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沛
◆摘? 要: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道德的養(yǎng)成、人格的建立、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國家推行素質教師,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的進行教育,要求教育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音樂教學的娛樂性較強,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比較大,由此學生更加容易通過音樂學習知識。中職教學重點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沒有過于的關注。因此,本文通過論述中職學校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理論依據、必要性和滲透方法策略。
◆關鍵詞:中職音樂;德育教學;滲透
德育是指有目的針對學生群體進行的道德教育和思想的培養(yǎng)。德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德育主要是指對社會全體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有社會、學校、家庭開展的德育教育。狹義的德育教師是指學校的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的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中職教學中德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方面。中職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很多中職學生的成績一般,學習能力低,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再加上一般中職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的叛逆期,這就使得對于德育教育的難度大。在德育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存在一種錯誤的思想,中職學生在學校教學和社會影響下,沒有形成德育學習的意識,很多學生認為德育就是不去做違法反擊以及傷天害理的事情,這是對德育的片面認識,只是存在與法律認識上,學生并沒有認識到德育教育的內涵。
其次,教師方法。教師在課堂中不過于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學上采取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這就使得學生沒有受到系統(tǒng)的德育教育。從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概率可以知道,教師以及家長忽視了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并且課程改革并沒有使中職學校教育模式全部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內容枯燥,學生興趣不高。
二、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結合專業(yè)特點,積極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職教育中,學生從開學就會定好專業(yè)方向,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大都是與專業(yè)內容有關。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就可以與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挖掘德育教育的內容。就比如,在一些專業(yè)的學習中,由于這些專業(yè)會在日后的工作中遇到一些年紀小的孩子,由此教師可以在音樂課程上,讓學生學習一些兒童歌曲,在學習中讓學生明白兒童歌曲的樂趣,或是對于音樂進行分類,讓學生學學習不同類型的音樂,從而在專業(yè)工作中得以更好的使用。在學習和欣賞歌曲《愛的奉獻》時,歌詞的內容護理有著非常緊密地聯(lián)系。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歌詞的內容,在“愛”上做文章,激發(fā)學生對護理事業(yè)和患者的熱愛,弘揚中華民族“大愛無疆”的精神,使學生在學習欣賞的同時又受到德育教育。
運用科學教育手段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信息化的技術融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由此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化的手段,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視頻、聲音讓學生感受到直觀地教學。通過這種直觀教育,既增強了學習興趣,又是一種良好的滲透德育教育的好手段。就比如,在學習和欣賞《走進新時代》,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先視頻,通過視頻內容為學生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及祖國在新時代以來的變化。通過這樣的審美體驗,提升精神境界,同時從這首歌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由于中職的學生在學習的上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很多學生學習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要擺正主客體關系,而是應當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音樂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應始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盡可能激發(f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音樂課上的德育教育,要走出過去那種“規(guī)范教育”誤區(qū):停留在“我說你服”的教育水平。強制灌輸一些道德理論和行為規(guī)范,不考慮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更不注意反饋信息,這樣,正確的理論和規(guī)范就無法轉化為學生自覺的行為和認識,往往是學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
結合學生興趣,開展興趣教學
中職的學生大都是由于在中職階段沒有認真地進行基礎知識的認真學習,從中職階段分流而來的,從年齡階段而言,這一階段的學生都比較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在音樂教學課程中如果教師使用理論的知識進行教學,對于學生而言非常的枯燥,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當學生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興趣教學,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也能更加地接受德育教學的內容。
完善中職音樂教師的德育意識
前文提到,中職教師的素質一般,對于德育教學不夠重視,再加上教師可能自己對于德育的認識不足。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引導者,應當及時的轉變角色,注重以學生的為主體的教學,關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提高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在學科教學中中融入德育,推動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的德育素養(yǎng)是影響德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學校方面要加強完善德育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德育素質。學校也可以對現(xiàn)有的教師進行德育培訓,引導教師學習德育知識,提高教師的德育素養(yǎng),這樣也能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德育教學課堂,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之,中職教學對于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具有關鍵的作用,音樂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和樂趣。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德育教學,在專業(yè)知識中通過音樂融入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思想品質。
參考文獻
[1]陳敏華.德育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A].福建省商貿協(xié)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福建省商貿協(xié)會:福建省商貿協(xié)會,2021:4.
[2]歐陽俐.德育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