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艷玲
(吉林省通化市通鋼一中 吉林通化 134001)
當前強調素質教育,要求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就要在教學中積極的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包括數學運算、數學抽象、數據分析、邏輯推理、直觀想象及數據建模。對數是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就要有效的滲透核心素養(yǎng),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其數學素養(yǎng)[1]。
“對數及其運算”是人教版高一上冊第二章中第三節(jié)的內容,屬于對數的入門課。對于剛接觸對數的學生而言,這是新的概念,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困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讓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對數模型,給后面的對數函數學習奠定基礎?;趯W習對數的概念,能夠對學生的對立統(tǒng)一、相互聯(lián)系、轉化的思想進行培養(yǎng),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
在三維目標方面,首先,知識和技能目標。要讓學生理解對數的概念,了解對數運算與指數運算屬于互逆關系,還要掌握對數的性質和運算法則;其次,過程和方法目標?;谔骄繉档亩x,感受相互轉化的思想;最后,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形成勇敢探索、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樹立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對數的概念、性質、運算法則,難點就是對數的概念以及運算法則。
基于前面的指數以及指數冪運算學習,學生已經感受到相互聯(lián)系和轉化的思想,邏輯思維以及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鍛煉,這些都為學生認識和研究對數奠定了基礎,所以,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其掌握多種數學思想的學習方法,如,轉化、自主思考、大膽探索、靈活應用類比等。
教師給學生展示例子“假設2018年我國GDP生產總值是a億元,若是平均每年增長率是6.6%,那么五年之后的GDP是多少?多少年后的GDP為2018年的兩倍?”。通過用學生熟悉的指數模型,學生容易構建數學模型,列出指數方程,設經過x年,則1.066x=2,求x。利用學習過的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對其的探究意識進行培養(yǎng),對學生的數學建模和數據分析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
首先,探究對數概念。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其概念,讓學生了解a、N、b分別代表什么。其次,概念深化。讓學生在組內討論:第一,對數式和指數式是同一關系的兩種表達形式;第二,a、N、b關系不變;范圍不變,三者的取值范圍分別是多少?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掌握對數和指數之間的關系,把握對數式以及指數式的不同和互化,感受等價轉化的思想。因為對數來自于指數,對數式和指數式屬于相同關系的兩種表達形式,結合前面的指數函數知識就能夠得到三者的取值范圍。對數概念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給學生展示23=8和對數式3=log28是等價的,2,3,8關系不變,屬于相同關系的兩種形式,從特殊到一般解決教學難點,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yǎng),讓學生感受推理的嚴謹性以及相互轉化的數學思想。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幾個例子,讓學生練習對數式和指數式的互換,在這種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規(guī)范的書寫,幫助學生了解二者的區(qū)別,有效的運用等價轉化思想。
這些分別是積的對數、商的對數和冪的對數。教師將(1)的證明過程寫到黑板上,之后讓學生探究后面兩個的證明過程。通過這樣的設計,教師先展示積的對數證明,可以證明對數的運算法則就是通過指數的運算法則完成的,之后讓學生自己探究商和冪的對數,并找學生上臺展示,能夠對學生的分類、類比以及歸納能力進行培養(yǎng),體現出核心素養(yǎng)中的數據分析以及邏輯推理。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教授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注重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數學文化及思想方法的教學,所以,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就要滲透核心素養(yǎng)內容,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學內容,感受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