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萍
摘 ?要:興趣是小學生最好的教師,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擁有強烈的學習源動力,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小學階段正處于思維發(fā)散的關鍵階段,班主任要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源動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本文分析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源動力的教學策略,以期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班主任;學習源動力;教學策略
一、保障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程度
班主任在教學中,要確保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程度,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班主任可以經常組織課堂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收獲一些知識,提高學習能力;班主任還可以經常使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其對新知識的鉆研興趣。
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班主任在教學中,要意識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將自信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班主任要適當地調整教學的策略,多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狀況,盡量采取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建立班級積分制度
1. 課堂積分。在課堂上,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個人和小組的表現,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活動中進行積分,記錄在黑板上畫的積分表中。積分表包括“預習、參與、正確”三部分,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加分,能給予學生直接性地鼓勵,調動班級的競爭氛圍。
2. 作業(yè)積分。通常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等級評判就是“優(yōu)、良、合格”三個等級,這種評價片單一化和形式化。班主任需要在作業(yè)評價中增加積分和評語兩個板塊,其中,具備書寫端正、正確率高、有家長批閱簽名的作業(yè)可以獲得三分。班主任要針對性地為學生作業(yè)進行點評,讓學生有明確的努力方向,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
四、不定期設置頒獎活動
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從獎項中獲得自信和學習的動力。班主任可以不定期設置頒獎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很多的得獎機會。
五、發(fā)揮家校聯系的優(yōu)勢
班主任要加強家校聯系的緊密性,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發(fā)揮作用,并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班主任要多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給學生提供更多地陪伴與鼓勵,讓學生在家庭教育中擁有很多高貴的品質,這些品質遠遠超過學生在校取得的好成績和任何人的夸贊。
六、組織學習競賽
班主任經常組織一些學習競賽,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積極性。班主任在教學中可以自然地提出一些競賽題目,組織學生完成題目,了解學生現階段的解題情況。
學習源動力藏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只有將學習源動力激發(fā)出來,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學生才能抵抗各種學習壓力。
(責任編輯:胡甜甜)
參考文獻:
[1]劉愛玲. 班主任如何正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源動力[J]. 山海經,2016(10):161.
[2]張演坤. 談談小學班主任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源動力[J]. 中華少年,2016(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