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康麗,周一奮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廣州,510220)
譫妄是一種急性認知與注意功能障礙綜合征,通常表現(xiàn)為注意障礙、思維混亂、定向力減弱及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遲緩等,多發(fā)于老年人群,其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譫妄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的發(fā)生率較高,當患者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時,其發(fā)生率高達80%[1]。有研究[2]表明,譫妄的早期診斷及干預可以縮短患者機械通氣時間,提高其治療效果,改善預后。ICU意識模糊評估法(CAM-ICU)[3]是一種可靠且有效的譫妄評估量表,適用于病情復雜的患者,如癡呆、高齡或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的ICU患者。除此之外,CAM-ICU也是一種系列性的評估工具,可供ICU醫(yī)師或床旁護士使用?;诖耍狙芯坎捎肅AM-ICU對患者的譫妄情況進行早期評估,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ICU收治的200例患者臨床資料,本研究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納入標準:① 于本院ICU接受治療;② 無氣管插管禁忌證,且行氣管插管。排除標準:① 在ICU停留時間<24 h;② 無法正常溝通或溝通困難;③ 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10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按照CAM-ICU評估的1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2組間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2.1 常規(guī)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颊哌M入ICU后,對其進行臨床觀察、監(jiān)測生命體征等基本護理。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及時反饋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應對方式。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治療和護理時間,于每日11:30~12:30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幫助患者放松心情。每天與患者溝通3次,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若患者出現(xiàn)精神恍惚、意識障礙,有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思維混亂、言語表達不清和感知障礙等,則符合譫妄的相關診斷,須立即反饋給醫(yī)師進行對應處理。
1.2.2 CAM-ICU評估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用CAM-ICU評估方式,對患者譫妄進行早期評估。
1.2.2.1 護理培訓 ICU護士更適合對患者進行CAM-ICU評估。由護士長對ICU護士進行專業(yè)的培訓和考核,內容包括譫妄的理論知識、臨床表現(xiàn)及CAM-ICU評估方式,考核通過后方可參與研究。
1.2.2.2 評估時間及頻率 ICU護士在患者入科時即對其進行CAM-ICU評估,隨后每隔12 h評估1次,反復評估有助于提升護士對譫妄的判斷。
1.2.2.3 評估前準備 開展CAM-ICU評估前,采用Richmond躁動-鎮(zhèn)靜量表(RASS)[4]對患者的躁動、鎮(zhèn)靜情況進行評估。當RASS評分≤-4分時,暫緩CAM-ICU評估;當評分≥-3分時,對患者進行CAM-ICU評估。
1.2.2.4 CAM-ICU評估特征 CAM-ICU評估主要包含4個特征,具體如下。特征1為精神狀態(tài)改變或波動,需對患者目前的精神狀態(tài)與其入科時的狀態(tài)進行比較,當患者在入科24 h內存在精神狀態(tài)改變或波動,則該特征被判斷為陽性。特征2為注意散漫,采用圖片法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注意力下降或不集中的情況,圖片法滿分為10分,若得分<8分,則該特征被判斷為陽性。特征3為思維混亂,通過直接回答是否的4個問題及執(zhí)行簡單的指令來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思維混亂的情況。若患者無法正確回答3個問題或完成簡單的指令,則該特征被判斷為陽性。特征4為意識程度變化,當患者RASS評分≠0分(0分表明清醒且平靜),出現(xiàn)警覺、嗜睡、昏睡或昏迷時,則該特征判斷為陽性。
1.2.2.5 結果分析 當特征1和2均為陽性,且特征3或4其中之一為陽性時則判斷存在譫妄。當患者在判定為譫妄后,應立即報告醫(yī)師對其進行治療和護理。
1.3.1 譫妄早期檢出率和躁動型譫妄發(fā)生率 于患者入科第2天開始至出院前,采用CAM-ICU每隔12 h對譫妄早期檢出情況和躁動型譫妄發(fā)生情況進行評估。躁動型譫妄是指患者出現(xiàn)煩躁不安、言語錯亂、幻聽或幻視,甚至出現(xiàn)攻擊行為等表現(xiàn)。
1.3.2 意外拔管率 于患者入科第2天開始至出院前,觀察并記錄2組患者的意外拔管情況。
1.3.3 住院情況 對2組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進行記錄和比較。
1.3.4 生命質量 于入科時和出科1周后使用諾丁漢健康量表(NHP)[5]對2組患者的生命質量進行評估。NHP包括軀體活動、社會生活、精力、睡眠、情感和疼痛6個維度,共38個條目,各維度總分為100分,得分與患者的生命質量呈正相關。
2.1 2組患者譫妄情況和意外拔管率比較
觀察組的譫妄早期檢出率高于對照組(P<0.05),躁動型譫妄發(fā)生率和意外拔管率均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譫妄情況和意外拔管率比較[例(%)]
觀察組的機械通氣時間和ICU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均<0.05),ICU治療費用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住院情況比較
2組在入科時的NHP各項評分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2組在出科1周后的NHP各項評分均較入科時升高,且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NHP評分比較分)
譫妄癥狀波動起伏較大且常在夜間加重,患者常出現(xiàn)時間、人物或地點等定向紊亂,易激惹,嚴重時會出現(xiàn)幻覺、妄想等癥狀。因此,譫妄極易引起患者產(chǎn)生過激行為,如意外拔管等,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
CAM-ICU是一種適用于ICU接受機械通氣治療患者的譫妄評估工具,其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6]。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入科后立即使用CAM-ICU多次評估ICU患者的譫妄情況,其早期檢出率為49.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3.00%(P<0.05),且觀察組的躁動型譫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盡早地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譫妄,并對其進行有效干預,可明顯減少因譫妄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不良事件,如意外拔管的發(fā)生[7]。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應用CAM-ICU評估患者的意外拔管率較常規(guī)護理患者更低(P<0.05)。譫妄的早期篩查及特定的干預治療是疾病發(fā)展、轉歸的關鍵所在。傳統(tǒng)的譫妄篩查具有步驟復雜繁瑣、評估時間過長及對評估者要求較高等缺點,不利于譫妄的早期檢出。相比之下,CAM-ICU具有內容簡單、操作便捷且易被床旁醫(yī)護人員掌握等優(yōu)點。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機械通氣時間和ICU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ICU治療費用少于對照組(P均<0.05)。究其原因為,通過CAM-ICU評估可盡早檢出譫妄,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從而縮短了機械通氣時間和ICU住院時間,減少了治療費用,減輕了患者家屬的經(jīng)濟負擔[8]。本研究還對患者出科1周后的生命質量進行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NHP各項評分均較對照組更高(P均<0.05),可知應用CAM-ICU評估對于提升ICU患者的生命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分析原因為,CAM-ICU通過便捷的圖片法克服了傳統(tǒng)觀察無法對語言或視力障礙患者進行評估的缺點,并且結合RASS對患者的譫妄癥狀進行科學評估,極大地提高了譫妄早期評估篩查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并及時進行干預,進而提升其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應用CAM-ICU評估可有效提高ICU患者的譫妄早期檢出率,降低其躁動型譫妄的發(fā)生率和意外拔管率,縮短其機械通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減少其治療費用,提升其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