識、經驗的積累,并沒有將幼兒的探索過程納入策劃的考慮范疇。過度強調科學游戲中包含的科學知識或者生活經驗,會給游戲選材的合理性帶來嚴重影響,導致游戲過程缺乏探究性。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也將受阻。
2.3材料的投放不合理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在組織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時,需要給予幼兒充分尊重,時刻滲透關注幼兒天性的教學理念??茖W游戲教學的實施,與幼兒的天性相符,能夠滿足幼兒教育在科學知識學習、科學興趣培養(yǎng)等方面的實際需求。作為集體教育的有益補充,科學游戲的開展,旨在根據幼兒對科學游戲的不同興趣愛好,盡量投放多種游戲材料,逐步培養(yǎng)幼兒對游戲活動的參與熱情以及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興趣。以幼兒的培養(yǎng)目標作為依據,教師需要具有針對性的去選擇材料的引入,并在選擇材料時需要選擇適合當前教學主題和科學游戲主題貼合的材料。并且還需要去挖掘該材料在不同的科學游戲教學中的教育作用,同時將一個材料可以應用在多個游戲教學中,提高利用率。在教學實踐中,材料合理性的把握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如何保證材料投放與幼兒年齡、能力水平相吻合,是教師進行科學游戲設計時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在積極嘗試科學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教師都知道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能力水平以及年齡特征等選擇需要投放的材料。但材料投放過程過于盲目的現象仍然存在。結合筆者既往的教學經驗與相關文獻得出的結論,材料投放不合理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沒有對幼兒個體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同時缺乏對幼兒行為的針對性分析;(2)對科學游戲創(chuàng)建、活動材料投放存在錯誤認知,片面地認為游戲活動的種類越多、材料越豐富,越能兼顧幼兒的多樣化需求;(3)在組織科學游戲時,教師沒有在恰當的時間介入,未能了解到個體對活動材料的實際需求。此外,受限于教育經費等客觀因素,部分科學游戲提供的活動材料在層次性、趣味性等方面還存有問題。
2.4依賴高結構化材料
活動材料的選擇是科學游戲策略的重要內容。在幼兒教育中,科學游戲內容并非唯一的選擇標準。要充分發(fā)揮材料價值,教師還應當關注幼兒的年齡以及發(fā)展需求。一般認為,小班幼兒適宜選用高結構化材料。而中班、大班幼兒沿用此類材料,過度使用將可能束縛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權衡結構化材料、非結構化材料的優(yōu)勢、適用條件,根據幼兒游戲活動的客觀需要,合理選取材料,對幼兒思維發(fā)展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從筆者掌握的情況來看,結構化材料是科學游戲的重要成員,不論是在小班,還是中大班,結構化材料的應用頻率都占據絕對優(yōu)勢。
3.幼兒園科學游戲合理選材策略
3.1策劃多種游戲類型
從幼兒科學教育視角看,不同類型的游戲所起到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異,過度頻繁地應用某一類科學游戲,并不利于幼兒的全面成長。針對游戲類型單一這一問題,教師應當正確看待各類游戲的優(yōu)勢以及局限性,意識到單一游戲類型的缺陷,并將游戲類型多樣化與幼兒全面成長進行聯系。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密切聯系幼兒年齡、科學教育進度安排等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合理選取各類游戲類型,同時注意各類游戲類型之間的合理搭配。例如,在涉及探究性學習內容時,策劃實驗類游戲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選擇方式;對于認知、理解類教學任務,感知類游戲能夠帶給幼兒更加真實、貼切的感觸。
3.2豐富游戲內容
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是幼兒積極參與的必要條件,而要達到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教師還需關注游戲過程的探究性。鑒于內容單一帶來的不良后果,游戲內容的設計,需要關注科學現象、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文知識等多個領域知識、經驗的滲透,以全面認知、廣泛培養(yǎng)興趣為目的,從幼兒生活中取材。而游戲內容的探究性設計,則需要教師密切聯系所選取的游戲類型,巧設游戲目標、任務,引導幼兒有意識地探索相關知識,在實踐中獲得經驗。為了增強現實感,獲得更加真實的、強烈的體驗,教師一般會選擇與幼兒生活實際相近的話題,這是避免科學游戲的內容過于空泛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維持幼兒參與熱情的秘訣。
3.3合理選取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的恰當選取,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科學游戲的動機,引起幼兒的行動與思考。參考高結構化、非結構化材料的差異,教師應當兼顧多種材料的選取,保證游戲材料的多樣化,避免材料選取不當對幼兒思維發(fā)展構成威脅。在具體策劃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材料形狀、功能多樣性等對常用的游戲材料進行分類,明確各類材料適用的游戲場景,并對每一次實踐應用成果進行綜合性分析。根據幼兒參與的反饋信息適當調整材料選取方案,保證材料的合理性。游戲材料的投放還應當關注幼兒創(chuàng)作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首先,合理開發(fā)與利用本土化的游戲材料。此種做法的優(yōu)勢在于,將當地的特色文化與幼兒的科學教育相結合,拉近幼兒科學游戲與生活實際之間的關聯,這對于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激發(fā)是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次,幼兒園在組織幼兒科學游戲時需要關注不同年齡幼兒的科學教育需求。以中班幼兒為例,教學的材料引入需要教師注意到材料的探究性,并且引導幼兒對于材料應用的探索。按照《幼兒教學綱要》的規(guī)定,幼兒教師需要充分的去開發(fā)和利用社會資源、自然資源,來實現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所需要的人力條件以及物質條件。以上述理念為指引,教師應當適當拓寬活動材料的選取范圍。如利用本土教育資源,或者是易拉罐、飲料瓶、蛋糕盤、廢紙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廢品。通過廢物變寶的方式,設計、制作科學游戲所需要的活動材料,讓幼兒的科學教育活動更接近社會。在幼兒和科學游戲活動材料接觸的過程中,讓其親身感受,繼而實現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讓幼兒感知環(huán)境實踐,積極探索。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家長陪同幼兒一起進行游戲活動材料的收集,并共同完成科學游戲人物,豐富游戲內容,提高游戲活動的教學效果。在指導過程中需要給予幼兒尊重,要有余地的進行指導,不能直接提供答案,要盡可能的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fā)展。
4.結語
科學游戲對幼兒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有重要價值,正確策劃科學游戲,能夠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熱情,形成廣泛而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參與者,亦是指導者。通過科學游戲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對科學游戲的材料引入、活動內容選擇等建立起了相對清晰的認知。針對目前科學游戲組織策略存在的各類選材問題,教師應當科學組織、高效實施活動,全身心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毛蕾.課程游戲背景下幼兒園科學活動的實施與研究——以大豐區(qū)育紅幼兒園為例[J]新智慧,2019,(020):39
[2]李芳芳.巧用生活化游戲材料促幼兒能力提升[J]國際教育論壇,2020,2(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