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靜
[摘要] VB程序設計注重過程理解,在學習VB程序設計時應當為學生提供這樣的“腳手架”——實驗報告單,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新內容,并內化為自己的新經(jīng)驗,構建出VB程序設計的高效課堂。本文從高效課堂的輕負擔、低時耗、高效益、高質量四個特點出發(fā),呈現(xiàn)用實驗報告單構建VB高效課堂的教學思考。
[關鍵詞] 實驗報告單;VB程序設計;高效課堂;建構主義
VB程序設計是蘇教版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它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及科學的思維方式上,具有其他學習內容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教學中仍然采用之前學習工具軟件的方式方法來指導學生學習VB程序設計,顯然是不合適的。VB程序設計更像樓房竣工前的設計和施工,我們需要為學生提供“腳手架”,通過它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新經(jīng)驗。這也正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意義學習發(fā)生在真實的學習任務之中,課程活動主要依賴直接的資料來源和可操作的資料。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我校對各學科提出高效課堂的要求。基于輕負擔、低耗時、高效益、高質量這些高效課堂的四個特點,我們認為實驗報告單可以作為構建VB程序設計高效課堂的“腳手架”,以達到減負的效果。在此,探討實驗報告單在構建高效課堂上的價值。
一、輕負擔
所謂“輕負擔”是指在高效課堂中學生的負擔要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輕負擔能讓他們更愿意面對學習任務,更有興趣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充分地了解學生,設計行而有效的教學過程,才能讓學生感到負擔輕。利用實驗報告單能夠向學生充分展示VB程序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和目標有整體的概念,并且通過實驗報告單中的預習和復習環(huán)節(jié)避免機械灌輸和炒冷飯,讓學生利用這個“腳手架”順利攀爬到這節(jié)課上需要達成的目標。
例如,在第四次VB程序設計的教學中,學生閱讀了實驗報告單的實驗目的,了解到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就對本節(jié)課學習有了大致的認識。實驗目的一共有七條,初看似乎挺多,但因為前面的三次課中學生已經(jīng)在教師的引導下使用過實驗報告單,知道教師對實驗目的設計是逐步提升的,就如同蓋樓的腳手架看上去高,但攀爬并不十分困難。如此,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閱讀實驗目的,不僅是學習這節(jié)課的開始,也逐漸將責任轉移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活動。這是建構主義課堂區(qū)別傳統(tǒng)課堂的形式之一。
接下來,學生通過預習準備,先對前面學過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復習,然后自己動手操作,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而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正是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一個重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才是思考者。而教師作為組織者,只需要和學生保持互動,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高度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再通過不斷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就能有效地避免“炒冷飯和機械灌輸”。
二、低耗時
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低耗時,我們認為有兩點值得思考。第一是教學要適用于學生的大腦;第二是注意教學中前后知識的銜接運用。
首先,教學要適用于學生的大腦是指教學活動應該尊重學習者大腦的活動規(guī)律,這樣就不會因為大腦疲憊而形成“對抗腦”。高效課堂的學習環(huán)境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生感受到有意義的學習才是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的源泉。當學生的大腦感受到快樂,學習效率才會明顯提高,消耗的時間則減少。
其次,注意教學中前后知識的銜接就是幫助學習者對新舊知識進行反復的、雙向的建構。教師在設計教學中,應該考慮從整體到部分,從復雜到簡單,將大任務分成小任務,開展項目教學。項目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完成小任務,實現(xiàn)大目標,且不斷地將新舊知識重復建構,最終學會靈活運用。項目教學通常選擇真實的、復雜的、完整的課題內容,并在過程中不斷以問題驅動。學習者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根據(jù)教師搭建的“腳手架”主動學習或協(xié)作學習,能夠讓學生深入探索問題,這樣的學習效率高,耗時也更少。
例如,在實驗報告單的第五至八次學習內容中,采用項目教學的方式,設計上是從總到分,學習上是從分到總,四次課讓學生完成“超市收銀軟件”1.0~4.0的升級。超市購物是每個學生都有過的體驗,選擇升級“超市收銀軟件”這個項目課題,對學生來說是真實的情境。而每次課都會涉及運用舊知識,也會學習運用新知識,形成了新舊知識不斷重復構建。學生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不斷探究、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大腦受到不斷挑戰(zhàn)和刺激,在問題解決中體驗到有意義的學習。
三、高效益
效益一詞包含效果和收益。高效課堂不僅要有高效率,還要有高效益,這就是考查教學的效果對學生來說收獲如何。初中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可以通過考試或測試來直觀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和發(fā)現(xiàn)學習收益。VB程序設計的學習更不同于信息技術學科其他學習內容,它注重考查學生的科學思維。VB程序設計課堂的高收益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生的觀察與評價中和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中。
仍以實驗報告單的第八次學習為例,這是項目教學內容的最后一次課,實驗內容(活動內容)是給出兩個超市雙十一活動的促銷方案。這兩個超市促銷方案都是三條,而且各有門道,很難一眼看出哪家的促銷力度更大。因此,讓學生先從促銷方案上進行主觀判斷,認為哪個超市促銷力度大,就加入哪個超市。加入后,再要求學生作為設計師通過VB程序設計幫助超市按促銷方案升級收銀軟件,最后進行PK,分析哪種促銷方案更有利于消費者。
這次實驗內容是將學生進行自然分組,根據(jù)他們對方案的認可分成兩組。分組后,學生可以發(fā)揮自主性和合作性完成軟件升級,這個學習的過程就是考查學生的設計思維。教師通過觀察學習狀態(tài)中的學生,以及學生展示的成果,評價學生的學習效益。同時,在每一次的實驗報告單里,請學生對自己在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反思。這樣及時的評價和反思也能夠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反思這種內省的行為,使得學生總是用內心的體驗與創(chuàng)造來學習,真正學有所獲。
四、高質量
學習目標是教學的靈魂,實驗報告單既囊括VB程序設計學習目標的全部,又通過一次次課堂實驗將學習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可操作的、可評價的學習目標。每次課中實驗報告單均包含評價與反思,這樣是為了讓學生及時對學習情況進行內省,認真省視自己在本次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每次的評價與反思都和本次學習目標的主題相對應,而且促進教與學都按照有效的目標導引方向進行,教師也能有根據(jù)地指導學生。
學習活動是實驗報告單中的主體部分,它和學習目標、評價與反思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實驗報告單中設計學習活動的根據(jù)是學習目標,學習活動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自我評價與反思,判斷學習目標的落實情況。
學習目標是靈魂,評價與反思是判斷學習目標是否落實的手段,學習活動是落實學習目標的載體。三者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中“高質量”的保證。實驗報告單將三者結合,在每一次的課程中引導學生達成目標。
學而有法,貴在得法。我們通過使用實驗報告單,為學生學習VB程序設計提供了“腳手架”,構建VB程序設計的高效課堂,為信息技術學習提供了一個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