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
【摘? ? 要】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家園合作共育對幼兒教育的作用為廣大教師所認識。家園共育是全面提高幼兒園教育質(zhì)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在實踐中存在家園互動意識不強、溝通質(zhì)量差、溝通缺乏連續(xù)性等現(xiàn)象,無法對幼兒形成卓有成效的影響。本文以家園合作共育的實踐為題進行了一定的實踐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共育;探索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3-0066-03
Companion with Warmth and Grow Together
——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The first kindergarten of Lv County,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LIU Qing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of the concep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role of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recognized by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is a key lin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are phenomena such as poor home-kindergarten interaction awareness, poor communication quality, and lack of continuity in communication, which cannot have a fruitful impact on children.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ut certain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topic of the practice of home-kindergarten cooperative education.
【Keywords】Kindergarten; Home-Kindergarten Co-education;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在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都對幼兒的成長和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家園互動方式僅僅局限于家長會、家訪、線上互動等,幼兒園和家長的互動頻率不高,彼此之間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教育觀,無法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學。因此,幼兒園和家長應該不斷探索實現(xiàn)家園共育的教育模式,促進幼兒園教育實踐效果的整體提高。
一、目前家園共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家園認知水平存在差異
在目前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部分家長對家園共育存在片面認知,認為幼兒園才是幼兒教育的主宰者等現(xiàn)象,導致家園共育戰(zhàn)略很難得到落實。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幼兒教師認為如果家長過多參與幼兒園教育管理,很容易增加家長和教師在幼兒教育觀念上的摩擦,為了讓雙方關系更加和諧的念想,教師往往會選擇獨自對幼兒進行教育。
(二)家園共育活動沒有落實
隨著家園互動理念的不斷深入和滲透,許多幼兒園開始舉辦相應的家園互動活動如家長會、家訪、線上互動等,這些互動活動是家長和幼兒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載體。然而,在具體的幼兒園家?;踊顒舆^程中,家長和教師之間缺乏互動溝通,缺乏幼兒教育理念的傳遞,不利于家園雙方的相互理解,導致家園互動教育活動流于形式化,難以真正落實家園共育。
(三)家園互動溝通的單調(diào)性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幼兒教育仍然是教師為課堂的主導,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很高,家長極其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理念,幼兒園教育中沒有充分反映出幼兒及家長的愿望和期待,家園互動溝通呈現(xiàn)教師向家長單方面進行信息傳遞的特性,嚴重打擊了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積極主動性,阻礙了家園共育的實踐進程。
二、促進家園共育的策略
(一)搭建家園互動平臺,提高家園互動便捷性
在以往的幼兒園教育教育過程中,通常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家長往往很少參與幼兒教育過程,家長陪伴幼兒成長的時間占比很低。因此,為了引導家長及時對幼兒教育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實現(xiàn)教師與家長之間的無障礙溝通,幼兒園可以從搭建線上、線下多方面的家園互動平臺方面著手,提高家長參與家園共育工作的積極性。
搭建線下家園互動平臺。為了讓幼兒家長能夠及時掌握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幼兒園可以定期設立家長開放日,引導家長通過實地考察,了解更多關于幼兒教育實踐的內(nèi)容。這樣的開放日,不僅可以讓幼兒教師及時向家長進行信息解答,幫助家長清晰幼兒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可以讓幼兒教師更多地傾聽家長的聲音,有利于家長建議和意見的及時匯總,幫助幼兒得到最為周全的保護和教育。例如,幼兒園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建設“家園互動欄”,增加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窗口,針對性地涉及“育兒寶典”“健康之路”“一周教學計劃”等欄目,為家長介紹相應的家教新理念、健康小知識、幼兒教育時事等,引導家長在參與互動活動或者接送孩子時駐足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資源共享。
搭建線上家園互動平臺。由于傳統(tǒng)的家園互動方式基本采用線下交流的方式,幼兒園和家長之間僅僅存在單向溝通,對家園合作共育的發(fā)展形成一定的制約。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幼兒園可以積極地嘗試構(gòu)建網(wǎng)絡家園互動平臺,現(xiàn)階段學校和家長可以嘗試通過搭建家園網(wǎng)絡互動平臺,幫助家長實施了解幼兒的信息,方便家園合作共育工作的順利展開。例如,幼兒園可以將相應的幼兒教育PPT、教材、拓展資源上傳至家園互動平臺,方便家長通過網(wǎng)絡共享端對幼兒進行補充教育,實現(xiàn)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家長也可以將自己的教育意見和建議通過平臺分享給教師,方便教師對家長意見進行整理和采納,提高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積極性。
(二)改進家庭教育理念,實現(xiàn)教育與時代接軌
家長在家園共育決策過程中,往往處于更加劣勢的一方,缺乏存在感和發(fā)言權(quán)。為了提高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積極性,首先就要改進家長的幼兒教育觀念,提高家長在決策中的建議性,在這一方面,幼兒園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在進行家園互動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將具有指導性意義的視頻動畫,以任務形式定期上傳至網(wǎng)絡家園互動平臺,或者以講座形式傳授給幼兒園家長,積極引導家長改進自身的家庭教育觀念,為更好地進行幼兒教育奠定基礎。
例如,大部分幼兒家長更加注重幼兒的知識教育,忽視了幼兒自身的素質(zhì)教育,不利于幼兒自身健康的學習和成長?;谶@種情況,幼兒園可以對家長開展相應的家長會,幫助家長清晰幼兒3~6歲各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特點,及時地對家長進行答疑解惑。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還可以為家長講解“幼兒園小學化”的弊端,如超前教育很可能導致幼兒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難以同步、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傾聽意識、缺乏合作素養(yǎng)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不斷啟發(fā)家長,讓家長認識到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不足,促使家長自動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實現(xiàn)教育與時代接軌。在此期間,教師積極引導家長,為家長傳授先進“先擁抱孩子,再傳授知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引導家長根據(jù)自己孩子的自身特點,引導幼兒進行多元化的發(fā)展和進步,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成長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將先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為家園合作共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維護家庭和睦關系,促進教育資源豐富性
家庭作為幼兒的第二教學課堂,對幼兒的人格、信念、素質(zhì)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睦、友愛、積極的家庭關系能夠幫助幼兒健全自己的人格和思想,可以促進幼兒教育資源的多樣性,促進幼兒園家園共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幼兒園作為家園合作共育的主力軍,在進行家園互動活動時,幼兒教師應該增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舉辦各種各樣的親子活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幼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有效縮短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促進幼兒園與家長教育觀念的統(tǒng)一性,為實施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家園共育助力。
在日常的家長會中,為了增加幼兒與家長之間互動,幼兒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和舉辦一些相關的游戲。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幼兒與家長一起拔河的運動比賽,讓幼兒與家長自覺組成一隊,不同的隊伍和隊伍之間進行拔河,并且設定一定的獎勵機制,鼓勵家長和幼兒積極地參與拔河比賽,讓幼兒更多地與家長進行戰(zhàn)術探討互動,在互動中增進幼兒與家長的情誼,為更好地進行柔性化的幼兒教育打下基礎。再如,在中秋節(jié)來臨之際,教師還可以開展具有節(jié)日氣息的親子活動,引導家長與幼兒一起探討有關我國中秋節(jié)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以及習俗如賞月、吃月餅等,或者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朗誦相關的古詩《靜夜思》《古朗月行》等,讓幼兒和家長在感受中秋節(jié)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能領悟到團圓的內(nèi)涵,在潛移默化中拉近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四)構(gòu)建緊密家園關系,維持家園教育統(tǒng)一性
幼兒園教師在深入學習家園共育理念的同時也要積極向家長傳授和灌輸相應的理念。家園共育離不開教師和家長雙方的努力,教師和家長就像是天枰的兩邊,任何一邊用力過猛都會導致天枰失衡,幼兒園應該積極向幼兒家長說明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發(fā)揮幼兒園和教師雙方的積極功效。
例如,舉辦幼兒園家長會之前,教師可以提前向幼兒家長發(fā)放相應的調(diào)查問卷,收集家長最關心的有關幼兒教育相關的問題,在正式舉辦家長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拋出來,引導家長與教師共同討論,選取出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這一種參與形式的家長會,不僅可以為每一位幼兒家長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提供更多的機會,而且可以加強幼兒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互動,可以促進實際性的幼兒教育問題的有效解決,為家園共育活動的成功實施打下扎實的基礎。
為了充分挖掘家庭教育方面的資源,豐富家園共育資源,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家長,幫助家長正式走進家園共育活動,幫助幼兒獲得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教育資源。例如,幼兒教師僅僅只是教師這一角色,教師自身的知識非常有限。但是幼兒家長從事的工作相對多樣化,教師可以邀請一些從事“醫(yī)生”職業(yè)的家長,為幼兒講解健康方面的小知識,例如,如何保護頸椎、清潔牙齒、眼保健操、運動常規(guī)等;可以邀請從事交通運輸行業(yè)的家長,為幼兒進行交通規(guī)則等安全知識的普及;可以邀請從事法律行業(yè)的家長,為幼兒講解常規(guī)的法律法規(guī),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觀念。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平臺,可以有效提高家長參與家園共育活動的積極性。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雖然在落實家園共育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困難和阻礙,但是幼兒園和家長也應該不斷積極探索實現(xiàn)家園合作共育的創(chuàng)新性方式,不斷統(tǒng)一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幼兒教育和管理觀念,營造互相賞識的家園互動氛圍,及時調(diào)整自身的幼兒教學和管理工作,產(chǎn)生家園共育的“共振”作用,最終實現(xiàn)家園共贏。
參考文獻:
[1]吳健. 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實踐探索與思考[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12).
[2]趙巧艷. 新型家園共育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 家教世界·現(xiàn)代幼教, 2019, (06).
[3]余慧珍, 韓利平. 家園共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 教育導刊(下半月), 2011(11).
[4]陸娟.家園合作背景下幼兒園教育模式的整合與創(chuàng)新[J].新課程(綜合版),2019(06).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