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適配體技術作為成熟的檢測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檢測流程的簡潔性。近年來,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檢測機構基于食品檢測的要求,嘗試將核酸適配體技術融入到食品重金屬的檢測中,旨在通過技術資源的整合,實現食品重金屬種類以及含量的科學測定,為食品安全風險的防范提供技術支撐。
一、核酸適配體技術檢測原理
對傳統金屬檢測方法以及核酸適配體檢測技術原理進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技術人員在思維層面形成正確的觀念認知,準確把握核酸適配體檢測技術的應用要點,為后續(xù)適配體技術的應用提供指向性引導。
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對于食品重金屬的檢測主要采取吸收光譜法、原子熒光光度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檢測方法,這些檢測方法技術體系成熟、靈敏度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重金屬的有效測定。但是這些檢測技術也存在局限性,比如有的所需的儀器設備價格較高,樣品處理難度較大,無法開展持續(xù)性、快速化、低成本化的檢測,于是更加先進、便捷的核酸適配體技術便應運而生。
核酸適配體技術作為新型分子識別技術,通過核酸適配體的高親和性與高特異性,依托抗原抗體的相互作用機理,對樣品內重金屬的種類、含量等進行測定。具體來看,核酸適配體檢測技術借助SELEX技術,可以實現特定靶分子中寡聚核苷酸片段的合成、篩選與識別,并且具備親和力高、靈敏度好、檢測周期短、靶分子范圍廣等優(yōu)勢。這些技術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重金屬檢測技術的不足與缺陷,確保汞、砷等重金屬離子的科學識別。
現階段,核酸適配體檢測技術日益成熟,已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臨床診斷、醫(yī)學研究以及快速檢疫等諸多領域。
二、核酸適配體技術
在食品重金屬檢測中的應用
在食品重金屬檢測中應用核酸適配體技術時,要求檢測人員在掌握相關技術原理的基礎上,以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為引導,著眼于食品重金屬的主要類別,采取合理舉措,優(yōu)化核酸適配體技術應用流程,確保重金屬檢測活動的順利開展。
1.核酸適配體技術在食物中Hg2+檢測中的應用。Hg2+作為一種重金屬離子,其進入人體后往往難以被人體快速排出,長期在體內積累將會對人體的心肺功能產生破壞作用。隨著核酸適配體技術的逐步成熟,技術人員通過SELEX技術模式,全面掌握Hg2+的特異性、親和性,確定與Hg2+匹配度較高的核酸。為保證核酸適配體在食物Hg2+檢測中的應用成效,研發(fā)人員可以通過構建Hg2+傳感器結構(這種傳感器結構基于Hg2+的狀態(tài),可以細致掌握相關顏色變化以及聚變狀態(tài)),從而增強Hg2+的檢測效果。從過往經驗來看,當Hg2+的濃度范圍處于0.5umol/L-55umol/L的范圍內時,可以實現350nmol/L檢出限度的Hg2+測定,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為保證實際的使用效果,檢測人員在實際的檢測環(huán)節(jié)需要結合食品的類別,認真做好Hg2+傳感器的制作,以保證傳感器可以快速測定Hg2+的濃度以及含量。在測定環(huán)節(jié),檢測人員應當做好檢測過程中相關形狀的總結、梳理,通過對檢測過程中Hg2+聚集狀態(tài)以及顏色的變化情況,排除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提高食品中Hg2+的檢測準確性。
2.核酸適配體技術在食物中Ag3+檢測中的應用。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探索,相關研究團隊根據Ag3+的特性,完成了核酸適配體的篩選工作。例如美國的凱米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出一種核酸適配體,通過構型轉換形成特定的二級結構,對食品樣品中的Ag3+進行綁定,通過這種內在的技術性練習,檢測人員可以通過核酸適配體親和柱的方式呈現重金屬檢測的結果。基于這種技術的檢驗效果經驗,檢測人員在對食物中的Ag3+測定過程中,可以借助現有的核酸適配體,對測定過程中相關檢測設備、檢測流程作出調整,強化測定結果的精準性。例如檢測人員通過等離子共振技術,對核酸適配體檢測后的Ag3+開展定量分析,在論證Ag3+核酸適配體親和度的同時,確定Ag3+的濃度范圍。從整體使用結果來看,整個測定流程較為簡潔,便于檢測操作,充分滿足了現階段食品檢測過程中Ag3+含量測定的基本要求,為后續(xù)食品安全管理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核酸適配體技術在食物中Pb2+檢測中的應用。在食品中Pb2+檢測中應用核酸適配體技術時,檢測人員需要總結已有的技術成果,合理選用比色法、熒光法、電化學法以及共振射光譜法等技術手段,結合Pb2+的特性和食品重金屬元素檢測工作的基本要求,設計出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生物傳感器。確立傳感器后,檢測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Pb2+的有效測定。在測定過程中,基于檢測可控性的考量,檢測人員還需要建立比色卡,通過被檢測物質顏色的變化,快速判定Pb2+的濃度。從過往經驗來看,這種測定方式可以在20分鐘內完成相關檢測工作,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可操作性,充分滿足食物中Pb2+檢測的要求。為保證實際的應用效果,檢測人員需要結合實際,認真做好檢測參數的調整等方面的工作。
總之,核酸適配體技術在食品重金屬檢測中的合理化運用,可以較好地彌補傳統重金屬檢測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實現檢測結果準確性、檢測過程可控性的全面兼顧。
作者簡介:莫永福(1984-),男,漢族,廣西欽州人,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食品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