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殿軍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強調“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擇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這一功能導向重在說明評價對學生、教師的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所蘊含的理念下,學業(yè)評價應該是關注個別差異的、多元的、全面的、動態(tài)的和開放性的,應該是促進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
評價覆蓋全面化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只重視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教學過程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不能全面地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失公平與公正。久而久之,學生對評價就產生了抵觸情緒,導致其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實行了評價覆蓋全面化的策略。
課前測評,激發(fā)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說明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教學中,我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使他們最終做到會學、愛學。
課中勵評,激勵參與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在課堂上越來越沉寂,他們不愿動腦思考,不愿動手操作,不愿動嘴交流,久而久之,課堂氣氛越來越壓抑,學生能力的提升越來越遲緩??吹竭@種情形后,我決定從提高學生的參與入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在我的激勵評價下,越來越愿意參與到教學之中了,有的學生甚至能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解自己的方法與思路,儼然就是一個小老師。
課后補評,正視自我 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提高了,思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這是好的方面。但在參與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針對這些情況,我會利用課堂學習結束前的幾分鐘,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一個補充評價。這個補充評價,不但評價學生的效果,而且還會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他們每個人都能了解學習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正確看待自己每堂課的表現(xiàn)。
課外追評,拓展積累 學生對知識學習與積累僅限于課堂是遠遠不夠的,課外的鞏固與延伸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每次學生完成課外作業(yè)時,我都會根據他們的表現(xiàn)進行追評。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相應等級的評定,表現(xiàn)好的還會在相應的等級上加以提升,并用語言說明理由。通過課外追評使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他們的思維得到了鍛煉,使他們的課外知識得到了豐富,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能力。
評價方式多樣化
學生自評,提高自信 在教學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課上不愿發(fā)言,不愿參與,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課下不愿預習與復習,作業(yè)錯誤連篇。其實這些學生并不是真的差,他們只是沒有信心而已。因此在每次預習時,我都會要求學生根據自己預習及完成學習單的情況,對自己的表現(xiàn)給予自我評定。評定的方面可以是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是自己學習的態(tài)度。開始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自己,我就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評定,不用與別人比較,很快就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
小組互評,查漏補缺 學生有了自信以后,對學習就更加積極主動了。但有些學生在自評時,對自己的表現(xiàn)給予的評價有時往往過高,這種情況如果長期發(fā)展下去也是不利于他們發(fā)展的。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小組內的成員針對自評的結果和實際情況進行互評。小組互評不但能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缺點,使他們正確地看待自己,而且還能起到及時地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
教師點評,鞏固提高 課堂教學中,重點與難點突破是教學的關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利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問題、突破了難點是值得我們教師給予肯定和贊揚的。但因為學生個體的差異,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就會出現(xiàn)超近和繞遠的問題。如果總是用一些煩瑣、笨拙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就會形成定式,就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靈活度。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我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點評,讓方法新穎、靈巧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路,讓其他的學生理解、感受、消化、吸收,并要求他們在練習時有選擇地進行嘗試,以達到對知識與方法的鞏固與熟練地運用。
學生反評,優(yōu)化教學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過程,就是教與學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構成了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傳授知識,一個方面是接受知識。而隨著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師已經從課堂的主導者逐漸變成了引導者。怎么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最大限度地提升能力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無用功,優(yōu)化課堂教學。我在評價中增加了學生反評這個方式——就是讓學生針對我每堂課的教學設計給予評價,找到需要改進的環(huán)節(jié),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優(yōu)化課堂教學。
以往的評價都是較為片面的、單一的,現(xiàn)在我們提倡評價要全面化、多元化。要讓評價貫穿于學生整個的學習過程,要覆蓋學生的所有方面。同時,我們還要讓所有人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學生與自己、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一種動態(tài)的、客觀的、公正的評價關系,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和教師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qū)青云店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