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龍
(四川外國語大學 重慶 400073)
跆拳道運動自從進入中國以來,至今僅有多年的歷史,雖然跆拳道運動在中國的起步比較晚,但是自從進入中國以來,便受到廣大國內(nèi)練習者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睞和喜愛,目前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跆拳道聯(lián)盟的主要成員國之一,也是練習者最多的國家之一;繼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陳中為中國勇奪金牌,成就了中國跆拳道歷史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之后,中國跆拳道代表隊在連續(xù)五屆奧運會之中,一共取得了七枚金牌,經(jīng)過中國跆拳道代表隊的不懈努力,中國跆拳道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取得了很多優(yōu)異的成績,同時跆拳道項目也成為了中國奧運會的優(yōu)勢奪金項目,可是在這七枚奧運會金牌中,有六枚都來自中國女子參賽選手,僅有一枚來自中國男子參賽選手,存在明顯的女強男弱不均衡狀態(tài),中國男子跆拳道在成績和整體水平與女子跆拳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通過對比賽視頻資料的收集統(tǒng)計、歸納整理和分析,尋找中國男子跆拳道比賽中的優(yōu)劣勢,為中國男子跆拳道運動員,在今后的比賽以及訓練中能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通過反復觀看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運動員在里約奧運會跆拳道比賽中五場比賽的錄像,其中包括了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運動員16/1、8/1、4/1、2/1四個階段共五場比賽的錄像視頻,收集各個技術的使用情況、成功幾率、得分情況、出腿次數(shù)等數(shù)據(jù),加以分析和總結。
通過觀察比賽錄像和整理得到的數(shù)據(jù)可知(見表1),在里約奧運會中國男子跆拳道選手參加的二個級別四個階段的比賽中,共使用跆拳道技術387次,其中使用最多的技術是側踢腿技術共186次,使用率為48%;橫踢為第二使用多的技術共使用147次,使用率為37%;而下劈技術和雙飛技術位于第三和第四,分別共使用了28次和16次,使用率分別為7%和4.1%;而國外跆拳道參賽選手共使用跆拳道技術424次,其中橫踢的使用率為45%是使用最多的技術,側踢的使用率為32%位于第二,后踢的使用率為5.1%位于第三,下劈和直拳技術使用率同為4.9%并列第四;由此可見,我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里約奧運會比賽中使用的技術動作多為正面攻擊,以側踢、橫踢和下劈等基礎動作技術為主,極少使用像后踢、旋風腿、后旋踢這種帶旋轉的高難度技術動作,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賽中心理壓力較大,技戰(zhàn)術運用較為保守,而國外男子跆拳道選手在賽中運用各種技術時更全面一點也更大膽一點。
表1 中國男子跆拳道選手在比賽中的技術使用情況表
根據(jù)比賽錄像觀察和圖1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知,里約奧運會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與外國參賽選手比賽的整個賽程中橫踢技術的得分最多,一共獲得了21分,得分率為55%;使用側踢技術共獲得了8分,得分率為21%;下劈技術獲得了3分,得分率為7%;雙飛踢技術獲得了2分,得分率為5%;其他技術并沒有得分,在比賽中使用的6種技術中有4種技術得了分;而國外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使用的8種技術動作中有6種技術得了分,并且直拳技術獲得了5分,得分率有18%,后踢技術獲得了6分得分率有22%,這兩種技術是排在所有得分技術中的第三和第四位;在得分率如此高的兩個技術動作中,而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該兩種技術中卻得分為0,由此可見,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的直拳和后踢兩種技術的運用能力較差,與國外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之間的差距尤為明顯。
圖1 中國男子跆拳道選手在比賽中技術動作得分情況表
從表2中對戰(zhàn)雙方每局得分技術的運用情況可以看出,我國跆拳道男子參賽選手在第一局的比賽中無論是擊打頭部技術的得分能力還是擊打腹部技術的得分能力都比對手好,賽中出腿時機判斷比較果敢準確,在氣勢上對國外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進行壓制,同時防守的意識也非常明確,在互相試探的基礎上保持著一定的主動性,對自己的進攻與防守節(jié)奏把握較好。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我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第二局中擊頭技戰(zhàn)術得分能力繼續(xù)領先,但與此同時出現(xiàn)了較多的腹部失分情況;明顯可見在第二局的比賽中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的體能下降迅速,防守的意識也明顯有所下降,因此腹部的防守出現(xiàn)較多漏洞。第三局是比賽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根據(jù)競賽規(guī)則擊中頭部得分高,所以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比分落后的時候增多了擊打頭部技術的技術和戰(zhàn)術,雖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得分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大面積失分現(xiàn)象;因在失分后,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情緒表現(xiàn)較為急躁,在賽中明顯出現(xiàn)得分時機把握不準確,盲目出腿的情況,導致了體力劇烈消耗,從而錯失比賽。
表2 我國男子跆拳道選手每局得分情況分析表
(1)高難度技術使用較少。
在本次觀察的里約奧運會比賽錄像中,發(fā)現(xiàn)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共使用側踢技術186次,使用率占47%是使用最多的技術動作;使用橫踢技術共147次,使用率占37%排在第二位;而高難度技術動作中僅使用了6次后踢,使用率占1.5%;則其他高難度技術都從未使用過;說明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重大比賽技戰(zhàn)術運用比較保守。
(2)直拳與后踢技術的應用能力較差。
在本次比賽中,國外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共使用直拳技術得了5分,得分率為18%,使用后踢技術得了6分,得分率為22%;而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這兩個技術上得分率都為0;說明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對于直拳和后踢技術的得分能力和防守能力上與國外參賽選手差距較大。
(3)腹部的防守出現(xiàn)失誤。
在比賽第一局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往往更占優(yōu)勢,而第二第三局優(yōu)勢逐漸下降,尤其在第二局中腹部防守出現(xiàn)漏洞;總體三局比賽中對于頭部的得分技術與防守能力較好,對于腹部的得分技術與防守能力較差。
(4)體能較弱。
在本次比賽錄像的分析與統(tǒng)計中,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每局比賽出腿次數(shù)都低于對手,總體在三局比賽中比對手少出腿31次。尤其中國男子跆拳道參賽選手在比賽中的第二局和第三局體力消耗較快造成防守缺失從而導致丟分現(xiàn)象;由此可見體能是影響比賽結果的一項重要因素。
(1)在平時的訓練與比賽中,加強對高難度技術的理解與認識,有針對性的去使用高難度技術動作,提高在大賽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心理恐懼;
(2)在跆拳道模擬實戰(zhàn)訓練中,進行陪練的運動員學習國外對手的風格模仿他們的打法和得分技術,盡量讓國內(nèi)運動員自己能找到應對策略積累經(jīng)驗,提高直拳和后踢等各項技術的得分和防守能力;
(3)日常訓練中,要重視身體素質的訓練,加強在模擬比賽時的訓練強度,積累運動員在體能消耗時的生理與心理能快速調(diào)整狀態(tài)的經(jīng)驗,學習和掌握快速恢復狀態(tài)的方法;
(4)加強賽事鍛煉,加強國內(nèi)跆拳道運動員賽場經(jīng)驗,增強國內(nèi)跆拳道運動員對賽場上出現(xiàn)比分領先和比分落后的兩種情況的判斷和處理,尤其在比分落后出現(xiàn)心理急躁,技術戰(zhàn)術安排不合理,盲目出腿等情況,應做好緊急應變措施,做好防守部位的準確判斷,提高自己擊打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