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霞
現(xiàn)代文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構成,也是檢驗初中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點。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現(xiàn)代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最終推進初中生綜合發(fā)展。本文主要探究改善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歸結為“傳授—接受”。在新課改日益推進的今日,這種和新形勢不符的“滿堂灌”現(xiàn)象依舊在課堂中隨處可見,語文教學中時常出現(xiàn)投入高、產出低的現(xiàn)象。調整傳統(tǒng)模式,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這是新課堂在整體上的要求。
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極易產生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的觀念主要是“唯試題論”“唯答案論”,教師講解也只是以試題的標準答案作為基準,有時自身都沒有弄清楚答案的根由,學生也沒有任何的頭緒。語文教師需要調整自身的教學思維,再次審視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意義,掌握好閱讀教學的實質,提高學生閱讀和學習文章過后的二次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需要沖破束縛,整合好教材中與教材外的現(xiàn)代文教學資源。另一方面,要注重啟迪學生理解與分析現(xiàn)代文,而不是將答案當作權威。
一位教師在對曹文軒先生的《孤獨之旅》進行教學時,調整講讀法,將這篇文章作為閱讀理解進行訓練。在正式教學前,首先為學生預留大約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自主閱讀,形成自主閱讀的熱情,培養(yǎng)自身的閱讀技能。教師設計了下面的問題:①本篇課文描述的事件中,哪一個事件是中心事件?②第十自然段描寫的類型是什么呢?在整篇課文內發(fā)揮的用途是什么?③“蛋!爸!鴨蛋!鴨下蛋了!”這句話精彩在哪里?能否調整為“爸!鴨下蛋了!”?原句體現(xiàn)出杜小康什么樣的思想感情?④聯(lián)系全文,分析杜小康這一人物形象的變化經(jīng)歷,簡述你的看法與理解。
許多學生很好地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從第二個問題開始,學生的回答失之偏頗,需要教師提供指導;對第三個問題,有些學生只關注了杜小康的“欣喜”,教師便讓學生與前一問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認識到杜小康不是“欣喜”而是“驚喜”。
上述教學案例中的教學方式,調整了教師以字詞、句段作為切入點的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模式,采用設置閱讀理解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不斷分析與探究,教師再有針對性地給予點撥,讓學生進入文本之中,產生自主閱讀的想法,提升了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在現(xiàn)代文閱讀指導中,只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不夠,還要指導學生閱讀技巧,讓學生熟練地應用正確的現(xiàn)代文閱讀方法,確保達到最佳的現(xiàn)代文閱讀效果。教師在組織現(xiàn)代文閱讀指導時,可以先帶領學生理順文章的思路,接下來尋找文章中的重點詞句與中心,將文章的段落標注得當。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中具有深度的內容,學生在了解與認知文章上將會更加全面,閱讀效果也會更佳。
例如,《蘇州園林》使用總分結構,針對蘇州園林的特征展開有效的描寫。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文章結構作為切入點,學習現(xiàn)代文閱讀技巧,帶領學生掌握好文章的內容與重點。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讓學生明確文章的大致內容和蘇州園林每個景點的細致特點,再帶領學生歸納蘇州園林的基本特征、文章的中心思想。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閱讀現(xiàn)代文的效率就會迅速地提升。
現(xiàn)代文和初中生的生活距離比較近,其閱讀難度比文言文小。語文教師要掌握巧妙構建閱讀情境的方法,將重點放在應試與閱讀技巧的教學上,以此來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構建閱讀情境時要和學生的生活相接近,能給學生綜合性指導,特別是要注重講解語言修辭、人物形象等有關的知識。
例如,《濟南的冬天》這篇散文以描寫景物的方式表達情感。作者精準把握濟南冬天的具體特點,文中滲透了對濟南和祖國大好風光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多次朗讀課文,體會自然景物的魅力,感受在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練習精讀課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作用與含義,分析精彩的語句與段落,并且做好摘錄工作。學生在課文學習完畢,所掌握的寫作方法對于他們未來的寫作與考試都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要增強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堅持學習,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擅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訴求與意見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春》,在導入新課時使用互動教學法:同學們,一年由四個季節(jié)所組成,夏天有夏天的熾熱,秋天有秋天的寂寥,冬天有冬天的寒冷,春天的特征是什么呢?請用一個成語總結。有學生說春暖花開,還有學生說萬物復蘇、萬象更新等等。下面大家一起跟隨作者的筆觸,去看一看美麗的春色。
在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四輪閱讀訓練,旨在增強課堂教學的效率。一輪誦讀,讀時注重生字的讀音,整體把握文章的大意;二輪誦讀,將文中的“景”“物”作為切入點,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三輪誦讀,體會作者對于春天的熱愛;四輪誦讀,鑒賞語言,提升欣賞現(xiàn)代文的能力。
初中生普遍在學習語文時依賴教師,一旦遇到困惑的問題,就等待教師解答迷津,自己則放棄思考。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語文教師應當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參與課堂,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例如,初中語文課文《孔乙己》的文體是小說,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將教材作為依托,為學生介紹小說的知識,例如環(huán)境、人物與情節(jié)是小說三要素。還要應用戲劇的沖突理論來分析人物形象,探究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原因,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可以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為提升初中生的寫作水平做好準備。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掌握閱讀教學的重點,營建開放的閱讀氣氛,激發(fā)初中生的閱讀積極性,讓現(xiàn)代文能夠融入學生的心中。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針對水平各異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尋找現(xiàn)代文閱讀的內涵,讓初中生的思維更加具有高度。
作者簡介:江蘇如皋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初中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