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高等教育是否會推遲城鄉(xiāng)女性婚姻

        2021-08-13 19:22:28許默焓宋陽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婚姻

        許默焓 宋陽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推廣與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剩男剩女”問題逐漸凸顯?;凇爸袊鐣C合狀況調查(CSS)”2019年數(shù)據(jù),運用傾向得分匹配回歸模型,從個體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兩個角度實證檢驗高等教育對婚姻的影響。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接受高等教育會顯著推遲城鄉(xiāng)高學歷女性群體的婚姻時間,但并未降低該群體的結婚意愿,接受高等教育只是延遲婚姻,而不是不婚?;谝陨辖Y論,我國國內社會應努力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婚戀輿論環(huán)境,政府應采取積極措施降低受高等教育群體步入婚姻的經濟成本,延緩婚姻推遲的趨勢。

        關鍵詞:高等教育;城鄉(xiāng)女性;婚姻

        中圖分類號:C913.1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18-0155-07

        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性別平等意識不斷增強,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數(shù)量得到了快速提升。初婚初育的年齡大幅推遲。2017年婚姻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男性初婚平均年齡為32.2歲,女性初婚平均年齡為29.9歲。此外,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初婚年齡為25.7歲,平均初育年齡,為26.8歲(搜狐網),與1990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推遲。在“二胎”政策施行后,我國人口發(fā)展的內生動力從政策因素轉變?yōu)榻洕鐣蛩?,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初婚年齡和平均初育年齡的推遲?;橐鲎鳛閭€體組建家庭延續(xù)后代的重要起點,初婚年齡的推遲會對我國的人口數(shù)量和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1]。但目前尚未有研究以比較的視角,對城鄉(xiāng)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群體進行研究,在原本的“一孩”政策下,這一年齡序列的群體其成長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家庭前所未有的資源投入,但同時也見證了社會貧富的兩極分化,及至步入婚齡,在“隨夫居”的文化背景下,留在城市的高學歷畢業(yè)生對住房形成了剛性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遲了個體婚姻的時間,并對婚姻的穩(wěn)定性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2]。

        從現(xiàn)有文獻看,接受高等教育確實提高了女性的人力資源稟賦,但似乎并未提高女性在婚姻市場上的比較優(yōu)勢,反而增加了她們的搜尋配偶的難度。一方面,接受高等教育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遲結婚時間,從而使其錯過最佳婚育期,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被推遲的時間越久,初婚年齡也就越晚[3]。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是男女雙方擇偶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男性“向下”兼容的能力更強,而女性更傾向于尋找“強”于自己的結婚對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高學歷女性在婚姻市場中的選擇。作為優(yōu)秀女性的代表之一,高學歷女性的婚姻一直都是社會輿論關注的重點,高學歷女性的婚配問題引發(fā)了廣泛的社會討論。

        目前,高等教育影響婚姻的機制的一個共識為:女性獲得高等學歷特別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后,使得能與之“般配”的男性變得更少。婚姻市場中,如果把女性視為供給方,男性視為需求方,高等教育的擴招使得供給曲線右移和需求曲線左移,會直接導致“市場價格”下降。如果高學歷女性在搜尋“合適丈夫”時有一個“(丈夫)保留工資”,且不愿降低標準,仍然維持傳統(tǒng)婚姻匹配模式,則搜尋失敗的概率會較之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增大[4]。

        結合我國當前實際與文化傳統(tǒng)背景,有學者認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傾向于選擇受教育程度與自己一致或高于自己的男性作為配偶。然而,受限于高學歷男性的數(shù)量,她們的擇偶范圍會略小于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與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相比,受高學歷女性獲得經濟獨立的比例更高,且擁有相對優(yōu)渥的條件,因而有更高的幾率繼續(xù)搜尋婚配對象直到找到符合自己標準的“如意郎君”。本文具體假設H0如下:在傳統(tǒng)婚戀觀念的背景下,高學歷女性有更大的可能性選擇受教育程度與自己類似或高于自己的配偶,故而增加搜尋配偶的難度,從而推遲婚姻。

        一、相關研究

        擇偶作為成婚過程之一,其結婚時間、結婚率總能率先反映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5]。但目前尚未有研究以城鄉(xiāng)群體比較的視角對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進行對比研究,高校擴招政策于 1999年施行,此后逐年擴招使得大學生數(shù)量劇增。受擴招影響的群體在成長過程中享受到了父母前所未有的投入,同時也見證了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所享受到的資源并不均等。因此,該群體的婚戀觀念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6]。當?shù)竭_適婚年齡時,在“嫁高娶低”的文化背景下,以及快速增長的房價,使得婚姻的不穩(wěn)定性在增強,離婚率持續(xù)上升[7]。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中流砥柱,高學歷群體的婚姻是怎樣的?是否會因為接受高等教育而推遲甚至是不結婚?

        高等教育對婚姻的影響在學術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些學者認為,高等教育帶來的結婚年齡的推遲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降低了人們結婚的可能性[4];朱州和趙國昌(2019)從性別認同的角度分析,認為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技能互補現(xiàn)象,具體來說為男性在工作中有相對優(yōu)勢,而女性則在持家上有更大的相對優(yōu)勢[8]。但高學歷女性在家務勞動方面具有相對劣勢,在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下,高學歷女性有更大的可能性打破傳統(tǒng)的性別認同觀念,她們認為個體從婚姻中獲得的收益相對較小,從而接受高等教育會使得高學歷女性的結婚率下降。但與上述研究結論持不同意見的是奉行奧芬海默的“婚姻職業(yè)進入”理論的學者,該理論強調了經濟因素對女性進入婚姻的重要性,高學歷的女性擁有相對獨立的經濟,女性的婚姻選擇的標準不再是傳統(tǒng)的個人相貌和家庭社會背景,而是被個人未來的經濟社會地位和職業(yè)前景所取代[8]。在該理論框架下,一些學者認為接受高等教育所帶來的經濟優(yōu)勢將會提高高學歷人群進入婚姻的概率[9~10],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外部經濟壓力的上升,這種促進效應更加顯著[11]。最后,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我國作為普婚國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口序列更多的是選擇推遲結婚而非不婚,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中國女性自身的人力資本稟賦,這種人力資源稟賦可以提高女性的信心,使其更加耐心地尋找合適恰當?shù)幕橐鰧ο螅?0歲之前仍會較為普遍地進入婚姻[12]。

        綜上所述,學術界關于高等教育對個體婚姻時間的影響尚未取得一致意見。接受高等教育是否會推遲城鄉(xiāng)女性婚姻時間?本文接下來的部分將著重探討個體接受高等教育對婚姻時間的影響。

        二、數(shù)據(jù)與測量

        1.數(shù)據(jù)來源。本文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于2005年發(fā)起的一項全國范圍內的大型連續(xù)性抽樣調查項目“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hinese Social Survey)。該調查采用入戶訪問的方式,且每兩年進行一次,調查區(qū)域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該數(shù)據(jù)包含了全國各省樣本家庭的多種信息,其中具體包含了個人基礎信息、勞動與就業(yè)、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等內容,是一項全國性、大規(guī)模的社會跟蹤調查項目。根據(jù)本文的研究目的,我們選取了2019年調查數(shù)據(jù),并且根據(jù)我國法定結婚年齡,本文首先剔除了年齡在20歲以下樣本,同時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年齡在40歲以上樣本的結婚率基本保持固定,沒有大幅變動,絕大多數(shù)樣本的初婚年齡在40歲之前便可以完全觀察到,因而剔除了年齡在40歲以上的樣本。接下來還刪除了學歷、初婚等重要變量缺失或者異常值。經篩選,符合本研究的樣本總量為2 933人。

        2.因變量。本研究以高學歷群體的婚配時間為研究對象,故而包含夫妻兩者,但本研究特別關注城鄉(xiāng)女性的婚姻時間,因此本研究以城鄉(xiāng)女性樣本為研究主體,同時,將城鄉(xiāng)男性的結果作為城鄉(xiāng)女性結果的對比。本文試圖探討的是高等教育是否會影響樣本的結婚時間,如果影響,則對男性與女性、城市與農村的差異是怎樣的。特別的,由于再婚的情況相對比較復雜,并且不在本研究的范圍內,因此本研究刪除再婚樣本,將初婚樣本作為研究對象的主體。

        3.自變量。為檢驗研究假設,并保證估計的一致性,本文主要選取客觀層面的數(shù)據(jù),因此自變量由性別、年齡、民族等因素構成,處理變量是由教育等方面決定的,結局變量為婚姻變量。此外,本文還將各省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為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地區(qū),并且引入地區(qū)變量作為控制變量,下頁表1是模型因變量和自變量賦值情況。

        可以看出,因變量、性別、民族、戶口以及受教育程度變量均為0和1變量,年齡為連續(xù)變量。在接下來的部分中,將對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性分析。

        三、描述分析

        數(shù)據(jù)描述性分析結果如下頁表2所示。表2分別給出了年齡在22~40歲間分性別分城鄉(xiāng)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梢钥吹剑擎?zhèn)女性樣本共512人,其中平均年齡為31.97,結婚率為73.24%,其中漢族的比例為92.97%,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66.8%。農村女性樣本容量為372,其中結婚率為87.79%,平均年齡為31.85,漢族占比為92.47%,受高等教育比例為20.66%。對于城鎮(zhèn)男性來說,樣本容量為1 278,平均年齡在31.9歲,結婚率為89.59%,受高等教育比例為69.62%。對于農村男性,其平均年齡為31.56,結婚率為64.57%。漢族占比為89.82%,受高等教育比例為26.27%。不難看出,城鎮(zhèn)地區(qū)的受高等教育比例要高于農村地區(qū),但從結婚率的角度來看,城鎮(zhèn)地區(qū)的結婚率要低于農村地區(qū)。但我們不能就此認定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越高的地方,其結婚率越低。

        四、模型假設

        由于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是自我選擇的,存在內生性問題,并且在數(shù)據(jù)中個體的婚姻狀況與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是一個既定事實,我們顯然無法讓一個個體“時光倒流”,讓其不接受高等教育從而進行對比,以觀測高等教育對婚姻的影響。對于此類“反設事實”問題,學術界通常采用傾向性得分匹配、雙重差分或斷點回歸等方法,考慮到數(shù)據(jù)樣本的局限性,本文擬采用學術界常用的傾向性得分匹配(PSM)方法估計接受高等教育對婚姻的影響效果。使用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首先,運用Logit(Probit)模型估計年齡在22~40歲的每個城鄉(xiāng)個體接受高等教育的條件概率擬合值;其次,對模型中的是否接受高等教育的樣本個體進行匹配,并判斷是否通過平衡性檢驗;最后,計算接受高等教育的個體與未接受高等教育個體之間的平均處理效應(ATT)。

        ATT=E(Y1i-Y0i|Di=1)

        = E(Y1i|Di=1)-E(Y0i|Di=1)

        其中,Y1i為個體結婚的概率,Y0i為個體未結婚時可能結婚的概率,E(Y1i|Di=1)可以觀測到,而E(Y0i|Di=1)不可被觀測,是一個反設事實結果。

        五、實證結果與分析

        因篇幅所限,本文以最近鄰匹配為例,給出了平衡性檢驗的結果如下頁表3所示。可以看到,在匹配前各項變量的t 值均在1%水平顯著,這意味著個樣本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使用最近鄰匹配方法后,t 值均低于1.69,即經過匹配后,控制組與干預組樣本中各項變量的系統(tǒng)性差異不顯著,即樣本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相似。也就是說,基本達到類似隨機試驗的效果??傮w來說,樣本匹配效果較好,基本達到了預期,下面利用密度函數(shù)圖進行更直觀的說明。

        此外,本文把學歷在大學??萍耙陨系膫€體識別為高學歷群體。在前文的理論框架下,本文構建了以是否結婚為因變量,以戶籍、年齡、民族為控制變量的傾向性得分匹配模型如下頁表3所示。

        匹配結果圖示化能更加直觀地說明匹配效果,圖1至本文圖4分別是分性別分城鄉(xiāng)群體的干預組(高學歷人群)和控制組(低學歷人群)的傾向得分值在匹配前后的核密度函數(shù),圖中不難看到,傾向得分概率分布在匹配前后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如果未采用傾向得分匹配,直接對這兩組樣本進行回歸,我們將無法區(qū)分其婚姻時間的變動是因為接受高等教育而改變,還是因為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下而發(fā)生改變,因此所得到的結果會因為未解決內生性的問題而存在較大偏誤。但在匹配后,兩組樣本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較為相近,說明兩者的特征在各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匹配效果。因此,也證明了采用傾向性得分的方法來研究高等教育是否會推遲婚姻這個“反設事實”的合理性。

        基于以上匹配檢驗結果,本文通過構建匹配樣本的“反設事實”,重新測算匹配高等教育對婚姻影響,結果如表4 所示。表4給出了處理組(接受高等教育)、控制組(未接受高等教育)個體基于PSM方法計算的處理組與控制組組建婚姻的比較??梢钥吹剑鞘信云骄幚硇獮?0.187(列(1)所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而城市男性平均處理效應為-0.190(列(2)所示),同樣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類似的情況下,處于相同年齡的個體,在其接受高等教育后,有更低的概率結婚。對比城市樣本中的男性和女性可以發(fā)現(xiàn),接受高等教育均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遲城市男性和城市女性的婚姻,并且高等教育對城市男性與城市女性的影響效果基本相似。接下來,我們觀測農村群體,由列(3)可以看到,農村女性的平均處理效應為-0.196,農村男性的平均處理效應為-0.154,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梢杂^測到,接受高等教育同樣也會對農村樣本產生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接受高等教育會推遲樣本結婚,并且從平均處理效應的大小來看,高等教育對農村女性的影響效果要高于農村男性。這個結果的出現(xiàn),可能是因為接受高等教育后,經歷的豐富與視野的開放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獨立意識與獨立生活的能力。并且從農村男性的平均處理效應低于其他幾個群體的角度,可以看到雖然接受過高等教育會推遲其結婚的時間,但對于我國農村男性來說,婚姻仍然十分重要,他們對婚姻持有更歡迎、更積極的態(tài)度。但從其他群體的角度上看,高學歷的城市女性以及農村女性有較高的風險演變?yōu)椤笆E?,而高學歷城市男性可能是由于我國的婚戀傳統(tǒng)習俗,需要為步入婚姻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這就迫使城市高學歷男性在大學畢業(yè)后,花費一段時間來積累一定的財富才能結婚。因此,高等教育對城市男性初婚年齡段的推遲效應更大。

        六、穩(wěn)健性檢驗

        雖然上文已經用最近鄰匹配方法檢驗了高等教育對婚姻的影響,但由于數(shù)據(jù)、變量、匹配方法等限制,實證分析仍然需要穩(wěn)健性檢驗,以驗證高等教育對婚姻是否有一致、穩(wěn)定的效果。表5 給出了其他三種匹配方法下高等教育對婚姻的影響。處理組平均處理效應(ATT)的結果顯示,在消除了樣本間可觀測的系統(tǒng)性差異后,接受高等教育對女性婚姻有顯著推遲影響,與上文實證檢驗結果基本保持一致,說明上文的實證結果是穩(wěn)健的。

        綜上所述,自1999年以來,高校擴招政策切實有力地擴大了高等教育的覆蓋范圍,高學歷群體在選擇配偶時,其內心的標準也水漲船高。擴招政策所帶來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婚姻市場中高學歷的女性數(shù)量的快速增長,在傳統(tǒng)婚配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下,高學歷女性與男性婚配的機會迅速增加,但相比之下,未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雖然也會向同質化婚姻發(fā)展,但是受“嫁高娶低”梯度婚配模式的影響,其婚姻匹配范圍仍然比前者更廣,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受高等教育的農村女性。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高等教育對農村女性婚姻的負面影響要高于農村男性。

        七、政策建議

        本文使用“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hinese Social Survey,簡稱CSS)2019年數(shù)據(jù),利用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對婚姻時間的影響。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低學歷群體,接受高等教育對城鄉(xiāng)女性的結婚時間有顯著的推遲效應。本文的貢獻在于,本文采用PSM模型解決了樣本的內生性,從而估計高等教育對高學歷人群初婚年齡的影響。

        此外,本文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由于數(shù)據(jù)所限,本文并未觀測到高等教育推遲初婚年齡的機制,僅通過實證結果,無法發(fā)現(xiàn)高等教育對初婚年齡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在校學習時間延長造成的順延,還是婚育觀念的轉變;二是由于問卷所限,尚不能獲取樣本結婚前的工作所在城市或安家城市的具體信息,因此很難估計出當?shù)匾蛄曀?、彩禮、房價等因素對于個體結婚時間的影響。另外,本文所用的數(shù)據(jù)樣本容量僅為2 933個,因此符合研究條件的研究生數(shù)量也相對較少,無法進一步估計研究生教育對婚姻推遲的影響。

        隨著晚婚晚育現(xiàn)象的日益凸顯,并且高校擴招后,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規(guī)模愈加龐大,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對婚姻的態(tài)度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討論。從人們樸素的認知來看,高校擴招政策會延長個體接受教育的時間,并且高學歷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后,其社會經濟地位有較大提升,這將對我國人口平均初婚年齡產生一定程度的推遲。根據(jù)實證檢驗,本文認為,接受高等教育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遲城鄉(xiāng)高學歷女性的初婚年齡,但這并非代表著不婚,高等教育推遲婚姻的同時,往往還提升了人們的經濟潛力,增加了她們進入婚姻的優(yōu)勢。

        此外,從實證結果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對城鄉(xiāng)女性的婚姻影響有顯著推遲作用。這意味著,在我國傳統(tǒng)的“嫁高娶低”觀念中,高學歷城鄉(xiāng)女性的教育婚配空間比低學歷的女性小。如果保持當前趨勢繼續(xù)發(fā)展,高學歷男性存量的缺少,將會擠壓高學歷女性的婚姻市場,從而“供求”失衡,進而導致大量高等學歷女性處于“越優(yōu)秀,越單身”的狀態(tài)。

        受教育程度對于女性始終是擇偶的重要標準。教育程度不僅與未來的經濟實力、與生活品質密切相關,還深刻影響著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這些都是影響未來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對于經濟相對獨立的高學歷女性,精神層面的契合或許更加重要,從而有更大的可能性會繼續(xù)尋找直至找到符合要求的配偶才結婚。因此,如何解決教育性別結構不均衡的問題,促進其順利婚配,是學界與政府部門需要關注的問題。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認為國內媒體與社會需要給予高學歷女性一個較為寬松的輿論環(huán)境。結婚并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結婚也并不能作為評價個體生活質量的標準。擁有高學歷的優(yōu)秀女性不愿將就,從而推遲結婚,甚至是不結婚。這一點是個人的選擇,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理應受到尊重,不應當受到社會的另眼相看甚至歧視,最終她們都會找到合適的配偶結婚。此外,社會大眾需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婚戀問題,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尤其是高等學歷群體的長輩們,過度擔憂婚姻問題,不僅不會產生積極影響,還會給子女帶來額外壓力。與其催促,倒不如給予她們足夠的個人空間。高學歷女性自身在增強抵抗社會壓力能力的同時,也需要樹立恰當?shù)幕閼賰r值觀,全面綜合地考量自己的結婚對象,從而適時進行婚配。

        參考文獻:

        [1]? 范文婷,宋健,李婷.高等教育與女性婚配:基于年齡、時期和隊列的視角[J].人口學刊,2018,(2):48-59.

        [2]? 高玉春.受高等教育青年擇偶標準:社會變遷中穩(wěn)定、相容、互惠的婚姻期待[J].中國青年研究,2019,(10).

        [3]? 章逸然,章飚,胡鳳英.“女大難嫁”還是“男大難婚”——婚姻匹配的男女差異與“剩男剩女”的代價[J].人口與經濟,2015,(5):13-24.

        [4]? 吳要武,劉倩.高校擴招對婚姻市場的影響:剩女?剩男?[J].經濟學(季刊),2014,(10).

        [5]? 林勝.從擇偶的理論到擇偶理論——從社會學方法論的爭論看擇偶研究[J].社會,2002,(9):47-50.

        [6]? 唐美玲.“剩男”與“剩女”:社會性別視角下的婚姻擠壓[J].青年探索,2010,(6):5-10.

        [7]? 劉伯凡,劉葉.高等教育的婚姻效應:推遲結婚還是選擇不婚?——來自合成控制法的新證據(jù)[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3-109.

        [8]? 朱州,趙國昌.上大學會多大程度上推遲初婚年齡?——基于IV-Tobit模型的估計[J].人口學刊,2019,(2):5-16.

        [9]? Ono H.Womens economic standing,marriage timing,and cross-national contexts of gender[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3,(2):275-286.

        [10]? Abadie A.,Gardeazabal J.The economic costs of conflict:A case study of the basque countr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1):113-132.

        [11]? 於嘉,謝宇.社會變遷與初婚影響因素的變化[J].社會學研究,2013,(4).

        [12]? 劉昊.高校擴招對我國初婚年齡的影響——基于普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6,(1).[責任編輯 百 合]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婚姻
        婚姻是一門溝通課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4
        幸福的婚姻,離不開這六件事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4
        婚姻中要“看見”彼此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22:25
        大數(shù)據(jù)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推動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51:57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3:27
        那場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湛江文學(2015年10期)2015-01-03 08:06:37
        一区二区三区岛国av毛片| 欧美丰满熟妇aaaaa片| 日本欧美小视频| 国产亚洲AV片a区二区| 毛片在线视频成人亚洲| 国产对白国语对白|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自偷自拍另类|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日本少妇又色又紧又爽又刺激 | 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又黄又硬又湿又刺激视频免费|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亚洲| 国产麻豆成人精品av|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午夜不卡17|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图片自拍偷图区|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精品国产91天堂嫩模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人妻少妇邻居少妇好多水在线|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我揉搓少妇好久没做高潮| 亚洲精品久久7777777| 中国精品久久精品三级| 日本免费一区精品推荐|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p站|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夜夜躁| 娇柔白嫩呻吟人妻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