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梅
【摘? ? 要】團體最重要的就是領導人,班集體是學?;顒又饕膱F體單位,班主任是這個團體的組織者和負責人,學校里的各種活動基本上都是由班主任作為領導人來組織的,因此班主任在班集體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就班主任的職責與定義、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所采取的一些方式做簡要探究。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4-0036-02
Though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Tuanzhuang Primary School, Sitan Township, Jingtai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DING Xiaomei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a group is the leader. The class collective is the main group unit of school activities. The class teacher is the organizer and person in charge of this group. The various activities in the school are basically organized by the class teacher as the leader. Therefore, the status of the head teacher in the class collective is self-evident. This article briefly explores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definitions of the class teacher, and some of the ways the class teacher conducts moral education in class management.
【Keywords】New era;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 Class management; Moral education
一、新時代中班主任的職責與定位
班主任肩負班集體內學生的思想行為教育,還要照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需要解決每一名學生的困難。班主任是一個極具責任心的崗位,他們的主要職責更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家庭情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信息。作為班級的主要領導人,班主任應該規(guī)范自身道德行為,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這樣學生才能夠服從管理。同時要有一定的團隊意識和管理能力,班集體的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只有具備足夠的能力和找到正確的方法,才可以使班集體有序運行。班主任有效地將家庭和學校進行聯(lián)合,有助于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有助于學生心理的建設和學習的進步。對于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班主任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盡大可能給予學生關愛與認同,公平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二、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進行德育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理念較為落后
班主任在進行課堂紀律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到學生在該階段所具有的特點。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學生經(jīng)常在課上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是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力,班主任要正確看待這些現(xiàn)象,給予這些學生平等的關注,以新時代的眼光看待學生,從積極的一面思考他們的行為和想法。然而,當前很多教師都會認為這只是學生德育缺失的體現(xiàn),沒有認識到根本原因。班主任認為在進行班級管理中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不是關注學生的德育,這種觀念就導致德育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使教育活動形式化,體現(xiàn)不了德育活動的價值。
(二)德育內容空洞
新時代的小學生思想都比較前衛(wèi),他們接觸的電子產(chǎn)品和信息技術化的物質較多,能夠多方面地了解知識。但同時也導致了很多問題,現(xiàn)在很多小學生都不樂意離開電腦或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不愿意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對一些基本的禮貌問題不加以重視,學習積極性不足。再加上很多家長都無法時刻地陪在孩子身邊,因此無法了解孩子在進行網(wǎng)絡游戲時是否足夠健康,道德價值觀念是否有所扭曲。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活動過程中觀察學生的神態(tài)動作,了解學生的心理價值觀取向,幫助學生正確地發(fā)展學生個人理念。然而,當涉及道德與教育過程時,教師無法將網(wǎng)絡與德育相結合,更不能將自己所想、自己要表達的內容滲透到德育中,教育內容十分單調,磨煉不了學生的意志。缺乏與生活的聯(lián)系,大多數(shù)班主任僅僅根據(jù)教材,根據(jù)自己的認知講解大道理,忽略了學生對認知的局限性。
(三)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需要提升
當今社會發(fā)展迅猛,許多小學班主任的素質有待提高,學校在進行班主任的選拔時往往有門檻過低的現(xiàn)象。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班主任無法正視德育的教學宗旨,僅僅以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教學標準,對一些成績不好的后進生不給予關注,導致學生的不平衡心理,不利于學生以后的身心發(fā)展。班主任在班級中表現(xiàn)的不好形象,會導致班主任在班級中缺乏信服度,出現(xiàn)學生不服從管理的現(xiàn)象。
三、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實施策略
(一)重視班干部力量,落實班級自主管理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小學班主任不僅要根據(jù)國家相關要求和標準進行班級的組織管理,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干部,在班級管理中全面實行學生干部對班級的管理。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干部管理班級中,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能動性,積極開展相關德育主題班會。例如,在進行班級內部投票選舉班干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匿名投票的方法或者干部競爭的方式進行選拔,教師可以設置班級任務,考核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在投票選舉后,可以根據(jù)班級學號選出除了班干部以外的學生作為考察小組。學生更加了解學生,通過考察小組來了解班干部在班級的行為,可以保證班干部選擇的正確性。另外,建立考察小組,還可以幫助班主任督查學生干部的行為作風,以保證學生班級干部的管理性。在建立班級督查小組后,讓小組通過討論進行班干部的職務分配,保證全部班干部人員的參與性。教師可以為班干部布置德育主題活動,在工作中觀察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確保班干部的高素質水平。
(二)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以身作則
在小學,學生的心理和道德觀念尚未形成,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家長和教師。因此小學教師的語言和行為規(guī)范都會對學生的點滴產(chǎn)生影響。研究表明,學生都會對在這個社會上最先接觸到的職業(yè)——教師,有一定的依賴性和仰慕性,他們接受教師的威嚴,甚至會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身為一個班集體的領導者,班主任更受到所有學生的關注和學習,他承載著幾乎每一個學生的目光,也是家長關注著的、具有代表學校教育水平的教師。所以,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語言和行為,在生活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在學習上與學生一起解決難題,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活動,這樣才可能管理好學生,治理好這個班級,讓德育有序進行。例如,班主任在生活中要穿著大方,語言得體從容,力求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好榜樣。在班級進行大掃除過程中,班主任不能只是在旁邊指手畫腳、袖手旁觀,而要融入學生中,和學生一起擼起袖子打掃教室。在勞動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拉近與學生的關系,并且以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好勞動的榜樣。平日里,學校舉行的獻愛心捐款活動,班主任要帶頭捐款,為學生樹立愛心榜樣。
(三)尊重學生的差異化,提高學生自主管理意識
小學課堂中易出現(xiàn)學生們思想不集中,在講臺下交頭接耳或做小動作的現(xiàn)象,這是他們這個階段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特征所決定的,班主任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規(guī)定學生應該如何做,而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積極鼓勵學生,通過找到問題來源來幫助學生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保證德育的基本教學宗旨。同時,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與學生多多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們的想法,因為教師與學生們的年齡差較大,很難在同一件事情上引起共鳴,所以教師應該找到切入點,通過一件共同感興趣的事來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另外,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學生逐漸變成課堂主體。在教學工作開展之前,先對學生們的上課態(tài)度有所規(guī)范,讓學生體會到遵守課堂紀律對他們學好一門學科的重要性,從學生的思想意識上逐步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例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經(jīng)常表揚一些守紀律、愛學習的學生,讓他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從而調動一些后進生,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采用優(yōu)等生帶后進生的方法,并結成小組,定期進行評比,讓學生們產(chǎn)生競爭意識,并對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負責,提高學生們的管理意識。同時,對于班內出現(xiàn)嚴重違反紀律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私下談話,做到對每一位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的態(tài)度,必要時可對屢教不改的學生做出公開批評。
四、結語
小學的班級管理是一個巨大且復雜的管理工程,班主任可以說是一個班集體的中流砥柱,是一個班集體不可或缺的領導者和組織者,連接著各科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承擔著家長對學校的信任與依賴。班主任應提高自身的責任感,以身作則,為學生做榜樣,努力做好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行為,規(guī)范好學生的日常行為,使學生能夠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金麗.“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33).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