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中醫(yī)院 內科,江蘇 徐州 221600)
腦梗死又叫做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一種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主要因為缺氧和缺血造成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者軟化[1]。而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致病原因十分復雜,且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治療的治療效果并不十分顯著[2]。為提高患者預后,降低致殘率,本文特選取我院收錄并給予相應治療的4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分組對照法,通過將常規(guī)治療、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兩種治療方式應用后患者的生化指標、肢體功能及神經功能進行比較,來探討和分析兩種治療方式實際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采用分組對照法指導本次研究,選取起始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選取對象為同一時間段內,我院收錄并給予相應治療的4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性的將這46例患者分為兩組,并采用抽簽的方式,給予不同組別的患者不同的治療方式,組別名稱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有患者2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49~76歲,平均(63.35±4.8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2例,女11例;年齡50~79歲,平均(64.33±5.20)歲;兩組患者的發(fā)病時間均在4.5 h之內;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對照組:瑞舒伐他?。暇┱筇烨缰扑幱邢薰?,規(guī)格:10 mg×7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0670)進行治療,10 mg/次,1次/d;聯合抗血小板治療,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0 mg×30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21)100 mg/d和氯吡格雷(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75 mg×7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6410)75 mg/d。兩組治療周期均為8周[3]。觀察組:將阿替普酶(愛通立,德國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規(guī)格:50 mg,批準文號:注冊證號 S20160055)以0.9 mg/Kg的劑量溶入100 mL的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治療,將其中10%的溶液于1 min內靜脈推注完畢后,將剩余的藥液在60 min內對患者進行持續(xù)的靜脈滴注,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情況,并在治療24 h后給予患者腦CT復查,若無出血現象則應給予常規(guī)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
1.3 觀察指標。于患者治療前后對患者的病殘程度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分,并將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定為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指標檢查處于正常值,且自理能力恢復)、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各項指標檢查均有較為顯著的改善,且自理能力逐步恢復)、有效(臨床癥狀和各項檢查指標顯示有所改善,但自理能力并未逐步恢復)和無效(均未達到上述標準)。采用卒中量表(NIHSS)[4]評分患者的神經功能,包括患者的語言功能、肢體肌力、意識水平、注意力和眼球活動等多個維度,分數越高,神經功能損害情況越嚴重。采用肢體運動功能(FMA)[5]評測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數越高,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得越好。采用Barthel指數[6]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共包含十項,分數越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評分患者的昏迷情況,包括針眼反映、語言反應和肢體運動三項,滿分為15分,分數越高,預后越好。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組間相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在實施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和平均C反應蛋白水平組間相較P>0.05;在實施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指標均有所降低,組間相較P<0.05;且觀察組指標更優(yōu),組間相較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化指標比較(±s)
組別 對照組(n=23)觀察組(n=23) t 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μmol/L)治療前 31.42±7.24 31.51±7.76 0.0407 0.9677治療后 17.94±4.93 11.15±3.75 5.2572 0.0001 t 7.3806 11.3294 -- --P 0.0001 0.0001 -- --治療前 20.85±5.88 21.23±5.92 0.2184 0.8281治療后 14.27±3.48 10.08±3.52 4.0596 0.0002 t 4.6185 7.7639 - -P 0.0001 0.0001 - -C反應蛋白(mg/L)
2.3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神經功能、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昏迷程度。通過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比對照組患者更低,FMA評分、Barthel指數和GCS評分比對照組患者更高,組間相較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NIHSS、FMA、Barthel、GCS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后NIHSS、FMA、Barthel、GCS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NIHSS評分 FMA評分 Barthel指數 GCS評分對照組 23 8.17±2.36 53.17±5.85 42.86±5.17 2.86±0.53觀察組 23 4.43±1.52 60.54±6.38 53.33±6.06 3.30±0.75 t - 6.3896 4.0833 6.3036 2.2977 P - 0.0001 0.0002 0.0001 0.0264
本次研究各項數據比較結果顯示,應用阿替普酶行溶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30%,明顯比應用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73.91%)更高,組間相較P<0.05。此項研究證實,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相對于常規(guī)治療而言,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小患者的腦梗死面積。在實施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和平均C反應蛋白水平組間相較P>0.05,說明兩組患者入組前的生化指標并無顯著差異,為之后的比較提供了必要性的前提;在實施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和平均C反應蛋白水平均有所降低,組間相較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指標更優(yōu),組間相較P<0.05[7]。此項研究證實,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常規(guī)治療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但是相對于常規(guī)治療而言,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的效果更優(yōu),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通過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的NIHSS評分比對照組患者更低,FMA評分、Barthel指數和GCS評分比對照組患者更高,組間相較P<0.05。此項研究證實,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相對于常規(guī)治療而言,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缺損情況和肢體運動功能,縮短患者的康復進程,除此之外,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對提高患者預后具有較大的幫助。綜上所述,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相對于常規(guī)治療而言,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小患者的腦梗死面積,改善患者的各項指標,縮短患者的康復進程,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