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紅
內容摘要:情境教學是當代語文教學界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策略,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可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學情等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習活動發(fā)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發(fā)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情境任務式寫作是中學生學習名著的一種有效方式。
關鍵詞:名著閱讀 情境教學 任務式寫作
情境教學,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或如臨其境,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頓悟,從而掌握知識,學以致用。
上世紀初,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一書中,用實例提出“思維起于直接經(jīng)驗的情境”。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道,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
以上專家道出了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情境教學也是當代語文教學界普遍運用的教學策略。怎樣通過情境任務式寫作活動開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本人以《昆蟲記》為例,談談情境任務式寫作在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宜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是關鍵。
《昆蟲記》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材推薦閱讀的一部科普著作,其教學目標如下:
1.了解所介紹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2.體會科學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科學小品文的特點,學習寫作科學小品文。
3.感受作品蘊含的科學精神。
4.感悟作品滲透的人文主義情懷。
依據(jù)情境教學理論,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引導學生在社會、大自然和生活情境中學習。結合《昆蟲記》教學目標,本人從如下途徑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一)實物展示
《昆蟲記》是一部科普著作,教學目標之一,了解所介紹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法布爾在《昆蟲記》中介紹了二十種昆蟲及其生活習性。對于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孩子來說,他們不一定認識法布爾筆下的各種昆蟲。上閱讀課前,本人從學校生物室借來螳螂、蟬、緑蚱蜢、蝴蝶、蠶、蜣螂等一批昆蟲標本用作上課資料。通過昆蟲標本的直觀展示,學生具體了解到螳螂、緑蚱蜢等昆蟲的外形特點及相關知識,激發(fā)了進一步閱讀、探究《昆蟲記》的興趣。
(二)圖畫、視頻展示
法布爾筆下,昆蟲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引發(fā)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和探究欲望。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法布爾筆下昆蟲的生活習性,本人課前布置學生分別上網(wǎng)搜索各類昆蟲圖片和生活視頻,學生之間交流學習成果。豐富的圖畫和視頻材料,將抽象的昆蟲知識、昆蟲生活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
昆蟲實物和圖畫、視頻,再現(xiàn)了昆蟲生活的真實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有助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習到知識。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兒童在生活和社會中成長,完成社會化過程。學校的教學活動,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教學活動置于逼真的社會背景之中,引導學生了解自然,認識社會,從而把學習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
閱讀《昆蟲記》,學習目標之二“掌握準確描述、合理想象、科學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科學小品文寫作方法?!?/p>
為了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小品文的寫作方法,筆者創(chuàng)設了三個情境寫作任務:
情境任務寫作一:
學校生物室新購買一批教學用昆蟲標本,為方便教學,需為每個標本附上一段文字,請為以下菜粉蝶標本寫一段50字左右的說明文字。
情境任務寫作二:
學校書畫社為學校藝術節(jié)籌備書畫作品展,正著手詩配畫這項工作,請為圖畫作品《菜粉蝶》配幾行詩。
情境寫作任務一,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練習“科學表達”,情景寫作二,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練習“文學表達”。學生們完成以上兩個情境寫作任務后,再對照《昆蟲記》之《緑蚱蜢》篇,探究科學小品文寫作經(jīng)驗,即如何寫好語言既客觀,又形象的科學小品文。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筆者繼續(xù)創(chuàng)設一寫作情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科學小品文寫作方法。
情境任務三:牛刀小試
以下視頻擬推薦給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欄目,請為視頻中圣甲蟲的活動寫一段200字左右解說詞,實現(xiàn)科學性與文學性完美融合,讓讀者在閱讀中享受樂趣。
學生們完成情境寫作任務后,小組互相批改、交流所寫片段。經(jīng)過小組合作學習,老師指導,學生們掌握了“科學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科學小品文的寫作方法。
(四)走進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其豐富的資源是兒童成長最好的課堂,引導兒童在大自然中學習是情境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
結合《昆蟲記》學習目標三、目標四:感受作品蘊含的科學精神,感悟作品滲透的人文情懷。筆者布置學生去大自然中觀察昆蟲生活,拍攝昆蟲生活視頻。
學生紛紛走進大自然,仔細尋找,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錄制了一個個昆蟲生活的視頻。通過觀察、了解昆蟲的生活,學生們加深了對昆蟲知識的理解以及對昆蟲生命的尊重。小洳同學說,通過幾次對蜜蜂的觀察和研究,感受到蜜蜂的勤勞、團結、勇敢以及奉獻精神,發(fā)覺蜜蜂實在活潑可愛、可敬可贊!通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觀察研究,也感受到《昆蟲記》作者法布爾求嚴、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到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感受大自然,建構知識,引出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在大自然中習得知識,獲得成長。
二.情境任務式寫作的注意事項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情境任務式寫作是學習名著的有效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學習,習得知識和能力。名著閱讀開展情境任務式寫作教學,根據(jù)閱讀內容,創(chuàng)設適宜學習情境是關鍵,開展情境任務式寫作教學,有如下注意事項:
(一)了解學情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二)注重學生發(fā)展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目的,是在學生已有基礎上發(fā)展和提高。對于心智快速成長的初中學生來說,情境任務式寫作教學,不能只滿足于簡單知識的獲得,應更多注重思維和能力的訓練。提出的寫作任務也不能過于復雜,超出課堂學習范疇的學習任務,往往草草了事或不了了之。
(三)激發(fā)主動學習意識
情境任務式寫作學習應建立在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生活體驗中獲得知識,形成寫作能力,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情境任務式寫作教學的意義
新課標提到:“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發(fā)展和表現(xiàn)的載體。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應是情境、文化和學習活動的共同功能,學習需要社會交流與合作,脫離個體生活的真實環(huán)境來談學習毫無意義,個體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會化所必需的。
中學生閱讀名著,向作家學寫作,開展情境任務式寫作教學,創(chuàng)設適宜情境,把學生帶入真實的生活和大自然中,學生將個人生活體驗和課堂學習任務相結合,在實踐中學習,情境教學中創(chuàng)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學生認知的某些線索,啟發(fā)學生思考、實踐、從而習得知識,獲得能力。
情境任務式寫作在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名著興趣,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培養(yǎng)學生適應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能力。
情境任務式寫作教學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助于讀懂名著,獲得智慧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約翰杜威,我們怎樣思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3]于漪,于漪語文教育論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培英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