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愛鋒
摘 要:我國新課改要求對學生的教育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遞,更要重視素質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而德育工作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不可忽略的工作內容。班主任在學生學習生涯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學生的道德品質、思想動態(tài)、學習狀況、身體健康以及生活情況都在班主任的關注范圍內。本文就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班主任 德育工作 實效性 提高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79
由于現階段學生所處社會環(huán)境愈加復雜,很多不良因素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及行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何讓學生在復雜環(huán)境中堅守道德底線,成為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而班主任擔負著掌握學生重要動態(tài)的重大責任,需要有效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將學生的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幫助學生在正確的人生軌道上穩(wěn)步前行。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及要求
班主任德育工作主要內容有:通過多種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品德方面的影響、行為方面的約束,來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操、民族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民主觀、法治觀、科學觀、集體觀念、勞動觀念以及正確的理想觀,然后以學生自己的認識、體驗及總結作為反饋,最終形成利于個人生存、適合社會發(fā)展的品德。
對于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的性格特征、成長過程中心理的變化、成長環(huán)境等主觀因素為基礎,緊緊圍繞國家的教育方針及培養(yǎng)理念,堅守中國五千年的傳統(tǒng)道德文化與民族理念,結合時代的發(fā)展與變化,最終培育出利于國家建設的青年人才。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提高策略
1.定期開展道德文化的教育活動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大國,我們的先輩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繼承并且發(fā)揚光大,但是我們現階段很多學生對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不熟悉的,而很多學生甚至不認識中國近代的一些偉大領袖,不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這是教育缺失,也是德育工作的不到位。中國歷史中有很多具備思想品德教育意義的文化內容,例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為使岳飛為國竭盡忠誠,岳母在他的背上刻字“精忠報國”;毛主席帶領紅軍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壯舉,等等。班主任在學生的德育工作開展中要充分發(fā)揮歷史文化對于教育的重要意義,例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可以組織開展“不忘共產黨”的朗誦活動,可以設計以偉人事跡為主題的板報,等等。通過各種開展教育活動,落實學生的德育工作。
2.端正教育態(tài)度,不以成績論成敗
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階段參與度最高的人,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造成影響。因此在學生的管理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必須一碗水端平,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喜歡但是不能偏愛,對于成績差的同學應多鼓勵,不能貶低、放棄,給學生一個公平的成長環(huán)境。
3.提高家訪頻率,家庭學校同教育
學校和家庭是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思想意識的主要環(huán)境,班主任需要提高家訪頻率,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保持健康的思想意識、養(yǎng)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德育工作的開展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教育新形勢下,班主任必須正確認識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并且通過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確保學生擁有健康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 楊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策略》,《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年第2期。
[2] 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名師在線》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