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花
寫作一直是初中生學習語文的難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因為作文成績直接決定著語文成績,而且寫作能力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習新課改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本文基于當前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對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進行了簡單探討,供同仁參考。
我國經(jīng)濟、科技、文化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教育的不斷改革和進步,近幾年,在新課程改革大浪潮的席卷下,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涌進課堂,為當前的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徹底扭轉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死氣沉沉的教學狀態(tài),使學校教育更加欣欣向榮,迸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分層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主張尊重學生的成長差異,高度契合新課改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發(fā)展觀,真正實現(xiàn)了因材施教。將分層教學應用到初中作文教學中,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挑戰(zhàn),也是對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引導能力的考驗。初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如何?如何更好進行分層教學?本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簡單解答。
一、初中作文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地實施,當下大部分學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已深入學習、研究以及理解了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逐漸將理論知識落實到教學實踐,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課堂效果和教學成績。如今,分層教學模式早已進入課堂教學,為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老”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成為教師越來越關注的教學方法。
相比于小學作文來說,初中作文不僅在字數(shù)上有所增加,在寫作形式、篇幅結構、情感表達方面也做了嚴格規(guī)定。小學作文以記事為主,而到了初中,學生就開始寫議論文、說明文、散文等各種體裁和類型的作文。作文模式的改變以及體裁類型的增加都加大了初中作文的寫作難度以及教師的指導難度。因此,學生進入初中后,會出現(xiàn)作文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語文綜合能力強、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理解力強的學生能很快適應初中寫作教學,對作文有著很強的領悟力;而那些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小學時作文水平很差的學生,面對初中作文則是一片茫然,不知從何處下筆,甚至對作文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很多教師針對學生寫作水平不平衡的現(xiàn)狀,將分層教學引入作文教學中,根據(jù)學生不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但一部分教師對分層教學有著錯誤的認識,并沒有深刻理解分層教學的含義,沒有掌握分層教學的精髓,只是按照固定流程開展作文教學,教學過于模式化。教師稀里糊涂,學生也不知所以然,導致作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策略
1.確定分層目標
對學生分層,主要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習能力、表達能力、考試成績等進行分層。因此在分層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個人情況,將學生分成較差、優(yōu)良、優(yōu)秀三個層次,然后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
例如,在開展“學會記事”的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的寫作任務。教師根據(jù)閱讀范例講解記敘文寫作技巧,然后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對于“較差”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發(fā)散思維,搜集生活中發(fā)生的有趣或新鮮的事,并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時間、人物記錄下來,深化他們對記敘文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對于“優(yōu)良”層次的學生,教師主要讓他們樹立語言和措辭方面的目標,練習使用形容詞,掌握長短句的運用,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對于“優(yōu)秀”層次的學生,主要是讓他們訓練運用各種寫作技巧,比如借景抒情、倒敘、插敘、細節(jié)描寫、烘托映襯……從而提高文章的可讀性,讓人眼前一亮。
2.進行分層教學
明確教學目標后就要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在教學中,受實際教學內容的限制,對學生進行單獨分層授課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實現(xiàn)分層授課,最大化落實分層教學的任務,成了教育工作者要攻克的難題。在分層作文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后,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他們分組討論。
比如,教學“學寫書信”時,課堂伊始,教師展示《一封家書》,給學生講解書信的基本結構:稱呼、問候語、正文、祝福語以及署名和日期等,并布置寫作任務:以“給? ?的一封信”為題寫作,表達對長輩、朋友或偶像的感謝。對“較差”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掌握書信的寫作格式,保證格式正確,內容流暢即可;對“優(yōu)良”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豐富寫作內容,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對于“優(yōu)秀”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深化書信主題,關注精神內涵的表達。具體教學時,教師先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和講解,掃清學生寫作之路上的障礙;然后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寫作任務分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巡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單獨指導,從而實現(xiàn)分層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3.建立分層評價
評價是新型教學模式必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上課情況、學習狀態(tài)以及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的反饋。真實有效的教學評價有助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學習狀態(tài)進行分層評價,對于“較差”層次的學生,要多發(fā)現(xiàn)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看到他們的進步,鼓勵他們下次有更好的表現(xiàn);對于“優(yōu)秀”層次的學生要簡潔、有針對性地說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進建議;對于“優(yōu)良”層次的學生,鼓勵他們互評,從而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寫作能力。
綜上,將分層教學法引入初中作文教學中,對于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需要深入鉆研分層教學法,并科學地運用到作文教學中,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分層教學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