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美
◆摘? 要:文章從誠信入手,引出目前社會比較關注的學術誠信問題,在國家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關注學術誠信也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通過分析學術誠信問題產生的原因,對癥施策,相信學術誠信問題終能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學術誠信;學術不端;學術生態(tài);對癥施策
一、學術誠信的重要性
“誠信”,即誠實、信用,泛指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用,一諾千金。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解讀:一可以理解為尊重事情事實;二可以理解為信守承諾。它屬于一個道德范疇,在當今社會,可以算是公民的第二“通行證”。
當今社會正在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此外,誠信作為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為我們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明確應當堅持什么和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和抵制什么,從而為自身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在重視誠信體系建設的今天,誠信問題不只是個人層面的問題,更是國家層面關注的重要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
誠信可以說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直倡導的基本道德理念。不僅我國,西方國家歷來也非常重視誠信問題。愛因斯坦也曾說過,就大多數人而言,是才智最終成就了科學家。但真相是,成就科學家的是人格。而學術誠信一般是指人類范疇的一般道德規(guī)范在科研創(chuàng)作活動的應用和體現,就它本身的內涵來說,它主要包含了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方面是就科科研工作者自身而言,在對待科研的問題上就要做到誠信,另外,對待他人的科研成果要做到充分尊重,在引用和使用上要做到誠信。學術誠信可以說是對于科研從業(yè)人員最基本的素養(yǎng)要求。學術誠信作為國家學術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可以說,學術誠信,十分重要。
在有關科學工作的座談會上,習總書記曾指出,要想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獲得繁榮發(fā)展,就必須好好解決學風的問題。這一重要講話其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當下,一些不良的學術風氣可以說是嚴重影響了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fā)展,其中出現了許多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現象,也有許多拼湊起來,質量低劣的粗制濫造之作,更有甚者竊取他人科研勞動成果。這些問題對于學術的長遠發(fā)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學術界應當營造形成一種崇尚精品、注重誠信的良好學術氛圍,樹立一種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tài)。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人類認識來源的兩種主要途徑,是一個積累性發(fā)展和不斷躍升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也只有站在前人已經達到的學術高度上,才能有更進一步和更深層次的認識。我們現階段取得的學術成果,很多也是在我們前人的基礎上取得的。如果出現學術不誠信的問題,那么許多已有認識都會成為虛假的,對我們的現實活動會造成誤導,甚至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一系列事實都一次次證明堅守學術誠信,為學術之地留下一片凈土顯得尤為必要。
二、學術誠信問題產生的原因
學術誠信問題的形成有來自個人和社會等多方面原因。
就個人而言,學術工作有些操作規(guī)范和制度是一定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加注意,那么他的行為就構成了學術失范。學術研究是一項考驗個人智慧和耐性的持之以恒的活動,在這過程中,不免會出現一些自律性較差,科研能力較弱的研究人員為了一時的功名利祿而去違反科研道德。此外,我國科研人員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意識淡薄也加劇了在正確利用他人知識成果方面的不規(guī)范操作。
就社會層面而言,隨著我國高校擴張,教師資源相對緊缺,教師,尤其是高層次教師人才的教學和科研壓力加大,而晉升又過于注重科研成果的數量,教師們疲于應對,導致了抄襲、剽竊等學術誠信問題的產生。另一方面,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專門的學術監(jiān)管機構并不健全,導致出現相關問題不能及時發(fā)現、解決。此外,隨著高校圖書館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大量數據庫的使用為科研人員提供了進行學術研究的便利,隨之也帶來了一些學術不端現象的出現。
三、學術問題的解決途徑
要解決此類問題,必須堅持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首先,針對個人問題,我們要加大對科研工作者職業(yè)道德和操守的宣傳和重視力度,完善高??己梭w系,將學術誠信列入職稱評定范疇,并制定完善的評定執(zhí)行規(guī)則,從主觀方面提高科研工作者學術誠信方面的意識。此外,加緊教師隊伍的招聘和培養(yǎng),適當釋放科研壓力,使得教師能夠有較充裕的空間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并在二者間找到很好的平衡。
針對社會問題,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目前我國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國家應加大對學術誠信問題的重視,并針對性的完善相關管理部門,加大管理力度,減少此類事件的發(fā)生。此外,應注意充分應用圖書館數字化管理在應對學術不端問題的優(yōu)勢,增強其在解決此類問題的鑒別力度。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教育體制改革作為在應對學術誠信問題見效較慢的措施,眾多學者提出過許多意見,比如弘揚科學精神的校園氛圍和強化學術誠信的系統(tǒng)教育等。
四、結語
隨著國家誠信體系建設的深入,誠信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學術誠信作為關乎我國科研事業(yè)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備受各界重視。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術誠信問題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形成的,由此形成的學術誠信問題也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全肅清。但是我們相信,只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學術氛圍一定會回歸正軌。
參考文獻
[1]楊玉紅.是人格,造就偉大科學家[N].新聞晚報,2012-12-18.
[2]朱貽庭.應用倫理學詞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