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韌
摘 要:班主任一直在探索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和成長的班級之道,嘗試從文化建設(shè)、班隊活動、發(fā)展空間等方面進行探索,力求尋找到適合的班級文化,給學生最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適合的活動,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升;適合的發(fā)展空間,讓學生潛能無限。
關(guān)鍵詞:適合的;班級環(huán)境;班隊活動;發(fā)展空間
《關(guān)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營造健康的教育生態(tài),大力宣傳普及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也明確指出:關(guān)心每個學生,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斑m合的教育”是國家教育意志的新表達,也是以生為本理念的具體化。
我常說:當班主任面對一個班的孩子時,無形中就許下了猶如婚禮般的誓言——無論胖瘦美丑,無論高低貴賤,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要接納他,愛護他,幫助他,促他成長。應努力尋找到“適合學生的班級之道”。
一、適合的班級文化,給學生適宜的環(huán)境
首先從環(huán)境育人開始,建議班主任根據(j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優(yōu)勢,為班級設(shè)計獨具風格的班級文化。我所帶的班就是以“HAPPY”為名,是因為我倡導做幸福老班,希望每個孩子在班級里快樂成長。“學會分享、學會感恩,快樂你我他”是我的真正目標。
圍繞這一主旋律,長期在班級實行了“小鬼當家制”,讓每一個學生為班級服務。班級的日常由大家競選輪流擔當,在當家的過程中允許學生犯錯,采用“事不過三”的班規(guī)制度,“每日三省”引導學生自糾自省。
走進學生,建立“楊老師聊天室”。孩子開始手足無措、張口結(jié)舌,我便笑臉相迎,蹲下身子說話,慢慢地孩子的戒備心沒了,他們會把所有的快樂與憂愁同我分享,將我視為答疑解難的使者。漸漸地孩子開始關(guān)注到班級的建設(shè)。
“六一”兒童節(jié)布置班級時,有孩子來聊天室找我:“楊老師,我想利用教室和走廊的墻壁,貼上班級的介紹和每個同學個人的才藝?!庇谑?,班級的墻成了會說話的墻,課間總是圍了一大群其他班的孩子……我們班成了大家最艷羨的集體。在這種快樂的氛圍里,學生的歸屬感、自豪感大大提升,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也隨之增強。
二、適合的多彩活動,促學生能力提升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倡導“我活動我快樂,以活動促進步”理念。于是,師生群策群力有了班級獨一無二的節(jié)日和活動:“美食節(jié)”“當家日”“才藝節(jié)”“朗讀節(jié)” “點贊節(jié)”“手工節(jié)”“玩具節(jié)”“小樹穿衣”“快樂贊吧”“家長老師”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多彩的活動中提升素質(zhì)和能力。
每年三月的“點贊節(jié)”:尋找身邊幫助過自己的人,為他們點贊,學會感恩。學生給保潔阿姨和保安叔叔點贊,感謝他們默默奉獻、堅守崗位;為父母點贊,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處處都有值得感恩的人,更要有為身邊的人服務的意識。
“家長老師”的家校聯(lián)動模式,充分發(fā)掘家長的潛能,讓每一位家長成為特殊的“老師”?!鞍职种v故事”“媽媽家務指導團”“祖輩傳統(tǒng)節(jié)日宣講隊”等應運而生,師生、親子、家校關(guān)系更和諧了。我們開展的活動各班競相效仿,還被《中國少年報》、安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
三、適合的個性空間,給學生驚喜不斷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只有承認差異,尊重個體,才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我們利用學校的課程超市和班級的多樣活動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長,挖掘他們的潛能,這時他們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限驚喜。
起初小丁同學可是有名的“超磨”,每天都在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為什么人走在路牙上會掉下來?書包為什么那么重?正在家長一籌莫展之時,全國青年科學家俞教授走進課堂活動,他得知小丁的情況,鼓勵他深入研究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做技術(shù)指導,前提是小丁答應完成最基本作業(yè)。沒想到小丁僅用一個月就發(fā)明了“減負書包”,并且獲得了市“小發(fā)明”獎,讓人不得不驚嘆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
小丁的成功讓更多的家長開始關(guān)注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親子關(guān)系也更融洽。
承認差異,因材施教——這是傳統(tǒng),更是時代的要求。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努力探尋適合每一個學生的班級之道路,才能真正實現(xiàn)讓每個學生成長為獨具個性的國之棟梁的理想。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J].教育科學論壇,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