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小茜
◆摘? 要: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認為作文能力能夠直接綜合語文學科當中的各項能力。可是目前作文學習對學生產(chǎn)生了壓迫感,教師需要著力于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作文水平獲得更多提高。學生們所處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很大,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可以給他們充足的學習動力,鼓舞學生們學習新的東西,探索新的事物。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僅是指周圍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備良好,更是指學生們所處的精神方面的環(huán)境比較良好。本文主要討論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當中的學生互改。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習作評改;小小評論家
語文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拓寬語文學習的范圍。在當前情況下,許多學生認為語文學習枯燥乏味,所以就對這一學科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從而使得語文素養(yǎng)較差,而語文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對基礎知識的把握。另外,要想擁有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必須要有豐富的閱讀積累作為基礎,所以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時,將閱讀局限在課堂教學當中是遠遠不夠的,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對寫作之前的指導會比較重視。在學生寫完之后,教師也會分別進行評改。但是這樣的教學效果相對較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寫作,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修改以及相互修改。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在作文學習中掌握主動權,并且獲得更加顯著的作文能力。
一、教會學生改作文的標準和要求
要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參與修改作文,如果缺乏評改的標準以及要求,學生很有可能會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下手。所以,在學生進行互評習作之前,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評改的具體標準要求。教師可以從簡單到難,由淺入深的列舉幾條不同的要求,每一條要求各有分數(shù),分別是:題目格式是不是正確;卷面是不是整潔;是否出現(xiàn)了標點符號錯誤;是否出現(xiàn)了句子錯誤;是否存在病句;中心是否突出;選材是否得當;基本結構是否分明;表達方式是否準確;語言是不是精煉。遇到一些精彩的句子的時候,要通過波浪線標記出來,批改的同學必須認真負責,對同學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質獲得全面提升。
二、組織學生互批作文
學生對批改要點必須足夠明確,分幾個不同的步驟來進行作文的批改。首先需要讓學生和同桌相互之間交換作文來進行批改,重點是要觀察作文格式以及卷面和標點,還有是不是出現(xiàn)了病句等問題,然后再根據(jù)黑板上面第一條到第五條的要求來進行扣分。這些要求都是需要學生獨立進行閱讀和修改來完成的。每一次批改學生都極其認真,生怕將同學的作文改錯或是漏掉分數(shù)。每個學生都會認真閱讀,甚至會拿出字典,唯恐自己漏掉了錯別字。然后使用紅筆在修正欄上寫上相對應的評語以及分數(shù)。一般情況下,學生在通過這樣的方式修改2~3次之后,就會對批改的要求掌握得較為熟練。不但能夠記住自己在寫作文時候最基礎的要求,同時看見別人的內(nèi)容不恰當時也會及時指出。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卷面將會變得更加整潔,同時,在動手寫作的時候也將變得更加嫻熟。
第二步就是由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作文批改。一般情況下,根據(jù)座位自然分成學習小組就可以了。每一個小組都有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強的組長,由組長來安排學生相互交換文本,然后再根據(jù)黑板上面的展示進行批改。一旦遇到了不確定的地方,就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如果這些問題都難以確定,可以向教師求助。在大家都給出了相關意見之后,由組長將意見綜合起來,寫在修正欄當中。有一些意見是非常精準的,并且具有創(chuàng)意,為了可以讓學生更具有自信心以及寫作的成就感,在批改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找到作文里的優(yōu)點,并且進行標示。有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來進行交換修改,使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朋友或是作文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給自己來進行修改。也可以把寫作相對較為優(yōu)質的學生和較差的學生相互進行組合,同時也可以輔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帶著一些寫作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對同學作文進行集體評改,也可以加入到小組的批改當中去,和學生一起完成探討和修改。
三、讓學生成為“小小優(yōu)秀評論家”
在學生修改完畢之后,將作文發(fā)回給學生,由學生謄抄在正稿本上,然后由教師進行統(tǒng)一評改。在評改完畢之后,選擇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使用手機拍攝,然后傳到電腦上打印出來貼在墻壁上。在作文貼完之后,號召學生進行閱讀,并且要建議學生在閱讀完畢之后使用便利貼寫上自己的感受或是看法。一旦跟帖的內(nèi)容比較精彩,也可以獲得教師的禮物。當然有一些學生不看作文,隨便回復內(nèi)容和作文相互之間不符,也很有可能會受到批評或者懲罰。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評論當中將會有一些非常精彩的回復,而教師也將會充分了解學生的世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學生在進行互評互改的過程當中,可以獨立完成改評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合作起來進行探索,通過親身嘗試得到初步感知,從簡單一直到復雜,從字詞句一直到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這樣的方法,時間長了,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對于文章的閱讀審美,同時也可以改善學生作文在寫作之后不檢查的壞習慣,這對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根據(jù)實踐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上批改作文的方法是比較可行的,效果也非常顯著。當然 這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過程,學生發(fā)展個體是極其不平衡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并且因材施教,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擁有取長補短的意識,促使全班的同學都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去,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寫作學習的過程當中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亞紅.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策略[J].新絲路:上旬,2020(03):1-1.
[2]王婷.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J].女報:家庭素質教育,2020(04):38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