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芳
【摘要】百年黨史,波瀾壯闊。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是新時代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應有之義。本文從四個方面詮釋了學生學習黨史的時代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增強使命擔當,努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黨史教育 思想政治課 時代價值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思想政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在思政課開展對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是思政課的應有之義,更是思政課老師高質(zhì)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思政課老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講好黨史,講活黨史,講透黨史,以豐富的紅色寶庫和紅色資源教育學生“學史明理”;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滋養(yǎng)學生“學史增信”;以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引導學生“學史崇德”;以家國情懷和與時俱進精神召喚學生“學史力行”。
一、學史明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
黨史教育不是一般的歷史教育,而是以歷史為基礎的唯物史觀教育。一是思政課老師要強化自身的黨史觀。要善于從百年黨史中探析啟示,運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紅色教育資源,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系統(tǒng)性,要善于從中西方歷史與發(fā)展的的對比中,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xù)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80多年中華民族發(fā)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二是思政課老師要引導學生學史明理。要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周,讓學生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幫助學生擴展歷史視野、培養(yǎng)歷史情懷,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堅決抵制和反對非主流意識形態(tài)特別是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瑘远▽χ袊厣鐣髁x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著力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學史增信,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史增信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要求。增信,既要求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也要求增強對共產(chǎn)主義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思政課教師要認真學習研究黨史,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黨史這座充滿著理想信念光輝的紅色寶庫,一要以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為依托?;仡櫸覀凕h在走過的百年征程中,正是無數(shù)的共產(chǎn)黨人,以堅強的信念、堅定的信仰、豪邁的氣概,撐起了百年大黨的錚錚脊梁,鋪下了民族復興之路的塊塊基石。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xiàn)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讓學生在可觸及的感受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體會他們的心路歷程,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不斷升華思想境界。二要利用好黨的紅色資源。積極開展重回革命圣地、重走長征路、祭奠革命先烈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常懷感恩之心,緬懷之情,讓學生在實際感受中體悟理想信念的力量,讓精神和思想得到洗禮。
三、學史崇德,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
對當代青年學生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當我們以不同形式給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時,就是讓學生在重溫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作為新時代的政治課教師,一要以黨史為生動教材。給學生多講講革命烈士、先鋒模范、先進典型的紅色故事,講講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當這些歷史故事真正走到學生心中,他們身上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就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獲得理想信念。要讓學生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二要用歷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歷史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年一代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勇敢斗爭,努力學習,積蓄知識能量,為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不懈奮斗。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全體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四、學史力行,引導學生增強使命擔當
一是青年學生要學史力行。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地把黨史教育融入到學校思想政治課之中。黨的歷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二是青年學生要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作為思政課教師,把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植根于思政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高度的革命熱情和堅定的信仰引導學生學史崇德、以家國情懷和與時俱進的精神召喚學生學史力行,增強使命擔當。讓青年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一系列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刻認識自身的歷史使命和現(xiàn)實擔當,自覺把自己的志向同國家的命運緊密連接起來,實現(xiàn)個人成長成才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講話》2021.2
2 《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人民出版社 2021.2
3《湄洲論壇》 2021.3期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