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教學是促進教師成長的主陣地,教學的過程不是單一的,其中包含課堂教學、課前準備、課后反思等環(huán)節(jié)。教師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個千錘百煉的過程。教師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到成熟,甚至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除了有一顆熱愛教育的進取心之外,還要在教學實踐中學會研究教法、研究學法、研究學情、研究教材、研究高考方向,并不斷深化和提升。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教師;成長
【作者簡介】魯慶鴻,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qū)第一中學。
教育教學離不開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成長。從英語教學的角度上看,可以把教師的教學分為三類:一種是安于現(xiàn)狀,停留于表面的教學;一種是深入挖掘,多方面研究,提升自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持之以恒的教學;另一種是堅持一段時間,因為某些因素而半途而廢的教學。不可否認,第二種教學方式最能促進教師的成長。第一種屬于淡化職業(yè)道德的教學方式,第三種屬于冷熱教學方式,都不值得推崇。由此說明,教學既是良心工作,也是踐行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人才的行為方式。教師的行為方式就是具體教學的表現(xiàn)形式,它體現(xiàn)了如何傳授知識、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如何對舊知識加以鞏固等。
教師的成長與教學密不可分,教師如何才能成長?下面結合教學實踐為來論述。
一、教材是第一手資料
中學英語課本中的內容涵蓋了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主題,總體上是一個緊密的構架,其中的主題分類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面對教材各單元的詞匯、語法到文章、對話、練習,教師要做深入剖析,讓看似死板的東西活起來。比如教學詞匯時,教師不能只單一地帶著學生朗讀幾遍,而要把握好詞匯與高考考點的銜接,詞形、詞性都是教學的重點。要讓詞匯充滿活力,就要透徹分析具體的變化形式,以點帶面,導出相關的句型,適當拓展,設置要點并挖空,使詞匯融入典型句型中,讓學生容易理解、記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仿造句子,舉一反三,直至銘記于心,以后遇到類似詞匯點再重復訓練。牢記于心的東西能夠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大有益處。比如人教版高一英語教材Welcome Unit中的詞匯可以這樣舉例:
1.annoy的用例:He is? annoyed? (annoy) at the? annoying? (annoy) news.
2.frighten的用例:He was frightened (frighten) by the frightening? (frighten) dog,he cried for help.
3.confuse的用例: Something confusing? (confuse) makes him feel confused? (confuse) .
通過這三個句子讓學生明白,修飾人時用-ved形式,修飾物時用-ving形式。
從高考試卷設題的方向來看,教材是根本。老師應首先研究教材,而不是過分依賴課本以外的資料。教材的篇章本身就是很好的閱讀材料,以之設題,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既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也可以再次鞏固學過的詞匯。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決定了教師可以按照內容本身和學生的情況展開教學。靈活性體現(xiàn)于教師教學的方式不因循守舊。人教版高一英語教材第一單元的課文“The Freshman Challenge”里有很多句子可以與高考考點銜接,比如“Going (go)from junior high school to senior high schook is? (be)a really (real)challenge”,這句話既有動名詞作主語,也牽涉主謂一致的問題,同時還有形容詞變副詞的考點。如果我們把所有教材都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歸類整理,教材就成為一本很好的資料,在一輪復習時直接加以利用。
二、高考試卷是第一參照
十多年以來,高考英語立足于基礎,考試方向明確,無論對于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來說,都是最好的參照。全國I、II、III卷的試題內容都圍繞著核心素養(yǎng)來定位,難易搭配合理,考點分布均勻,利于考生思維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就教師而言,研究高考題與研究教材兩者是一脈相承的。研究高考題對于把握教材重難點和考點大有裨益,有利于教學的展開,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
高考題不是考過就成為擺設了,英語教師要收集整理,歸類分析,在分析中找到各年考點的異同,包括閱讀理解的體裁、與現(xiàn)實生活和熱點話題的吻合;包括閱讀中的信息尋找、推斷、確定文章主題大意等;包括七選五題型中詞類、句型的銜接、段前段后的推測。完形填空淡化語法,多考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語法填空與改錯的設題點的相似性、書面表達多以書信為主等皆可作為研究方向。比如:
1.2020 年III卷:“Filled with 64.curiosity (curious),the artist packed his bags and left.”curious這個詞就出現(xiàn)在人教版高一英語教材Welcome Unit中;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出be curious about短語的句子。
2.2019年III卷:“When they were free from work,they invited us to local events and let us know of an interesting? 66.competition(compete)to watch,together with the story behind it.”compete這個詞就出現(xiàn)在教材中,教師還可以引出competitive(形容詞)、competitor(名詞)的用法。
高考題的作用很大,除了考試方向的準確定位之外,還是學生通過閱讀鞏固詞匯的絕好助手。英語教師會發(fā)現(xiàn),三輪復習中,許多學生對于課本上學過的詞匯會感到模糊,于是可以要求他們把當天所遇到的“生詞”當天消化,達到閱讀效果。高考英語I、II、III卷中會同時出現(xiàn)某一個詞的不同形式,這就是多頻詞,是學生記憶的重點。另外,可以把書面表達中的開頭、結尾句子加以對比分析,預測以后的話題,做好萬全準備。從2020年高考英語III卷的書面表達來看,要求考生根據英語課文改編一個短劇,給外教寫郵件,這充分說明了高考與教材的密不可分。
三、學生是第一研究對象
只要當了教師,必然離不開學生這一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思想狀況的了解要達到熟悉程度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不能太長。英語教學需要耐心,更需要對癥下藥,從開始入學時就摸清學生的學情,以避免以后的艱難應對。多年以來,初高中英語教學中都存在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該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狀是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要想讓教學有起色,必然要研究學情。這個話題談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凸顯教師的能力。其實,這也是磨煉教師的極好方式。
教學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忽視這一點,僅以成績評價學生的優(yōu)劣。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存在偏差的,因為能力除了體現(xiàn)在學習上,也體現(xiàn)于心理、道德、做事等方面。按照目前的教育狀況,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大,競爭激烈,很多學校的課程都安排得很密集,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身體和心理都經受著異常的考驗。面對這種狀況,教師應該把控好課堂教學質量,利用一些時間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學習狀況,在輕松的氛圍中打開禁錮他們心靈的枷鎖,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教師面對差生時會產生焦躁情緒,久而久之,負面的心理狀況影響著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教師職業(yè)所承載的任務,不能單一地以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實際上就是用愛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比如教授他們學習的技巧,教他們首先學會懂得簡單的知識點,進而延伸和拓展,達到透徹理解、融會貫通。教師工作要細致,教師要有耐心,說明開展教學工作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需要不斷地探索,且會經歷失敗、灰心甚至想要放棄的過程。教師的作用在于用現(xiàn)實或教材里的成功事例鼓勵學生,教會他們堅持學習,持之以恒,永不言棄,成功永遠在前方。
四、教師的勤勉是成長的第一要素
安于現(xiàn)狀只會讓自己變得慵懶,自身素質的提高需要歷練。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由此阻礙了不斷進步的道路。
教師首先要學會繼續(xù)學習,學會提升英語語言專業(yè)素養(yǎng)。原有的知識只屬于過去,教學的現(xiàn)狀決定著教師必須學會應變、創(chuàng)新,形成最適合學生接受知識的方法。繼續(xù)學習并不局限于照本宣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是硬道理??梢越梃b別人的好方法,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可以自我反思,勇于改進。
教師成長的因素取決于自身的修煉,要有一顆進取之心,總結和完善教學之短。教師不能閉門造車,要多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別,吸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融入英語教學實踐。擴充學生知識面,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有吸引力。優(yōu)秀的教師會精心設計教學,并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接受能力,抓住重難點,用簡潔易懂的方法實施和組織教學。
教師要努力發(fā)揮到表率和示范作用,以流暢清晰的思路展開教學,以藝術的手法展現(xiàn)教學,以博大的胸懷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做人。
勤勉不是盲目地苦耗時間,而是學會利用正常的課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