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wǎng)課成為“停課不停學”的首選授課方式。如何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變?yōu)椤爸鲃拥乃季S探索者”,是本文探究的重點。筆者基于學生已有認知,融合三大主題語境,結合一節(jié)時長30分鐘的網(wǎng)絡錄播教學實例來闡釋中考英語單元復習網(wǎng)課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知識構建和深度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主題意義;單元復習;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蔣麗,宜興外國語學校。
一、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無法及時復課。教育主管部門倡導“停課不停學”,網(wǎng)絡教學應運而生。初中畢業(yè)班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網(wǎng)絡平臺幫助學生高效復習,亟待深思。錄播課與真實的課堂教學存在本質的區(qū)別,學生無法與老師進行思維的碰撞,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如何在有限的30分鐘時間內,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變?yōu)橹鲃拥乃季S探索者,從而高效地進行單元復習呢?筆者提出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中考英語單元復習課模式,即以教材為依托,以模塊主題為指導,以單元主題為主線,整合文本內容和語言知識,拓展文本信息和認識范疇,化零為整,層層遞進,進而深化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和認識。
二、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中考英語單元復習課的教學實踐
本課例是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4 “Growing up”的中考英語單元復習課,時長為30分鐘的網(wǎng)絡錄播課。英語課標提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本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單元主題為成長,談論了不同群體在成長過程中的不同經歷及對他人的影響。筆者在深入挖掘本單元的主題語篇及其輻射意義的基礎上,基于“成長”這個主題,將本課的復習過程分為了解他人、分析自我、挑戰(zhàn)自我三大模塊,通過創(chuàng)設與主題意義相關且貼近真實生活的主題語境,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逐步推進復習活動。
1.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體悟單元主題。程曉堂教授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設與主題意義密切相關的語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題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和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關鍵點。導入部分,筆者開門見山,以“成長”主題作為鋪設,創(chuàng)設圍繞主題語境的問題鏈。筆者依托思維導圖,結合問題鏈導入本課。思維導圖有助于將復習內容直觀化,有助于梳理和整合所學知識,建構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提高復習效率,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本節(jié)課的復習核心主線也隨之清晰(見圖1)。文本的核心主線是文本內容的聚焦,也是高度融合文本關鍵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設計意圖:
通過與學生跨越“空間”的交流,激活學生已有知識,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未成曲調先有情,讓學生通過回顧與感知進入主題,為本單元的主題意義探究進行鋪墊。筆者同時輔以思維導圖呈現(xiàn)單元主題,將復習內容轉化為直觀的單元復習核心主線,有助于提高復習效率。
2.了解他人篇:基于單元主題,拓展語用能力。筆者在核心主線的指引下,依托單元文本,選取本單元中三個代表人物Spud Webb、Anne Frank和姚明的成長經歷,提煉核心語言知識點,之后思考主題、探討主題、提煉主題。在基于語境的復習課中,教師要運用適宜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詞匯的搭配和用法,有效提高詞匯的復習效率。
筆者依托思維導圖完成Spud Webb文本提煉,引導學生體會核心句意以及文本主旨,從內容上的統(tǒng)一到文本主旨的深化。緊接著導出主線,深化主題意義。至此,筆者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知識重構與自我思考,有效開發(fā)學生的深層思維,凸顯育人價值。
筆者設置真實的對話情境,引領學生通過編寫對話的方式,復習Anne Frank的成長歷程。對話后,提出希望:“War is cruel. We hope there won't be wars in the world”,再次聚焦主題意義,育人于無聲。
在中考英語復習課中,語法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孤立地單純地講解語法知識,略顯枯燥乏味。鑒于此,筆者結合姚明的成長經歷,再次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將語法知識鋪墊在“成長”過程中,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去感知、去體會、去歸納、去應用。學生亦通過分析姚明的成長經歷,探究主題“In Yao's mind, what does growing up mean? ”,筆者繼續(xù)激發(fā)學生思維,引領學生探究主題意義。
設計意圖:
英語課標指出:教師通過一系列具有綜合性、關聯(lián)性特點的語言活動和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和表達的能力,推動學生對主題的深度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搭建語言的腳手架,循序漸進地開展語言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將已有知識與批判性思維進行對接,激起學生的感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學生的各個活動看似孤立,其實絲絲緊扣,在構建新知的過程中,始終聚焦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學習,從而提升思維品質,培養(yǎng)解決問題與自我學習的能力。
3.分析自我篇:感受文化意蘊,聚焦主題意義。學生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學習了他人成長過程中所具備的品質。筆者繼續(xù)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放眼中國、放眼全球。筆者跨越“時空”,與學生共同探討成長中的祖國,并輔以表現(xiàn)“中國成長”的視頻短片:Changing China: growing up, going forward,讓學生直觀地體會祖國的成長與強大。視頻播完后,筆者提問: What does growing up mean in Chinese's mind? 學生思考后,筆者再次呈現(xiàn)(圖1)的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我們的祖國在“成長”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問題,但是,她努力奮斗、取長補短,終將變得越來越強大,她的經歷不僅促使自身前行,更影響著全球。
筆者提問:What does growing up mean in your mind? 學生從了解他人到認識自我,逐步成長,主題意義應運而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再次體現(xiàn)。
設計意圖:筆者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既是對學生的精神啟迪,更是引領學生感悟人文。筆者通過他人——自身——他人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挖掘文化因素,認同優(yōu)秀文化,加深文化理解,形成文化素養(yǎng)。筆者從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角度出發(fā),引領學生主動分析自我、認識自我,從學科育人角度出發(fā),將單一的中考英語單元復習課由簡單的語言知識的復習提升到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4.挑戰(zhàn)自我篇:探索思維升華,深化主題意義。
筆者再次借以“中國成長”視頻,提問:
Q1:What has happened during the past three months?
Q2:We hope there won't be wars in the world. But there is a war without smoke at home and abroad. During the war, who has influenced you most? (學生各自發(fā)表觀點)
筆者繼續(xù)通過問題鏈,與學生進行跨越“空間”的“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將課堂從書本延伸到真實生活。筆者選取新冠肺炎這個話題,引導學生參與討論,介紹別人的經歷,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大量的語言和思維活動,深化學生對“成長”這個主題的理解。
問題之后,筆者要求學生選取對自身影響最深的一個人或一群人,結合本課前期的知識鋪墊,輔以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寫作。學生在熟悉的主題語境下發(fā)展思維,深化對主題意義的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最終實現(xiàn)學科的育人價值。
設計意圖:體驗具有個體性,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個體,都是有感情的生命主體,主體差別很大,這就決定了對相同事物會有不同看法。在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中考英語單元復習課上,教師除了幫助學生鞏固單元重點知識外,還應圍繞單元主題,搭建支架,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進行語言輸出活動,各抒己見,百花開放,以此夯實語言基礎,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探索思維升華,挑戰(zhàn)自我。
三、結語
網(wǎng)絡錄播課上,教師雖無法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有效的交流,但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積極思考、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在幫助學生夯實語言知識的同時,關注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利用教材、挖掘文本,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真正領悟學習的意義,打造真正成功的課堂?;谥黝}意義探究的課堂就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設計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活動。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中考英語單元復習課是新課程標準引領下的一種新的探究模式,無論是常規(guī)課堂還是網(wǎng)絡課堂,教師應始終圍繞“主題”這條主線,在主題引領下,依托單元語篇,設計契合主題的教學活動,助力學生重構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掌握語言技能,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的語言實踐活動觀,最終實現(xiàn)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版),2018(10):1-7.
[3]呂國征.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單元復習教學實踐與思考[J]? 基礎外語教育,2019(5):48-54,107.
[4]黃亞萍.運用思維導圖提高九年級英語復習課效率[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4(11):l4-16.
[5]呂國征.基于語境的初中英語復習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版),2018(4):13-17.
[6]蘭春壽.英語文學閱讀思維型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