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高魁
◆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重要意義,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弘揚和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對于高中生來說,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正確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水平,對于形成正確的三觀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隨著我國的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推進,文化素質教育也越來越深入到所學的學科中,在生物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對于學生更好的提升思想境界,提升綜合素養(yǎng)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高中生物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簡單談談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并提出幾種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發(fā)展、存續(xù)的根本。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學校對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授基本的生物知識已經不夠,還應該在生物教學中不斷地滲透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很好地加強學生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對于學生們更好理解生物知識,感受生物學科學習中的魅力也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對生物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意義進行分析和探索,積極發(fā)揮傳統文化在生物科學中的作用,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1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1.1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的尊重意識
生物知識和教材中隱藏著很多的傳統文化理念,在高中生物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和生物實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生命的奧秘,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知識和價值,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能夠逐漸認識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深化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對生物知識形成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并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體會到生命在生物科學的探索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而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通過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和理念,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更加深入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1.2有助于傳承優(yōu)秀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家和人民對于自身的精神文明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視,并且也越來越提高精神文明建設的地位【1】。對于傳統文化來說,其五千年來積累的知識和精神的力量,融合的健康的道德觀念,也直接反映了我們時代的精神。高中生的生物課堂教學和學習,滲透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夠幫助下學生在探索生命的奧妙的同時,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探索,更可以結合生物知識,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拓展和深化,幫助學生了解傳統文化中的理念,感受傳統文化在生物學科中的影響力,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2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2.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感悟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與生物知識的結合是從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們在生物學習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以日常生活入手,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與傳統文化之間建立緊密地聯系,在日常生活中切實踐行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除此之外,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學習生物知識,還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積極發(fā)現生物知識中蘊含的文化知識,并在文化知識中學習新的生物知識【2】。譬如,教師在教學中展示《秋夕》這一首詩,引導學生在欣賞古詩的過程中,提出一些生物學的問題,如,螢火蟲發(fā)光在生物學上是為什么呢?學生在美好的意境中感受詩詞的美妙的同時,還可以對詩句中的生物知識進行思考,加深對生物的學習和理解,保證學習的效果。
2.2挖掘教材,滲透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社會生活中已經融合在各個方面,因此,想要更好在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學,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生物教材中積極尋找與傳統文化相關聯的教學素材,分析傳統文化和生物學知識中的契合點,在課堂教學中從傳統文化入手,將生物知識與傳統文化進行融會貫通,提高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效果。譬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古詩詞中的“向陽花木早逢春”,利用詩句中表達的植物光合作用的本質,帶領學生對生物中的光合作用進行深入地思考。古詩句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與生物教學中有緊密地聯系,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學素材,在講解生物知識的同時滲透傳統文化,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
2.3探究合作,融入傳統文化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歸納和總結,并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將學生們進行分組,選擇一個特定的話題,并引導學生以合作的形式以傳統文化入手對生物知識進行討論和分析,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真正、全面地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
3結語
在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的意義,并不斷地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挖掘知識中的隱藏含義,并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并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的熏陶,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提升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為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感受生物知識帶來的獨特魅力,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燕艷.生物教學中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9,0(10):59-60.
[2]安連緒.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新課程:中學,2019,0(11):220-220.
[3]凌燕.合作交流 探究創(chuàng)新——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