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雋超 芮體江 秦加樹 田景梅 楊曉云 李勝康 陳春艷
(1.麗江市種子管理站 云南麗江674100;2.華坪縣種子管理站 云南華坪674800)
為了加快全省鮮食玉米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促進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帶動玉米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2020年麗江市種子管理站與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簽訂技術(shù)合作協(xié)議,聯(lián)合7個地州種子管理站組建云南省種業(yè)創(chuàng)新團隊,開展鮮食玉米聯(lián)合育種攻關(guān),承擔(dān)實施鮮食玉米品種自主試驗,對提供的11個甜玉米品種的豐產(chǎn)性、適應(yīng)性、抗逆性和品質(zhì)等進行綜合分析及鑒定,為云南省鮮食甜玉米品種的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對促進種植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實現(xiàn)糧食增產(chǎn)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試品種共11個,分別是傣玉甜1號、昭玉甜1號、景甜28、金秋326、千璽甜328、千璽甜908、雙色688、豐采26、豐采27、德黃甜007、雙甜318(CK)。
試驗地點選擇在華坪縣中心鎮(zhèn)楠木村1組,北緯26°38′47.47″、東經(jīng)101°15′19.64″,海拔1 196 m,試驗地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上,pH 6.5,為冬閑田。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fù),小區(qū)面積20 m2,小區(qū)長5 m、寬4 m,5行區(qū),等行距種植,行距0.8 m,塘距0.4 m,每塘留2株,種植密度4 100株/畝。四周設(shè)保護行,實收小區(qū)中間3行計產(chǎn)(面積12 m2)。為防止花粉直感造成的相互影響,每品種在邊行套袋自交20株(穗),套袋隔離直至采摘,以備食味品質(zhì)鑒定。
1.4.1 適時播種 6月15日播種。
1.4.2 施肥情況 基肥: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1 t、過磷酸鈣50 kg作底肥,過磷酸鈣開溝撒施,施后起壟打塘點播,農(nóng)家肥播種后作蓋塘肥。追肥:共追肥3次,6月28日畝施15∶15∶15黃腐殖酸鉀復(fù)合肥40 kg加尿素20 kg(每小區(qū)3 kg)作苗肥;7月17日畝施尿素32 kg(每小區(qū)1.5 kg)作拔節(jié)肥;7月31日畝施尿素15 kg(每小區(qū)0.42 kg)作穗肥。
1.4.3 灌溉情況 試驗地?zé)o灌溉條件,靠下雨滿足對水分的需求。因苗期干旱,為確保出苗整齊、保苗,分別于6月16日、6月27日用水車拉水澆水各1次。
1.4.4 田間管理情況 防蟲不防病,不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加強田間觀察,發(fā)現(xiàn)蟲害及時防治,整個生育期共防治蟲害5次。分別于6月26日、7月8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30日采用15%甲維茚蟲威粉劑2 000倍液、12%甲維蟲螨腈乳劑2 000倍液、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加2%多殺菌素1 500倍液、12%甲維蟲螨腈乳劑加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加10%吡蟲啉2 000倍液防治草地貪夜蛾、玉米螟、黏蟲、蚜蟲等害蟲。
間苗期:3葉1心至4葉1心期及時間苗,并用余苗補缺;6月28日第1次間苗,7月8日第2次間苗,7月8日按照去白苗、黃苗、蟲苗、病苗、弱苗、雜苗,留強苗、壯苗的原則間苗、補缺;5葉1心定苗,定苗期為7月17日。
1.4.5 適時收獲 8月23日至9月5日全部收獲完畢。根據(jù)各品種果穗采收期,嚴格按試驗方案要求單收每小區(qū)中間12 m2,測量記錄果穗性狀、鮮整穗產(chǎn)量、鮮籽粒產(chǎn)量。
參試品種千璽甜328、豐產(chǎn)26出苗至收獲天數(shù)最短,為64 d,其余品種都在67~77 d(表1)。
主要經(jīng)濟性狀見表1、表2。
表2 考種結(jié)果
株高:參試品種株高在146~242 cm,以德黃甜007最高,豐產(chǎn)26最矮。穗長:參試品種穗長為16.1~21.6 cm,以傣玉甜1號最長、千璽甜908最短。出籽率:參試品種出籽率為79.5%~87.0%,以雅玉116最高、大玉1645最低。鮮百粒重:參試品種百粒重為24~43 g,以景甜28最高、千璽甜328最低。
由表3可知,除豐采26外,其他所有參試品種對銹病都表現(xiàn)為高抗,病級都是1級;大斑病病級在1~9級,其中景甜28病級為1級,昭玉甜1號、德黃甜007病級為5級,傣玉甜1號及雙甜318(CK)病級為7級,其他品種病級為9級;小斑病病級在3~7級,其中景甜28病級為3級,傣玉甜1號、昭玉甜1號、德黃甜007、雙甜318(CK)等品種病級為5級,其他品種病級為7級;紋枯病病級在3~7級,其中景甜28病級為3級,其他品種病級為7級;灰斑病病級在1~3級,其中景甜28病級為1級,其他品種病級為3級。除此之外,所有參試品種沒有發(fā)生其他病害。
表 田間調(diào)查1
表3 抗逆性
由表4、表5可知,參試品種除景甜28、德黃甜007外,去苞葉鮮果穗重均比對照品種(雙甜318)降低,其中景甜28產(chǎn)量最高,畝產(chǎn)為824.5 kg,比CK增產(chǎn)93.4 kg,增幅12.8%,;其次是德黃甜007,畝產(chǎn)為787.8 kg,比CK增產(chǎn)56.7 kg,增幅7.8%;雙甜318(CK)畝產(chǎn)為731.1 kg。
表4 產(chǎn)量分析
表5 甜玉米組方差分析
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合畝產(chǎn)824.5 kg,比CK增產(chǎn)93.4 kg/畝,增幅12.8%,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1位;鮮粒重折合畝產(chǎn)527.8 kg,鮮粒重排名第2位,出籽率64%,比對照雙甜318出籽率75%稍低,多蘗、多穗特性一般。從出苗到采收71 d,與對照雙甜318相同。該參試品種出苗率高,成株整齊一致,葉片寬大,株型披散,株高216 cm,穗位高67 cm,苞葉覆蓋等級1級,空稈率1.7%,旗葉1.68 cm,穗長20.2 cm,穗粗5.2 cm,禿尖4.0 cm,穗行數(shù)12~14行,行粒數(shù)28.8粒,鮮百粒重44 g,去苞葉單鮮果穗粒重250 g,單穗鮮粒重160 g,果穗圓筒形,籽粒黃色、馬齒形,穗軸白色,籽粒深度0.86 cm,倒伏率44.4%,倒折率為0。銹病、灰斑病、大斑病均為1級,小斑病、紋枯病均為3級,有莖腐病、香蕉穗、玉米絲黑穗病現(xiàn)象偶發(fā),玉米螟危害率為8%。從綜合性狀表現(xiàn)來看,該參試種比CK去苞葉鮮果重高、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強,口感甜脆,不抗倒伏。
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合畝產(chǎn)787.8 kg,比CK增產(chǎn)56.7 kg,增幅7.8%,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2位;鮮粒重折合畝產(chǎn)488.9 kg,比CK減產(chǎn)59 kg/畝,鮮粒重排名第3位。從出苗到采收共77 d,比對照雙甜318晚熟6 d,分蘗、多穗特征特性不突出。該參試種出苗率高、長勢好,成株整齊一致,株型半緊湊,株高242 cm,穗位高91 cm,苞葉覆蓋等級為3級,空稈率4.4%,旗葉8.5 cm,穗長17.9 cm,穗粗5.0 cm,禿尖2.7 cm,穗行數(shù)14~18行,行粒數(shù)25粒,鮮百粒重43 g,出籽率62.2%,比對照雙甜318出籽率低75%。去苞葉單鮮果穗粒重224 g,單穗鮮粒重140 g,果穗圓筒形,籽粒黃色、馬齒形,穗軸白色,籽粒深度0.77 cm,倒伏率、倒折率均為0。銹病1級,大斑病、小斑病均為5級,紋枯病7級,灰斑病3級,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病害。綜合各性狀表現(xiàn)來看,該參試種比CK去苞葉鮮果重高,豐產(chǎn)性好,口感甜脆,抗逆性較強。
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合畝產(chǎn)731.1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3位;鮮粒重折合畝產(chǎn)548.9 kg,鮮粒重排名第1位。從出苗到采收71 d。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231 cm,穗位高88 cm,苞葉覆蓋等級1級,空稈率2.5%,旗葉0.57 cm,穗長18.3 cm,穗粗4.9 cm,禿尖3.3 cm,穗行數(shù)12~16行,行粒數(shù)27粒,鮮百粒重44 g,出籽率75%。去苞葉單鮮果穗粒重218 g,單穗鮮粒重168 g,果穗圓筒形,籽粒黃色、馬齒形,穗軸白色,籽粒深度1.03 cm,倒伏率、倒折率均為0。銹病1級,大斑病7級,小斑病、紋枯病均為5級,灰斑病3級,有莖腐病發(fā)生。該品種出苗至收獲長勢整齊一致、旺盛,分蘗、多穗特性不突出,去苞葉鮮果重高,鮮百粒重及鮮單穗粒重高,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較強,口感甜脆,綜合性狀較好。
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合畝產(chǎn)701.1 kg,比CK減產(chǎn)30 kg,減幅4.1%,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4位;鮮粒重折合畝產(chǎn)462.2 kg,鮮粒重排名第4位。出籽率66%,比對照雙甜318出籽率75%稍低,易分蘗,多蘗、多穗特性突出,從出苗到采收68 d,比對照雙甜318早熟3 d。該參試種出苗率高,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184 cm,穗位高67 cm,苞葉覆蓋等級1級,空稈率0.8%,旗葉12.95 cm,穗長20.1 cm,穗粗4.88 cm,禿尖0.5 cm,穗行數(shù)12~14行,行粒數(shù)27.7粒,鮮百粒重41 g,去苞葉單鮮果穗粒重217 g,單穗鮮粒重143 g,果穗長錐形,籽粒白色、馬齒形,穗軸白色,籽粒深度0.68 cm,倒伏倒折率均為0。銹病發(fā)生1級,大斑病、小斑病均為5級,紋枯病7級,灰斑病3級,有莖腐病,香蕉穗現(xiàn)象偶發(fā),玉米螟危害率16%。綜合來看,該參試種籽粒白色有特色,口感皮薄甜脆,食味口感佳,出苗至收獲長勢整齊一致,具一定抗逆性,會感染病害。
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640 kg,比CK減產(chǎn)91.1 kg,減幅12.5%,去苞葉鮮果重在參試品種中排名第5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415.6 kg,鮮粒重排名第5位。從出苗到采收67 d,比對照雙甜318早熟4 d。該參試種出苗率較差,苗期長勢稍弱,中后期長勢旺盛,成株較整齊,株型披散,株高172 cm,穗位高61 cm,苞葉覆蓋等級1級,空稈率1.7%,旗葉14.35 cm,穗長21.6 cm,穗粗4.9 cm,禿尖4.0 cm,穗行數(shù)14~16行,行粒數(shù)26.6粒,鮮百粒重44 g,出籽率64.9%,比對照雙甜318出籽率75%低。易分蘗,多蘗、多穗特性突出,去苞葉單鮮果穗粒重224 g,單穗鮮粒重146 g,果穗圓筒形,籽粒白色、馬齒形,穗軸白色,籽粒深度0.76 cm,倒伏、倒折率均為0。銹病1級,大斑病7級,小斑病5級,紋枯病7級,有莖腐病,玉米絲黑穗病現(xiàn)象偶發(fā),玉米螟危害率為18%。綜合來看,該參試種籽粒白色有特色,口感皮薄甜脆,食味口感佳,但出苗率較差、苗期長勢較弱,較易感病,需加強出苗期及苗期管理,確保出苗整齊一致。
其他參試種產(chǎn)量比對照減產(chǎn)較多,抗性較差,沒有可比性,不再分述。
試驗結(jié)果表明,11個參試品種中,景甜28、德黃甜007、昭玉甜1號、傣玉甜1號4個品種的農(nóng)藝性狀、抗逆性、適應(yīng)性、豐產(chǎn)性、食味品質(zhì)等綜合性狀在參試品種中表現(xiàn)較好。建議可在麗江地區(qū)進行小面積展示和示范,待品種審定通過后再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