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瑩
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在心理發(fā)育、人格塑造和社會適應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需要學校進行積極、有效的教育。文章針對家校合作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以及家校合作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策略方面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
家校合作是指家長和學校之間的一種教育方式,通過雙方相互溝通,共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這種模式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首先,有助于在學生進入校園之后進行思想引導、學習指導和自我調控;其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和意志力;最后;有助于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與協(xié)調成長。因此,通過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家校合作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首先,家校合作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家庭和社會關系中存在著家長包辦、溺愛孩子的現(xiàn)象,這些問題在學校里尤為突出。而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容易形成自卑傾向和叛逆思想,不利于學生良好性格習慣的培養(yǎng)。
其次,家校合作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通過與家長的密切合作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當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時,家長和教師能夠及時引導和幫助來解決困難或緩解壓力。
再次,家庭關系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在學校中有很多學生出現(xiàn)叛逆心理問題,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那么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最后,家校合作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可以讓他們學會相互幫助、相互體諒等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還能促進其人格健康發(fā)展、提升社會適應能力等一系列方面都非常有益且值得學習借鑒,對于學生未來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二、家校合作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應該加強與家長之間溝通交流工作機制建設,以及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平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過開展家庭教育、社區(qū)服務及社會參與性組織等形式促進師生關系互動發(fā)展。學校層面: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在心理健康輔導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中來,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家長層面:在開展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積極配合教師進行相關工作的安排;通過與家長建立溝通平臺,使其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且具有吸引力的活動形式和機會等。社會參與層面:社會參與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而學校層面也需要積極開展相關活動,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家校合作,使其在家庭和校園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2. 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能夠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和諧、平等的關系中,學生才會對家校合作產生積極的認同感。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家長講座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父母對于自己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上存在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活動、家庭會議和學校文化墻等,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教育作用,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觀念,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發(fā)展空間。
3. 發(fā)揮學校在家庭中的參與作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教師則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紐帶。第一,家校聯(lián)系需要通過教師來進行溝通和協(xié)調;第二,家校合作能夠有效促進雙方的共同成長,提高教學質量;第三,家長參與到學校活動中,在提高自身素質水平的同時,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健康發(fā)展、身心愉悅,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三、家校合作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注重家校合作的育人理念
在開展家校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要先樹立起育人的理念。學校領導和家長都應該意識到,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校是一個教書育人、管理課程等工作任務的場所,家庭也應當承擔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和氛圍提供基礎保障,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對家校合作產生的負面影響或破壞,都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因此,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樹立起“愛學生”“尊重知識”的教育觀念。
2. 科學設置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在開展學校教育教學時,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方面的教學,在課程設置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重視課內學習。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一起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組織校園演講比賽、故事比賽等多種活動,豐富他們的課堂內容。同時,還可以開展“家校合作”項目,加深學生對學校教育教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認同感。(2)重視課外實踐。小學生處于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他們認識世界,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要注重利用好校內外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設置豐富多彩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內容,這些也為開展校本課程提供了大量真實有效的素材資源。(3)重視拓展訓練。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可以多組織一些戶外游戲,如“我家和你們一起”“請你來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等活動。這些拓展訓練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和全面成長,讓他們更加熱愛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同時,也能讓他們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對今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3. 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課堂行為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主要是教師引導、鼓勵和幫助。但是,由于小學生思維能力還沒完全成熟,教師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給予正確教育。首先,在上課時可以適當設置一些趣味性強、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話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程度的引導。最后,教師還要及時了解每名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情況進行有效輔導。例如,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說話或者愛吵鬧。這時就需要教師正確掌握課堂節(jié)奏、合理安排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通過以上相關分析,可以看出家校合作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在家庭中,家長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交流,關心他們生活學習和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時刻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挫折,并及時給予幫助或者鼓勵;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和水平;教師可以通過舉辦活動來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抗壓能力等。
參考文獻:
[1]劉琦斌.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3).
[2]劉靜. 關于家校合作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討[J]. 中華少年,2019(18).
[3]周蓉.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 心理月刊,2019(21).
[4]張萍. 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 新課程(中),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