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榮陽 湯梅燕
一、案例背景
筆者執(zhí)教了水平二:四年級“耐久跑”一課,參考教材為2019年人教版。耐久跑教學內容簡單,動作單一,單純的跑圈練習或定時跑步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筆者經過認真思考和多次磨課,借助音樂、改變跑步路線、定向越野等形式,讓一節(jié)原本枯燥無味的耐久跑變得多姿多彩,讓學生體驗耐久跑的樂趣,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
二、案例描述
耐久跑是小學田徑教材中的一項比較重要而又難上的內容,對發(fā)展小學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質及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等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耐久跑動作單調,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運動認知和基礎,有助于其掌握耐久跑技術動作。四年級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樂于挑戰(zhàn)自我和競爭,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筆者通過設置不同的圖形跑、定向跑等活動,教學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隊形設計為以教師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兩個同心的六邊形,既便于老師講解示范、學生易于觀察掌握,又能達到趣化體育課堂的效果。在練習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對于跑不動的學生,既有言語的激勵,又能夠讓學生及時自我調整,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體驗耐久跑的樂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本課教學主要按以下三步完成。
1.體驗有節(jié)奏的呼吸——掌握“兩步一呼、兩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筆者鑒于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心肺功能發(fā)育還未完善,“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耐久跑呼吸方法過難,根據人教版教材中耐久跑的重點,靈活降低了耐久跑的難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為“兩步一呼、兩步一吸”,學生站在六邊形的頂點位置,通過原地踏步、慢走、慢跑三種方式體驗有節(jié)奏的呼吸,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重點,活躍了課堂氛圍。
2.三種路線練習耐久跑——發(fā)展學生持久奔跑能力
耐久跑,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跑得持久。而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單一地進行跑圈練習一定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筆者選擇了三首不同節(jié)奏的音樂,學生練習效果良好。三首音樂的跑步時間也是嚴格控制的,從2分鐘到3分鐘到4分鐘,逐漸增加跑步時間,提高了學生的持久奔跑能力。
為增強學生耐久跑練習的趣味性和新穎性,通過設置三種不同的跑步路線進行跑步練習,活躍課堂氛圍。這個時候筆者又安排了游戲“移形換位”,并帶領第一組學生進行示范練習,跑步路線為1-A-B-2-1-A-B-2,繞四邊形循環(huán)慢跑,第二組跑步路線為2-B-C-3-2-B-C-3,其他小組以此類推。
新課標提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筆者在安排練習時,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體情況,除了讓小組成員輪流做排頭,還向學生強調,跑步時若出現(xiàn)不適,要及時撤到起點處休息,每一次練習最多只可以休息一組。這樣既能保證全體學生的鍛煉機會,還能照顧到肥胖或者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基本的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3.定向越野——體驗耐久跑的運動樂趣
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耐久跑練習,引導學生體驗耐久跑的運動樂趣,提高學生持久奔跑能力,筆者安排了定向越野拓展練習:以南京這一城市為中心,向周邊城市旅行,每個城市放六張明信片,一個小組一張行駛路線圖,到達后排頭選擇一張明信片,最終每個小組的同學手中都有一張明信片。筆者發(fā)現(xiàn),這樣的安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
三、案例反思
1.趣化體育課堂,激發(fā)學練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一項學習內容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案例中,筆者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注重游戲的運用、語言的激勵,讓一節(jié)原本枯燥的耐久跑趣味橫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練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做,掌握耐久跑技術動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2.優(yōu)化教學設計,突出學生主體
一節(jié)好課離不開用心的準備,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筆者在本節(jié)課教學時,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優(yōu)化教學設計,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練習,利用音樂和路線的變換,讓課堂更加新穎和有效。筆者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定向越野地圖,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
3.精準教學手段,提高身體素質
新課標提出健康第一的課程基本理念,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發(fā)展體能。筆者在執(zhí)教時,精準選擇教學手段,耐久跑時間由短到長,逐漸增加跑步時間,提高學生持久跑的能力。以期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協(xié)調和全面發(fā)展。
4.關注學生差異,彰顯顯性評價
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存在個體差異。在教學時,筆者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采用異質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全程參與。同時,允許學生體力不支的情況下選擇休息一組。評價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筆者利用明信片對學生的耐久跑進行顯性評價,一方面查驗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另一方面讓學生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做到有教、有學、有評。
作者簡介:彭榮陽(1986—),本科,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學教師,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湯梅燕(1987—),碩士,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學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