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
摘要:通過微課的方式在英語課堂中引入音樂元素,進而為英語課堂和音樂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渲染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的美妙,本文將對運用微課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音樂元素的融合教學進行一個探討。
關鍵詞:微課、英語教學、音樂元素、融合
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運用微課的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元化的微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讓學生產生了強大的學習動力以及欲望,并為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解決了許多的困難。那么通過微課的方式在英語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也是一種特別的課程學習方法。
一、通過音樂元素,提高學生識記詞匯的能力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詞匯的記憶是讓老師最頭疼,學生最崩潰的內容之一。教師發(fā)現學生成績不好的都是詞匯量少的。而作為學生,很多學生一開始是很勤奮識記單詞,但記得多,忘得更多。最后學生徹底放棄了識記單詞。詞匯量越來越少,學生英語成績越來越差,學習興趣也越來越乏味。而我們通過微課的形式,把詞匯融入音樂里面,讓學生朗朗上口,借助音樂催化學生情感,讓學生通過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來感知英語語言的靈動。比如在教學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上冊someone anyone等不定代詞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混淆這些不定代詞。但其實不定代詞的結構是比較簡單的,只是用法確實很多。那么如何讓學生快速地識記這些不定代詞的結構和用法呢?我在網上找了很多不定代詞的小歌曲,比如《Anyone of us》《Someone like you》等等歌曲制作成小微課,讓學生觀看并記唱,學生對于有音律節(jié)奏的單詞識記是很喜歡的,唱多了之后,學生就可以把這些不定代詞記在腦海里而且不會出錯了。所以,英語微課中加入音樂元素對于學生識記單詞是有非常好的用處的。
二、通過音樂元素,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閱讀是整個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之一。一些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往往把大量的時間放在知識點、和文章內容的理解上,而對于學生閱讀技巧方面的點撥時間比較少,讓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很少甚至沒有。也沒有給學生很好地介紹相應閱讀的文化背景。學生做閱讀都是在一臉懵的情況下完成的。因此學生對于冗長的文章會產生害怕的心理,進而不愿意去看冗長的文章,這樣的情況下,英語閱讀如何能好呢?所以如何把乏味無趣的閱讀理解變成詩情畫意的文章朗讀,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想要去理解文章,并領悟文章的主題風格,和文章的主題思想以及作者的情感。在閱讀教學中,我嘗試了運用音樂的元素,精心設計豐富的閱讀內涵,挖掘閱讀深度,有效提升了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比如在教學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上冊《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個內容時,我把其中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帶上了輕松的音樂《Carry Me Home》作為閱讀背景,讓學生感受輕松的party氣氛,然后進行內容的分析時,學生會興趣很高,學生理解閱讀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
三、通過音樂元素,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
初中生學習英語最害怕的內容之一就是寫作。英語創(chuàng)作并不是一個雜亂無章的過程。針對不同的主題,寫作有不同的框架規(guī)則和構思規(guī)律。但是,學生并不明白這一道理,也沒有框架意識,導致寫作內容零散不暢、邏輯混亂,品質差。而且很多學生的詞匯量少,句子掌握差,要想學生寫出四五句話甚至更多的內容,簡直就是難上加難。面對這種情況,我嘗試制作“詞匯、句子”加上音樂元素的微課,利用生動、翔實的音樂向學生傳遞英語寫作的詞匯,句子知識,促使學生在反復觀看中識記詞匯和句子,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比如在教學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級上冊《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個內容時,在寫作練習的部分,為了讓學生比較好的完成寫作,我把兒歌《good food》作為版本,把詞匯:the milk shake, bread ,butter,turkey,tomato,lettuce,then;句子或短語cup it up,in the pot of hot soup,to make.....need to......等等制作了一個具有音樂元素的寫作微課,供學生參考學習。通過學生的反復觀看微課,學生了解并識記了這個內容應該用的詞匯、短語或句子,學生再組織文字的時候,就可以有話可說,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音樂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是可以讓人激動的,興奮的,而微課這個媒介把音樂和英語教學內容很好的融合了起來,使英語學習不再枯燥無聊,音樂元素打開了學生學習技巧的另一扇大門。從上面的內容可以知道,任何課程之間都是可以相連的,只要方法得當,把其他的課程元素融入自己的學科教學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