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河
(三明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口腔科,福建 三明 365001)
長期性缺牙是指牙齒因各種因素缺失而長期未修復所致的缺牙。原因包括先天性缺牙及牙體牙髓病、牙周病及外傷等所致的缺牙。長期性缺牙易引起鄰牙移位、扭轉、傾斜、對頜牙伸長等不利口腔修復情況,并影響患者的牙齒功能及外觀形象[1]。口腔修復治療的開展,則是為了調整牙齒形態(tài),恢復牙列完整度及牙齒功能。為了提升長期性缺牙患者的口腔修復治療效果,應用修復聯(lián)合正畸治療方法,改善牙齒功能,提高其美觀度[2]。本研究通過對94例長期性缺牙患者臨床治療情況的觀察,探討正畸與口腔修復治療在其中的聯(lián)合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4例長期性缺牙患者,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納入標準:①因多種原因導致牙齒缺失,持續(xù)時間至少達到6個月,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面容變化、胃腸受累、余牙遭殃、發(fā)音不清、顳下頜關節(jié)損傷等癥狀的患者。②對現(xiàn)代牙科醫(yī)學具備一定的了解,能夠全程積極配合治療的患者。③知悉本研究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因受到擊打、交通事故等原因導致牙齒傷損,在極短時間內便得到牙齒修補治療的患者。②患有嚴重口腔潰瘍等疾病,導致無法接受牙齒修補等治療的患者。③患有精神障礙類疾病,或因其他原因無法與醫(yī)師正常交流的患者。觀察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1∶26,年齡為19~49歲,平均年齡(29.12±4.18)歲。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3∶24,年齡為21~52歲,平均年齡(32.84±4.37)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口腔修復治療。根據(jù)口內情況及X線片檢查結果,按需對基牙完成牙體牙髓、牙周治療等修復前期準備工作后再行牙體預備,取模、外加工,最后烤瓷牙試戴、調合、黏結等完成牙列修復。觀察組患者則接受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治療。在正畸治療前,了解患者的口腔情況,結合模型、X線檢查結果,明確矯治目標及矯治方案;告知患者矯治目標及后期修復預后,簽知情同意書并行正畸前期準備工作,粘托槽、定期復診,達預定目標后行口腔修復治療(具體操作同對照組)。余牙按具體情況給予相應保持固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產(chǎn)生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納入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針對計量資料行t檢驗,所有結果均以()的形式予以呈現(xiàn);針對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相關結果以[n(%)]的形式呈現(xiàn);當P<0.05時,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5.74%)高于對照組患者(72.34%),治療的滿意度(93.62%)高于對照組(70.21%),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滿意度對比[n(%)]
2.2 兩組患者的恢復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美觀功能評分、咀嚼功能評分以及SF-36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恢復效果評價(分,)
表2 兩組患者的恢復效果評價(分,)
長期性缺牙患者由于缺牙間隙大,時間長,缺少鄰牙的支持和制約,往往會形成移位、扭轉,傾斜、對頜牙伸長等因素導致牙齒正畸修復比較困難[5]。同時長期性的牙齒缺失,會導致咀嚼功能的下降,影響正常的發(fā)音和其外觀形象,增加其心理負擔,并會給日常人際交往帶來很大的困擾[6]。在長期性缺牙的臨床治療中,實施口腔修復治療,改善牙齒功能,美化其外觀[7]。但是口腔修復治療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長期處于牙齒缺失的狀態(tài),會出現(xiàn)鄰牙移位、傾斜、扭轉、對頜牙伸長、牙間隙縮小等不利于修復情況的發(fā)生[8]?!叭毖啦谎a”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①面容蒼老。一旦牙齒缺損甚至完全斷裂后,患者面部的變化非常大,特別是前牙,會使患者“看起來缺少活力,顯得衰老很多”。如果缺失牙齒數(shù)量較多,則面頰會因失去支持而向內凹陷,造成嘴唇豐滿度下降、面部皺褶增多等情況。②胃腸受累。牙齒缺失之后,患者對食物的咀嚼能力會下降,大量未經(jīng)充分研磨、搗碎的食物進入胃腸后,會大幅度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長此以往,患者的胃腸功能會下降,機體因無法充分吸收營養(yǎng),也會出現(xiàn)體力不足、低血糖等癥狀。③余牙遭殃。缺少牙齒后,相鄰健康牙齒會在一側或兩側缺少“支撐”和約束,如果長時間沒有修復,則會造成余牙向缺牙一側傾斜,導致對頜牙齒伸長等,增加了齲齒病、牙周病的發(fā)生率,會進一步加重對余牙的損害,并增大了修補的難度。④發(fā)音不清?;颊呷毖乐?,會出現(xiàn)“說話漏風”的情況,導致發(fā)音不清,增大了與他人交流的難度。此外,患者張嘴之后,他人會清晰看到其“缺牙”的情況,有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進而誘發(fā)心理疾病。為了避免出現(xiàn)上述情況,需及時對個別基牙行牙體牙髓、牙周治療后根據(jù)具體情況行樁核冠修復或直接進行口腔修復。正畸治療的有效開展,能夠為口腔修復治療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條件[9]。根據(jù)患者的牙模型、X線光,口內情況設計治療方案,經(jīng)過正畸治療,調整患者的上下頜位置,矯正發(fā)生移位、扭轉、傾斜的牙齒,使牙齒與鄰牙、對頜牙相互協(xié)調,進而擴大修復范圍,保留更多牙體組織,改善修復條件及預后[10]。此外,由于正畸治療強調“個性化”,即根據(jù)患者牙床結構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針對性極強的正畸治療方案,與口腔修復相結合,能夠大幅度提高治療成效。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與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較單純通過口腔修復治療相比,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的治療效果更好。形成上述差異的原因為:單純口腔修復常需對基牙行牙體牙髓治療,樁核修復以便獲得正常的義齒就位道,這對材料、基牙牙周狀況、術者操作水平均要求較高,一旦出現(xiàn)脫落,患者的修復效果極易受到影響。相比之下,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模式不僅保留了口腔修復的優(yōu)勢,還引入了正畸治療這一新型技術,該技術對患者基牙進行矯正,使其位于正常位置,從而在取得義齒就位時,避免了對牙體組織的過度破壞,從而使義齒遠期效果和患者滿意度顯著提升。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的美觀功能評分、咀嚼功能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的治療恢復效果更好,進而凸顯了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在長期性缺牙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操作對長期性缺牙患者的基牙損傷較小,盡可能保留了牙髓組織,經(jīng)該技術治療后,其保護性優(yōu)勢可促使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復至接近口腔問題形成前狀態(tài)[11-12]。
綜上所述,正畸聯(lián)合口腔修復治療長期性缺牙,能更有效改善牙列外觀形態(tài)、牙齒功能,減少長期性缺牙對于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