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彬
摘要: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正處在自我概念形成的關鍵階段,其自我同一性容易受到?jīng)_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表達性藝術治療具有非語言性溝通、安全輕松、操作便捷、趣味性強等特點,與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相適切,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和完善自我。以心理課“我的小黑點”為例,闡釋了表達性藝術治療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上的實際應用,從教學效果上看,較好地引導學生完成了在自我接納方面情緒和認知的轉化;從研究意義上看,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多樣化做了一定的補充和拓展。
關鍵詞:表達性藝術治療;自我概念;自我接納;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20-0043-04
一、研究背景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以下簡稱《綱要》)指出,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面對內(nèi)外部的壓力,他們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學校應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采取團體輔導、心理訓練、問題辨析等多種形式進行。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處在“自我同一性”構建之中,面對外部不同程度的沖擊和挑戰(zhàn),他們的情緒情感極易兩極化和不穩(wěn)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1]。在這一特殊時期,與之相適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青少年避免“同一性混亂”,更加全面地發(fā)展自我。
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表達性藝術治療是一種具有非語言性溝通、安全輕松、操作便捷、趣味性強等特點的教育教學方式,它所具有的特點與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適切性較高,能夠幫助他們擺脫自我覺察心理困擾,減少內(nèi)在沖突,更好地自我認識、自我接納和自我完善,進而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可較為廣泛地應用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中。
我所在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初中部,通過兩年多來開設的《發(fā)展指導》課程,較好地踐行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一線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較好地達到了《綱要》的要求,但在課程設計方面,仍可進行突破和創(chuàng)新?,F(xiàn)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使用的多是情境設計、問題辨析、角色扮演等比較顯性的方式,較少應用繪畫、音樂等隱喻類的藝術治療方法。這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較易忽視一些較為內(nèi)向、不善言辭的學生,無法及時和準確地捕捉到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針對這些短板,教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二、理論概述
(一)表達性藝術治療
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 therapy)是“整合運用意象、故事、舞蹈、音樂、戲劇、詩歌、運動、園藝、夢的工作和視覺藝術等方式,促進人們成長、發(fā)展和療愈的治療方法”[2]。該方法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具備藝術和療愈兩個層面,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其優(yōu)勢包括具有非語言溝通的特質、能夠營造安全自由的氛圍、操作便捷和趣味性強等。表達性藝術治療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輕松的氛圍,在個體降低心理防御的同時,還能更好地將內(nèi)心沖突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的方式表達出來,避免了語言表達的混亂。其操作靈活方便,呈現(xiàn)方式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促進課堂教學的開展[3-4]。
(二)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是指個體能夠客觀地看待自己,接納自己的外在和內(nèi)在,將自己視為一個值得尊重和欣賞的人[5]。自我接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6]。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自我接納與焦慮、抑郁呈顯著負相關,與積極的情緒如希望、喜悅等呈顯著正相關[7-8]。青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部分學生因為自我認知的偏離,導致學習或人際交往動力缺乏,容易陷入焦慮、抑郁的情緒當中,引起一系列的身心障礙。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自我、無條件地接納自我、科學地完善自我,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終身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學設計
本研究根據(j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求,大膽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采用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方法,圍繞“自我接納”這一主題,完成了“我的小黑點”心理健康課程的設計制作、教學實踐和反思總結。本次教學研究對象共220人,平均年齡12歲,均為本校初一年級學生。
(一)教學背景
每個人都傾向于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但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總有一些不完美,我們的人生總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我們要保持什么樣的心態(tài)呢?是發(fā)怒生氣、委屈傷心,還是束手無策?本節(jié)心理課采用表達性藝術治療方法,帶領同學們進行心理繪畫的體驗和創(chuàng)作,讓同學們認識到:現(xiàn)階段也許有很多讓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但這些都構成了最真實的你。面對人生的“小黑點”,接受它吧!開動腦筋,轉換思維,讓人生的缺點變成自己獨一無二的閃光點吧!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優(yōu)缺點,它們是互為一體的;
2.用接納的心態(tài)去看待缺點;
3.用積極的思維將缺點轉換為自己獨特的閃光點。
(三)教學時長
40分鐘
(四)教學材料
PPT、視頻、輕音樂、學習單 、水彩筆等繪畫工具。
(五)教學過程
1.主題引入
教師:同學們,看到今天我們上課的主題“我的小黑點”,大家想到了什么呢?
學生:就是一個黑點?一個痣?黑洞?……
教師:大家的答案都非常有想象力。這節(jié)課我們要做一個既動腦又動手的活動,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先一起看一個視頻吧!
學生觀看《小黑點小白點》繪本故事視頻。
設計意圖:生動的繪本故事讓同學們心中對小黑點和小白點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豐富的畫面啟動同學們的想象力,為接下來結合實際生活情況進行思考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