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體
◆摘? 要:新時期,中職學校越來越強調“促進健康、加強素質、培養(yǎng)能力”的教育目標,將學生的團隊意識作為重要的培養(yǎng)指標。因此,中職體育教學只有通過不同形式的改革,重點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全學生的心理,培養(yǎng)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體育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才能讓學生樹立終生體育觀念的目標。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團隊意識
在中職體育教學課堂,教師要重視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科學的開展教學實踐,從而提高學生團隊意識,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在實踐分析過程,從多方面總結了提高中職體育課堂學生團隊意識培養(yǎng)水平的途徑。
1團隊精神的相關概述
在歷史發(fā)展期間,團隊精神一直可作為人類發(fā)展的精神財富。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時期,團隊精神均可發(fā)揮更為關鍵的作用,其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團隊精神已經成為當前企業(yè)在人才聘用和選拔時的重要考慮因素。當前在學術研究方面,針對團隊精神的內涵研究成果較多。部分研究者提出,團隊精神便是個體對自我價值的追求,充分意識到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更為重視共同利益目標,從態(tài)度和行為等多方面達成集體目標。此外,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團隊精神可作為團隊成員對組織所形成的認同感和滿意度,并為完成共同目標而奮斗的精神。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在結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綜合上述研究結論,可將團隊精神的內涵概括為:團隊成員具有共同的意識,重點達成利益目標,并主動發(fā)揮個人的潛能和智慧,體現出個人的個性特征來與其他成員合作完成既定的任務。依據上述內涵,良好的團隊精神便是要求中職學生要形成更高的團隊意識,并在此意識的影響下自主培養(yǎng)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從而與其他成員建立更為和諧的合作關系。
2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對策
2.1開展團隊體育競技活動,增強中職生的集體榮譽感
當前社會對中職學生的要求逐漸提升,市場各企業(yè)在選拔人才時也更注意衡量人才所具有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這便要求中職學生在接受體育學科培養(yǎng)期間,不但要形成更高的凝聚力,同時還需提升綜合素養(yǎng),在團隊中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并體會由合作獲得的成就感。對此,教師可有意識地為學生組織各類競技活動,讓學生以追求集體榮譽感為目標,從競賽活動中體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并在能力提升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
當前中職體育教學活動需為學生搭建更多的競爭與合作的平臺,通過組織各類競賽活動來鍛煉學生在團隊內的合作精神。在具體協(xié)作期間,學生需明確在團隊內部需合作,團隊間競爭的形勢,在集體中進行合作更容易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如在參與田徑訓練的接力競賽時,教師便可結合學生的技能水平進行科學分組,形成相應的組別后,教師先向學生介紹競賽規(guī)則,給學生預留10min的時間進行賽前準備,學生可全面了解自身和競爭對手的特點,在熟悉對手及隊友的基礎上安排具體的交棒環(huán)節(jié),并對競技過程進行細致觀察和分析。在整個訓練期間,學生可觀察出不同環(huán)節(jié)的交棒人員在時間方面存在差距,也客觀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團隊在合作狀態(tài)下所取得的成績,感受到集體共同努力完成項目的意義,從而形成集體榮譽感。
2.2合理應用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
中職階段的學生具有較為明顯的好奇心理,通過調查可知,中職生更傾向于接受游戲形式的教學,因此教師采用游戲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不但能夠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可通過參與游戲活動來釋放學習壓力,教師在此期間向學生滲透合作意識,這樣學生便可自覺通過合作形式完成游戲項目,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具體實施期間,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進行兩人三足游戲活動,教師提前準備好綁繩,并向學生介紹游戲規(guī)則,學生可自主選擇小組結合的方式,以此增加游戲的靈活性。學生在參與活動前,會提前了解可能摔倒的風險并做好預防,在此期間便可體現出團隊間的合作與默契程度,學生也可在此期間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形成更高的默契程度。此后教師便可倡導學生邊喊口號便競賽,全面提升小組的速度。為優(yōu)化學生對身體的支配能力和協(xié)調性,鍛煉團隊合作意識,教師還可在后續(xù)的游戲中增加難度,提升參與游戲的人數,這樣便為學生提出更高的默契要求。完成游戲活動后,多數學生會從中體驗到游戲的樂趣,以及合作的意義,意識到只有共贏才能促進個體獲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2.3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強化團隊合作的向心力
在現代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可作為應用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除了明顯提升教學活動的質量外,還可促使學生在此期間提升合作的意識,主動探索合作的方式,形成更高的默契程度,從而獲得預期的結果。
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活動時,教師為學生講解三步上籃動作要領,除了進行動作示范講解外,還可將學生進行分組。為提升教學活動的實施效率,教師可陸續(xù)為不同小組演示動作技巧,并倡導小組內成員進行相互監(jiān)督練習,從而共同進步。教師可為學生預留出20min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時間,此后教師便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在小組中選擇一名代表進行演示,鼓勵小組學生提升動作的規(guī)范性,并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如手腳支配不協(xié)調等。此間重點可讓學生發(fā)現學習難點,感受到團隊協(xié)作所獲得的幫助,同時也可對錯誤進行糾正。該種教學模式不但可提升學生對籃球技術的掌握水平,還可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強烈的團隊凝聚力。
3結束語
總之,在進行體育教學實踐研究過程,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進一步幫助學生加強團隊合作能力,從而為學生團隊意識培養(yǎng)提供有效保證。希望通過以上分析,能提高中職體育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胡亞明.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體意識的培養(yǎng)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9(29):222-223.
[2]許猛.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分析[J].才智,2018(06):114.
[3]陳俊.論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J].中國培訓,2017(19):60-61.
[4]任賢剛.論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體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