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課程思政”日益深入人心,但從目前查閱的文獻來看,在高中化學中方興未艾,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挖掘教材“課程思政”元素,探索了將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的方式方法,以期為落實化學課程育人功能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化學課程
近年來,“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在高校發(fā)展的如火如荼,其核心是充分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價值觀塑造兩條線交叉融合,最大化地發(fā)揮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化學課程與科學、技術、社會和環(huán)境聯(lián)系緊密,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隱性教育資源,進行“課程思政”相關的教學實踐探索,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化學課程在落實立德樹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挖掘和總結化學課程中的德育元素,以期為高中化學“課程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高中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立足點
(一)愛國主義 抗挫能力 價值觀和使命感的培養(yǎng)
“萃取和分液”教材知識內容可以與屠呦呦和青蒿素相結合。從青蒿中獲得青蒿素的方法以萃取原理為基礎,現(xiàn)代中國在萃取理論的研究、新型萃取劑的合成與應用和稀土元素分離的萃取工藝流程等方面,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萃取技術在我國廣泛應用于石油煉制、冶金、食品和原子能等工業(yè)。以此引入“萃取和分液”這一課題,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不懼失敗、勇于探索的精神,揭示人生價值的真諦,讓學生樹立為國家科技強大而發(fā)奮讀書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除此之外,在學習氨的重要用途時,可以帶領學生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的驕傲,世界制堿業(yè)的權威—侯德榜,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介紹冶煉銅和黑火藥反應等等。
(二)環(huán)保 健康 安全理念及法律法規(guī)等意識的培養(yǎng)
“二氧化硫”教材知識內容可以與“空中死神”酸雨相結合。從直觀展示硫酸型酸雨造成的危害引入二氧化硫,將探究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質的教學與酸雨的危害、形成途徑、 后期處理、防治方法緊密結合。不回避化學對環(huán)境、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指出化學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所起的作用,通過學生對環(huán)境問題的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huán)保意識。除此之外,鹵代烴氟利昂、氮氧化合物、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塑料等都是滲透環(huán)保意識和綠色化學理念的很好的素材。
(三)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
化學史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茖W史話欄目“苯的發(fā)現(xiàn)和苯分子結構學說”,介紹了科學家發(fā)現(xiàn)苯及對苯結構的探索過程。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科學史料分割成片斷,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激發(fā)對苯分子結構的探究興趣,在證實或證偽的推理過程中,達到教學要求的邏輯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感受化學家百折不撓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加深對苯環(huán)狀結構這個知識點的理解。
(四)資源綜合利用和新型能源觀念的培養(yǎng)
“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知識內容滲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活動中,不能僅局限于介紹化學在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綜合利用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霸姵亍币还?jié)的教學從火力發(fā)電的弊端著手,讓學生感受化學電池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方面的優(yōu)勢,并結合高考新型化學電源,讓學生體會化學在研發(fā)、推廣新型能源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這些培養(yǎng)學生資源綜合利用和新型能源觀念。
(五)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培養(yǎng)
在化學教材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材中的氧化還原反應非常多,每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都是對立統(tǒng)一思想的例證,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性和還原性、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得電子和失電子,它們都是矛盾的兩個對立面,相互依存,同時存在于同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又體現(xiàn)了矛盾雙方的統(tǒng)一性。善用這些素材,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六)課程中滲透人生觀教育
“萃取”是利用一種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解度的不同,進行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用萃取可以進行愛情觀教育:愛情好似萃取,一旦魅力不夠,另一半很可能被拐走;“化學平衡的建立”可用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生中積極的情緒和消極情緒之間保持動態(tài)平衡,如果消極的負能量超過積極的正能量就會導致心理失衡,反過來,正能量超過負能量人生就會越來越幸福;“化學反應速率圖像”可以用于努力程度與成就之間關系的教育:剛開始學習時,因為知識積累不足,進步較慢,但只要堅持努力,背景知識積累越多,就越能活學活用,學習效率也就越高。
二、“課程思政”的應注意的問題
1.提升教師的育人意識。教師在教學中主導作用,必須有育人意識,以適應“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目標。改變認識上的偏差,將教書和育人剝離開來,認為育人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任務,置身事外,甚至在課程上傳播不當理論。加強“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自上而下將教書育人的要求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教育引導或在師資培養(yǎng)、職稱評審、評獎評優(yōu)等方面向課程思政傾斜,提高教師育人意識。
2.加強教學設計?!罢n程思政”必須在深刻理解課程內容和精髓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拔高,用講義、教案、教學課件的形式呈現(xiàn)課程中的隱性思想政治資源,通過案例式、探究式、體驗式教學,實現(xiàn)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政治資源的無縫銜接與自然過渡,在引人入勝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總之,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很多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只有教師從內心出發(fā)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育人責任,不斷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就可以為“課程思政”實現(xiàn)貢獻一份理想,最終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趙繼偉.“課程思政”:涵義、理念、問題與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9(3):114-119.
[2]李小芬.借助化學史料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J]:教學研究,2019(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